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发育状况的研究

2015-01-07 02:41杨启祥徐远志徐琛媛唐小山王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上海地区牙冠矿化

杨启祥,沈 韵,徐远志,徐琛媛,唐小山,王璟

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发育状况的研究

杨启祥,沈 韵,徐远志,徐琛媛,唐小山,王璟

目的通过数字化曲面断层片影像对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的发育状况进行研究,为口腔基础、临床应用和牙齿法医学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改良的Demirjian分类法对1 440名上海地区青少年所拍摄的数字化曲面断层片中第三磨牙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部位之间的分布差异,总结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的发育状况。结果上海地区青少年在5岁时第三磨牙开始发育。女性第三磨牙18和28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出现频率及牙冠发育完成时间与中国其他地区人口不同。

第三磨牙;上海地区;Demirjian法;数字化曲面断层片

目前多采用影像学技术进行牙龄的评估。其评估方法较多[1-4],文献中的研究方法选择不一。而由Demirjian et al[5]学者提出的8阶段分期法由于其简便、准确和客观性被广泛运用。近年来,许多研究[6-7]根据第三磨牙的发育评估当地人口的牙龄,并为不同种族人口的比较研究和青少年的年龄评估提供参考数据。这些研究显示不同人种之间第三磨牙的矿化情况略有不同。因此,在牙齿法医学的年龄评估中有必要使用具有人口特征的参考数据。该课题通过研究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的发育情况,总结该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的发育趋势,为后期建立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发育与相应实际年龄的数据库,为不同人种的牙龄比较提供参考数据,也可用于评估上海地区青少年的实际年龄。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选择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口腔科2012年7月~2013年12月5~18周岁患者1 440例,其中男711例,女729例。年龄及性别分布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年龄及性别分布(n)

纳入标准:①5~18周岁上海地区汉族青少年;②无影响到第三磨牙发育及萌出的外科疾病或牙科治疗史;③无系统性、遗传性疾病(如唇腭裂病史),无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及颌面部外伤史;④曲面断层片中观察部位结构清晰可辨。

排除标准:①有影响到第三磨牙发育及萌出的颌面部外伤及手术史;②有系统性、遗传性疾病,颅颌面先天畸形;③曲面断层片中重点解剖结构界限不清或有重叠。

剔除标准:①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评估人员对影像学分析结果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达成一致者。

1.2 研究方法

1.2.1设备及软件 Planmeca ProMax数字曲面断层/头颅定位X光机及配套软件Romexis 2.8.0.R(Planmeca Group,Planmeca Oy,Finland);SPSS 17.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SPSS Inc.,Chicago,IL)

1.2.2研究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的数字化曲面断层片由2名经过培训的口腔影像科医师对X线片进行评估。正式评估前进行一致性检验。

1.2.3改良Demirjian法牙龄的评估 Demirjian法[5]将牙齿的发育分为A~H 8个阶段,A:仅有咬合面单独的钙化点且彼此尚未融合;B:钙化点间融合,咬合面外形可以辨认;C:牙冠钙化完成,牙本质开始沉淀;D:牙冠发育至釉牙本质界;E:根分叉已经出现,牙根长度短于牙冠;F:牙根长度长于牙冠,根尖喇叭口形态;G:牙根形成结束,根尖孔尚未闭合;H:根尖孔闭合。该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另外2个分期:0期表示第三磨牙缺失,1期表示第三磨牙发育最早期仅可在数字化曲面断层片中看到一个类圆形牙囊。见图1。

1.3 统计学处理 为测得组内一致性和组间一致性,由参与本研究的2名口腔影像科医师分别对100名患者的数字化曲面断层片进行评估,并于1个月后再次评估这100名患者的数字化曲面断层片,使用Cohen’s Kappa检验其组内及组间一致性。对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的发育情况进行分期并统计,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使用χ2检验来分析不同性别间第三磨牙出现率的差异。

2 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2名口腔影像科医师重复评估100名患者的数字化曲面断层片,组内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一致性为91.2%,组间一致性为92.6%。

1 440名患者中,49.4%为男性,50.6%为女性,年龄为5~18岁(11.74±3.84)岁,见表1。

由表2~表5可知,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发育第1期即牙囊期在5岁时即可在上下颌骨中出现。其中,0.3%的患者中在5周岁时可看到下颌第三磨牙的牙囊,而0.1%的患者中在5周岁时可看到上颌第三磨牙的牙囊。同时表中显示,上下颌第三磨牙的发育基本同步,并且上下颌第三磨牙牙冠完全矿化形成大概在14周岁左右。

研究样本中第三磨牙数目的不同分布情况见表6。由表中可知,全景片中4颗第三磨牙全部出现的患者有926例,占所有样本的64.3%,而4颗第三磨牙全部缺失的患者为306例,占所有样本的21.3%。下颌2颗第三磨牙都有的患者为992例,占68.9%;而上颌2颗第三磨牙都有的患者为753例,占52.3%。上颌与下颌2颗第三磨牙都分别缺失的患者为429例和281例,占所有样本的33.7%和19.5%。χ2检验的结果显示女性第三磨牙18(χ2=8.81,P<0.01)和28(χ2=4.00,P<0.05)相对于男性有更高的出现率。

表2 改良Demirjian分期中第三磨牙18的分布(n)

3 讨论

近年来,第三磨牙在牙胚移植及牙齿法医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后者在对于活体的年龄判定上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儿童来说,其年龄推断可通过除第三磨牙以外的其余7颗恒牙的矿化发育来判定[8]。但是,对于处于青春期晚期和成年后早期的青年,其他牙齿都已矿化发育完成,只有第三磨牙还处于发育的过程中。同时,在本研究中发现第三磨牙的发育贯穿了5岁到18周岁整个青少年期。因此,对于处于此年龄段的人,通过第三磨牙

的矿化发育来推断其实际年龄就更加重要和客观。

表3 改良Demirjian分期中第三磨牙28的分布(n)

表4 改良Demirjian分期中第三磨牙38的分布(n)

对于牙龄推断的研究较多,其中根据第三磨牙的发育情况推断牙龄的研究在近几年也日益增多。而对于第三磨牙矿化发育的评估方法有很多种,比如Gleiser和Hunt法[1]、Moorrees法[2]、Kullman法[3]以及Köhler法[4]等。其中有些方法将牙齿的矿化发育过程分为很多阶段,某些阶段之间很难划定界限,难以区分;还有方法以牙根发育到未来牙根根长的1/4、1/3、1/2和2/3为标准来划分,而由于牙根长度每个人、每颗牙都有可能不同,以这种方法来划分会直接导致评价的不客观性。

表6 四颗第三磨牙的总体分布[n(%)]

Demirjian法是1973年由Demirjian et al[5]提出,按照牙齿在发育期间牙冠和牙根形态上的变化而划分的,从A~H的8个阶段。因此,Demirjian法的8个阶段之间容易区分,确保了评价过程的客观性。Dhanjal et al[9]研究了不同牙齿矿化发育分期方法的重复性。该研究通过选择8~24岁的73名患者的全景片作为研究对象,以左侧上下颌第三磨牙为例,由2名专业培训的医师对于其矿化发育阶段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包括Demirjian法[5]、Moorrees法[2]、Solari法[10]和Haavikko法[11],再利用Cohen’s Kappa分析和百分率一致性对每种方法进行比较。其研究结果发现Demirjian法应用于第三磨牙的矿化分期在组内及组间一致性上都比其他三种方法有较高的Kappa值,并且其对于各期的划分明确,基本不会出现介于两期之间而难以判断的情况。因此,本课题结合读片时的经验,采用了改良的Demirjian分期方法。

国内采用Demirjian法对第三磨牙进行分期的研究较多,但都存在一些不足。如吴万红[12]、袁珊珊等[13]都采用改良Demirjian法分别对成都地区10、11周岁年龄段的青少年第三磨牙的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其结果均显示女性第三磨牙较男性发育早,下颌略早于上颌,左右侧无差异,本研究结果与之较一致。但是,单一年龄段只能反映横断面情况,不能反映人群的纵向发展情况。而本课题研究对象为5~18周岁,年龄跨度较大,能够提供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发育的纵向情况,更具有参考价值。范建林等[14]通过原始的Demirjian 8分法对汉族地区人口的第三磨牙进行研究,分期未包含第三磨牙的所有发育阶段,并且虽然其年龄跨度够大,但不具有地区性,若是对于全国汉族人口而言,样本量(n=1 485)偏小。同时,据课题组所查阅文献,本研究是首次针对上海地区5~18周岁青少年第三磨牙发育情况进行研究。

本研究中,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牙冠发育完成时间为13.9岁,其中男性为13.7岁,女性为14.0岁。与其他地区人口相比较,中国中部人口男性为13.1岁,女性为14.0岁[15];中国南部人口男性为13.6岁,女性为13.8岁比上海地区人口晚0.8岁[16];成都地区人口男性为14.0岁,女性为14.2岁[17]。另外,本研究中,女性第三磨牙18和28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男性,而成都地区人口中女性第三磨牙28和48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男性[17]。因此,上海地区青少年第三磨牙的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1] Gleiser I,Huntee Jr.The permanent mandibular first molar:its calcification,eruption and decay[J].Am J Phys Anthropol,1955,13(2):253-83.

[2] Moorrees C F,Fanning E A,Hunt E E Jr.Age variation of formation stages for ten permanent teeth[J].J Dent Res,1963,42:1490-502.

[3] Kullman L,Johanson G,Akesson L.Root development of the lower third molar and its relation to chronological age[J].Swed Dent J,1992,16(4):161-7.

[4] Köhler S,Schmelzle R,Loitz C,et al.Development of wisdom teeth as a criterion of age determination[J].Ann Anat,1994,176(4):339-45.

[5] Demirjian A,Goldstein H,Tanner J M.A new system of dental age assessment[J].Hum Biol,1973,45(2):211-27.

[6] Lee S H,Lee J Y,Park H K,et al.Development of third molars in Korean juveniles and adolescents[J].Forensic Sci Int,2009,188(1-3):107-11.

[7] Rai B,Kaur J,Jafarzadeh H.Dental age estima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of the third molars in Iranian population[J].J Forensic Leg Med,2010,17(6):309-11.

[8] Chen J W,Guo J,Zhou J,et al.Assessment of dental maturity of western Chinese children using Demirjian's method[J].Forensic Sci Int,2010,197(1-3):119.e1-4.

[9] Dhanjal K S,Bhardwaj M K,Liversidge H M.Reproducibility of radiographic stage assessment of third molars[J].Forensic Sci Int,2006,159 Suppl 1:S74-7.

[10]Solari A C,Abramovitch K.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third molar development as an indicator of chronological age in Hispanics[J].J Forensic Sci,2002,47(3):531-5.

[11]Haavikko K.The formation and the alveolar and clinical eruption of the permanent teeth.An orthopantomographic study[J].Suom Hammaslaak Toim,1970,66(3):103-70.

[12]吴万红,王 虎,李 果,等.426例10岁儿童的第三磨牙发育状况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11):664-6.

[13]袁珊珊,王 虎,李 果,等.11岁儿童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尖牙的发育相关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4):368-70.

[14]范建林,杨建新,刘 瑾.Demirjian法评估汉族人群第三磨牙的矿化发育[J].口腔医学,2009,29(11):579-81.

[15]Bai Y,Mao J,Zhu S,et al.Third-molar development in relation to chronologic age in young adults of central China[J].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08,28(4):487-90.

[16]Zeng D L,Wu Z L,Cui M Y.Chronological age estimation of third molar mineralization of Han in southern China[J].Int J Legal Med,2010,124(2):119-23.

[17]Li G,Ren J,Zhao S,et al.Dental age estima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of the third molars in western Chinese population[J].Forensic Sci Int,2012,219(1-3):158-64.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molar in Shanghai teenagers

Yang Qixiang,Shen Yun,Xu Yuanzhi,et al(Dept of Stomatology,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72)

ObjectiveTo provide reference data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molars of Shanghai juveniles and adolescents.MethodsA total of 1 440 digital panoramic radiographs of adolescents in Shanghai area were examined.The mineralization status of the third molars was assessed using the formation stages described by Demirjian with two modifications.ResultsThe development of third molars in the Shanghai population was likely to begin at age 5 in both males and females.The third molars 18 and 28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frequency in females than in males(P<0.05).ConclusionThe frequency and age reaching complete crown calcification of third molars in Shanghai popul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population from other regions of China.

third molar;Shanghai;Demirjian’s method;digital panoramic radiographs

R 780.2

1000-1492(2015)02-0235-05

2014-09-11接收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2ZR1423500);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编号:20124Y049)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口腔科,上海 200072

杨启祥,男,主治医师;王 璟,女,主治医师,责任作者,E-mail:dentist_tracy@hotmail.com

猜你喜欢
上海地区牙冠矿化
好氧混菌矿化能力与增强再生粗骨料性能研究
以负碳排放为目标的生物质灰矿化CO2路径研究
间作和施肥对黄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上海地区居民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及参与行为研究
上海地区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与分析
5月上海天然橡胶行情
大叶冬青在上海地区的养护管理技术
43个萌出前牙冠内吸收发病情况调查及对策
不同浓度锌的含氟矿化液对人恒前磨牙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