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

2015-01-07 10:11广东东莞市清溪镇中心小学523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3期
关键词:圆片加数列式

广东东莞市清溪镇中心小学(523000) 傅 瑜

“9加几”教学设计

广东东莞市清溪镇中心小学(523000) 傅 瑜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利用“凑十法”,再通过看、摆、说的操作过程及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并尝试自学解决问题,并自主探究其余“9加几”的算式。

9加几 凑十法 计算策略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8~8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口算9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掌握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具准备】贴有红色圆点的盒子图,黄圆点,卡片等。

【学具准备】贴有红色圆点的盒子图,学具黄圆点,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趣启思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参加运动会,在出发之前先来考考你们。

(1)复习数的组成。

(2)9+( )=10

问:9加几等于10?

9+1+1=( ) 9+1+2=( ) 1+9+5=( )

问:这些算式里没有10,你们怎么也算得这么快?

(3)出示贴有红色圆片的盒子图,盒子外有1个黄圆片。如图:

师:想求共有几个圆片,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师:能不能通过摆一摆,使别人一看就知道共有几个圆片?

(请一名学生上台摆一摆)

师:为什么要这样摆?

师: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它,计算就能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前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景,再现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意识到每个数与其他众多数的联系,促使学生在计算中选择有效的计算策略,为正确应用“凑十法”做好准备。】

二、自主参与,动手操作

师:共有几个圆片,怎么列式?9加2等于几呢?怎么算?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9加几”。(板书课题)

师(出示尝试题:9+2=?):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摆一摆,看谁能通过自己的摆法很快看出9加2等于几。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摆)

师(请一名学生上台摆):为什么要这样摆?

师生共同讨论:因为盒子里有9个红圆片,从盒子外添1个进来凑够1盒,正好是10个,再加上盒子外边剩下的1个,一共是11个,所以,9加2等于11。

师:共有几个圆,谁会列算式?9加3等于几?谁能通过摆一摆说出得数?

(学生摆学具)

师(小结):9加3等于几,摆的时候先想9和几凑成10,因为9和1可以凑成10,就从盒子外添1个圆片进盒子里凑成10,再加上盒子外剩下的2个,很快得出9+3=12。

【设计意图:通过“看——让学生看同学和课件演示凑十的过程;摆——动手实际操作‘凑十’;说——说出计算的过程”使学生边操作边感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凑十”的思想。】

三、实践探究,形成技能

师(指导学生看例1的图,并说出图意):看来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那现在咱们出发吧!瞧,运动场上的比赛真是热闹极了!看看离我们最近的3个同学,他们是干什么的?知道吗?原来是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纸箱外有几盒?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怎样列算式呢?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带领学生参加运动会为主线,创设儿童熟悉并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师:到底这些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来算出得数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翻开课本89页阅读自学(教师巡视)。谁找到答案了?为什么男孩要把一盒饮料放进去呢?有什么用呢?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他们摆饮料的方法和我们摆圆片的方法一样吗?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放手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中架起已知和未知的桥梁,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从中体验“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我们刚才用摆的方法计算9加几与课本上的方法一样,都是先想9加几得10,因为9加1得10,就从小数里分1个1与9凑成10,然后加上剩下的数。(教师边讲边板书“凑十”过程)

课件演示:

想:先想9加(1)凑成10再把4分成(1)和(3)最后10加(3)等于(13)

师:我们把摆的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了,现在谁能根据思维图再说说怎样计算9+4呢?同桌相互说一说,全班再说一说。

【设计意图: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课的难点,首先是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模仿操作后初步感知“凑十”的表象,教师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并让学生叙述操作过程,及时内化计算方法,把操作、思维、语言融为一体,达到操作中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

师:计算9加几这种“凑十”的方法叫“凑十法”,算的时候要记住: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9+1、9+2、9+3、9+4,大家想一想,9加几的算式还有哪些?(学生口答,教师归纳板书)

师(出示:9+5;9+6;9+7;9+8;9+9):你们会不会用“凑十法”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请大家在答题纸上把算式补充完整,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历了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基本思维过程,理解了“凑十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余“9加几”的算式,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平台。】

三、知识应用,掌握算法

1.圈一圈,算一算。(完成教科书89页做一做第1题)

师: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这么多9加几的算式,真是了不起!现在小博士说要考考你,你敢挑战吗?

师:下面请你们看看这些运动员的接力棒,谁能看明白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加法的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师:现在运动会结束了,学校给优秀的运动员颁发小花。多美啊!请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想求一共有多少朵小花,怎样列式?

师:接下来老师不让大家摆一摆了,我们来圈一圈。谁来说说,怎样圈就能一眼看出得数呢?

预设情况:

(1)先把右边的1根小棒与左边的9根小棒放在一起凑成10根,再把10与剩下的4合起来就是14根。

(2)先把右边的1朵小花与左边的9朵小花圈在一起凑成10朵,再把10与剩下的6合起来就是16朵。

质疑:为什么要拆1和几,而不拆成2和几?这是根据什么原理?

【设计意图:把具体的操作过程,用语言描述的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便于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凑十法”,更好地为学生脱离实物算出得数打下基础。】

2.对比练习。(完成教科书89页做一做第2题)

9+1+2=13 9+1+5=15 9+1+8=18

9+3=13 9+6=15 9+9=18

提问: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对比练习突出“凑十”的具体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观察中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3.游戏:找朋友

学生手持卡片:

顺向思维练习:选择4名拿算式的学生站出来,让4名持对应得数的学生找朋友。

逆向思维练习:剩下4名拿得数的学生站出来,让4名持对应算式的学生找朋友。

师(把所有的卡片有序地排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大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预设情况:

(1)得数都等于十几。

(2)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变大,和也随着变大。

(3)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

师:得数个位上少的那个1到哪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算式了。

【设计意图:该设计全面发展学生的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首先让学生把算式进行有顺序地排列,初步向学生渗透“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随着变大”的函数思想。同时,让学生在总结规律中发现更多的计算方法。】

4.移动9,每次加卡片上的数。(教科书90页练习二十第2题)

【设计意图:随机出现9分别与0~10相加,要求学生不依靠实物想一想该怎样算,通过口算出得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逆向练习。

9+( )=13 9+( )=16 9+( )=18

6.开放题:看图写算式。(教科书90页练习二十第4题)

师:瞧!勤劳的小蜜蜂正在采花蜜呢!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你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来列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练习题由具体到抽象,既为学生设计了计算9加几的问题情境,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学习了什么知识?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大家计算时一定要记住“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加剩数”这个口诀。

(责编 金 铃)

G623.5

A

1007-9068(2015)23-062

猜你喜欢
圆片加数列式
分解加数
用圆片摆数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拼成一个圆片
小灵通取圆片
每筐多装多少
喜羊羊的比较方法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