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军工计量基础支撑国防科技工业发展

2015-01-09 03:08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
国防科技工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器具军工

□ 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

夯实军工计量基础支撑国防科技工业发展

□ 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

国防军工计量工作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坚持依法监督管理,统筹谋划、周密部署,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健全计量体系为保障,切实发挥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关系国计民生。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国防军工计量作为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是军工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国防军工计量经过60余年的发展,逐步从分散走向统一、从单纯行政管理走向法治管理、从相对封闭走向军民融合发展。近年来,国防军工计量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军民融合,聚焦难点、突出重点、依法行政、加强监管,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创新国防军工计量取得显著成绩

“十二五”以来,国防科工局认真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贯彻落实国家和国防科技工业有关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军工计量体系建设,逐步健全法制计量监管机制,持续提升武器装备计量保证水平,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坚持系统发展,军工特色计量体系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国防军工计量工作确立了体系化发展的思路,应用系统工程理念,强化顶层策划,研究梳理计量法规、计量技术和计量标准器具体系,军工特色的计量体系建设跨上了新台阶,形成了满足国防需要、结构合理、水平先进的计量体系,为国防军工计量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近年发布一百多项军工计量技术规范的基础上,2015年发布了《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明确了近千项适用的计量技术规范,建立了分类合理、层次清晰的体系结构。该体系是国防军工计量坚持体系发展、融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对于指导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过程中的计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飞秒激光频率梳和光频测量装置

围绕武器装备发展和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需求,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升能力、强化优势的思路,进行国防科技工业计量能力体系化架构设计,大力推进计量能力体系化建设,开展了由前沿技术探索、特色技术攻关和军工量值传递能力构成的国防军工计量能力体系建设论证工作。“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数十项计量条件建设项目,提高了科研试验能力,改善了科研工作环境,构建了核心能力突出、满足研发需要的计量科研平台。

计量技术体系是国防军工计量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该体系全面分析国内外计量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与总结已有计量科研成果,吸纳军民两用的基础计量技术,突出军工特色的计量技术,提炼出覆盖特色引领、军品保障、基础支撑、专业共用等四大领域的数百项关键计量技术,包括军工特有的极值量、动态量、专用标准物质、毁伤防护、特殊环境等计量技术,在支撑科研立项、计量标准器具研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二五”期间,国防军工计量研建了毫米波功率、二维线纹等多项国防最高计量标准器具,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同时还研建了多项区域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形成了由国防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区域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组成的军工特色的计量标准器具体系。

二是严格依法行政,军工计量监督管理不断加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国防科技工业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需要。计量监督管理是国防科技工业法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适应加强自主创新、依法开展监管、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2010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防军工计量工作的通知》,创新军工计量管理思路,明确了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军工集团公司、计量技术机构等各方计量工作职责和要求,为新时期国防军工计量发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发布了《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明确了军工计量技术规范全过程闭环管理程序和要求,有效规范了计量技术规范的申请,制、修订和审批发布等工作。2013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国防军工计量标识印制和使用要求的通知》,规范了计量标识,提升了国防军工计量的整体形象。

“十二五”以来,国防军工计量攻克了百余项计量关键技术,为保障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国防军工计量强化了对计量技术机构的监督管理。按照自愿申请、动态管理、量化考核的原则实施国防计量技术机构行政许可,复查了近七十家一、二级计量技术机构,促进计量技术机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满足核武器和军工电子量值传递需要,新许可工信部电子四院为微电子元器件一级计量站,工信部电子五所等4个单位为二级计量站,机构布局更加合理。2012年,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要求,发挥地方科工办的作用,将三级技术机构的设置审批下放至地方工办,加强了三级技术机构的监督管理。

加强了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的计量监督检查。完善了计量监督检查机制,制定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计量工作量化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各军工集团、工信部所属高校、中科院及民口配套单位的计量工作情况,共检查一百余家单位,抽查了上万台套仪器设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计量意识明显增强,通用计量器具和专用测试设备受控率稳步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武器装备质量的保证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计量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对计量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国防科工局围绕武器装备计量保证工作的需要,着力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首次对一、二级计量技术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各机构负责人踊跃参加,法制计量意识和履职能力得到提高,效果显著。进一步规范了计量监督员、主考员和检定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完善了评价方法和手段,累计培训考核计量监督员和主考员数百人,以及计量检定员数千人次,提升了计量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打造了一支业务精通、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计量人才队伍。

三是加大创新力度,有力保障了武器装备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防科技工业担当着新一轮战略竞争的排头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国防军工计量是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保障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要发展,计量需先行。国防军工计量发挥技术引领作用,瞄准国际计量科技前沿,围绕量子化、纳米、太赫兹、飞秒激光等领域,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力度,攻克了纳米尺度三维形貌特征精确测量、电光晶体高速共面传输等多项关键计量技术,取得一大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千余篇。计量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

计量技术攻关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十二五”期间,国防军工计量提出了技术基础体系化科研思路,采用跨部门、跨专业合作模式,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系统计量问题,探索了体系化解决大型试验系统综合性计量保障问题的新路子,提高了科研投资效益。针对部分测试设备不易拆卸搬运、工作环境特殊等情况,解决了一批综合性、现场校准难题,有力保障了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试验。

党的十八大将军民融合提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防科技工业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国防军工计量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技术基础,不仅在计量体系建设时充分利用了国家计量资源,有力支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而且发挥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期间,解决了大量民用领域计量测试技术难题,如对“风云三号”微波成像仪进行了真空定标,使我国遥感数据首次被国际气象组织采用;研制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监测系统应用于兰新高铁正线试验,对我国高铁建设起到保障作用。

总结经验 分析形势 科学把握国防军工计量发展脉络

“十二五”期间,国防军工计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有利于清晰把握发展脉络,明确发展思路,为建设先进的国防军工计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始终坚持依法管理。国防军工计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为依据,不断完善计量行政配套规章和技术规范,在技术机构、人员、标准器具、监督检查、型号工程计量保证等管理方面,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聚焦型号工程需要。国防军工计量因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需要而创建,一直以来坚持型号需求牵引,聚焦型号工程中的计量瓶颈问题,开展了现场、在线、综合、特殊环境校准技术等方面研究,在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型号工程科研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国防军工计量立足国防科技工业,在军工计量体系建设中充分利用国家计量资源,在科研中积极引导民口配套单位参与,鼓励军民两用科研成果转化,发挥优势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应用系统工程理念。系统工程管理是国防科技工业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国防科工局确立了计量体系化管理的思路,加强顶层设计,组织研究与梳理了计量法规、技术和标准器具体系,在科研立项、建标、能力建设、规范制修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当前,国防科技工业已进入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这对国防军工计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和战技指标不断提升,大量先进测量设备需要量值溯源,部分国防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在准确度、量程范围方面尚不能满足需要;武器装备实战化要求提高现场和特殊环境下的计量保障能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的专用测试系统复杂度、集成度不断提高,对多参数综合校准和特殊工程参数计量提出迫切需求。

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向注重基础能力和体系化发展转变,国防军工计量作为国防科技工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密围绕武器装备和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优化配置、集约建设,提高投资效率,探索建立能力效能型的超前保障机制。

以互联互通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大数据、移动互联网、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迅猛发展。自主创新已成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国防军工计量面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应用研究不充分等问题,有必要在前沿计量领域加大探索研究力度。

随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国防科技工业要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全局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把行业发展更好地融入到国家工业体系中。国防军工计量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必须克服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军转民机制,发挥优势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同时必须拓展民参军渠道,更好地利用国家计量资源。

乘势而上实现国防军工计量新跨越

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国防军工计量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总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坚持依法监督管理,统筹谋划、周密部署,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健全计量体系为保障,攻坚克难,切实发挥国防军工计量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是进一步抓好国防军工计量发展战略研究。要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坚持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规划重点,聚焦核心能力,落实工作机构,配备精兵强将,着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以及与实际工作的符合性,加强颠覆性、前瞻性计量科学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军工特色、水平先进的计量标准器具研建。大力推进强基工程,要用前瞻眼光做好专项规划与实施,梳理短板弱项,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分步实施,攻克瓶颈点,抢占制高点,着力在共性和基础性计量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二是进一步健全国防军工计量体系。系统梳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对计量法规、技术机构、标准器具和计量技术的需求,持续完善国防军工计量体系。进一步完善国防军工计量行政法规及配套规章制度,及时制修订一批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国防军工计量技术机构体系,根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需求,优化能力布局,不断提升计量技术机构核心能力,吸纳具有优势资源的民口配套单位作为计量技术机构;发布计量标准器具体系,研建、提升一批特色明显、水平先进的计量标准器具,大幅提升计量标准器具国产化率;加强量子化、纳米、太赫兹、飞秒激光、空间、信息域等计量前沿技术探索和关键技术攻关,构建特色鲜明的计量技术体系。

三是进一步推动国防军工计量科研协同创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防关键技术等具有带动性、全局性的重大工业技术发展需要,加强科研管理机制创新,加强联合攻关和技术协作,加强以一级计量技术机构为主体的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系统性、综合性计量保障能力。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计量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创新团队建设,积极营造鼓励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大领军人才培养力度,形成高水平计量人才队伍。

四是进一步加强国防军工计量依法监督管理。依法开展国防军工计量监督管理是法治军工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军工量值准确可靠、提升武器装备质量的重要手段。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完善计量法规及配套规章,探索技术机构、人员、标准器具考核的新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建立和完善技术机构的全方位考评机制,提升机构履职能力。加强对计量标准器具的监管,发布计量器具强制管理目录。加强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的监督检查,结合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的性质,明确计量工作要求,逐步实施分类监管,确保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过程中测量设备受控、测量数据准确。

五是进一步促进国防军工计量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国防科技工业面临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国防军工计量要贯彻落实国防科工局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部署,坚持以军为本,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家和军事计量的协调互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着力完善军工计量体系,组织开展军工量值传递,支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另一方面要解决好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打通体制机制关卡,衔接创新与转化各个环节,发挥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科研成果工程化和产品化,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转化,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器具军工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古代器具灌农田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