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流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设计与应用

2015-01-09 09:19马军马坚罗志伟周云波吕天虎闫若玉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事件报告科室流程

◆马军马坚 罗志伟 周云波 吕天虎 闫若玉

责任编辑:吴小红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1]。但由于受信息收集不及时以及数据分析滞后、医务人员担心受惩罚等因素影响[2],目前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存在一定缺陷。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将工作流引入医院质量管理自动化系统中,拓宽了医疗安全警示信息获得渠道,增强了医务人员识别、处理安全隐患和防范不良事件发生的能力。

1 存在问题

医院以往上报不良事件是在事件发生后,由当事科室书面报告至医务科等相关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整理,再汇报至国家相关部门。存在问题有:(1)程序复杂。不良事件涉及医疗、护理、药品、器械等,科室在填写不良事件报告时必须找到相应表格,按照不同标准填写,操作复杂。张野等的研究[3]表明,阻碍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因中,不良事件报告程序繁琐、表格填写复杂居第2 位,仅次于担心名誉受损。崔颖等的研究[4]结果显示,报告程序复杂、报告表获取不便和填写花费时间等是影响不良事件报告的重要因素。(2)沟通不畅。不良事件分别由医务、护理、药剂、医学工程等部门负责,不利于统一管理,也增加了管理成本。(3)效率低下。人工上报不良事件,无法保证及时上报并处理,无法实现及时规避医疗风险的目的。

2 系统设计与应用

不良事件上报工作流是对不良事件上报程序、组织职能的科学管理。在医院HIS、OA、ERP 等信息系统中,工作流有不同的实现方法。医院现有信息系统大多已嵌入工作流,根据实际情况稍作改动即可。工作流技术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投入小,改进工作时间短,有利于改变不良事件上报的被动局面。

2.1 设计

根据以往不良事件分类以及工作流技术,进行不良事件组织结构分析,明确科室与科室、过程与过程以及报告与指令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将各组织结构有机关联,对不良事件进行形式化描述,将报告业务流程用形式化、计算机可处理的方式表示。报告形式化描述是否详尽完整是建立工作流的前提。在对不良事件报告和响应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不良事件描述方法。

2.1.1 事件层 根据医院业务特点,将事件分为诊治过程相关事件、药物相关事件、医疗设备和器械相关事件、非治疗意外事件、医患沟通事件、医疗不作为或推诿事件等。按事件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4 个等级:Ⅰ级为警告事件,Ⅱ级为不良后果事件,Ⅲ级为未造成后果事件,Ⅳ级为隐患事件。

2.1.2 组织结构层 不良事件上报及处理需要多部门、多科室协调参与和配合。相应系统包括角色定义、功能模块划分等。

2.1.3 行动层 动态、合理地将不良事件分流到相关职能科室,使事件进入决策、协调解决过程。

不良事件上报及处理流程见图1。

图1 不良事件上报及处理流程

2.2 应用

2.2.1 上报 管理员合理设置工作流,对员工进行工作流相关知识培训,帮助其掌握不良事件上报方法。同时,改变以往多头管理模式,由统一部门受理不良事件,建立统一窗口。临床工作人员发现不良事件,登陆OA 系统,进入工作流→新建工作,选择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填写事件内容,转交负责部门,完成上报。

2.2.2 处理 相关负责部门接到提醒,进入工作流→我的工作,对事件进行处理和监控。

(1)工作流→高级查询。指定查询条件,查询经办工作进展。

(2)工作流→工作监控。用户对某个流程有管理与监控权限,可查看所有该流程的办理情况。有监控权限的用户还可以对流程进行转交、委托、结束、删除等操作。

(3)数据报表。工作流报表可实现工作流模块数据统计功能,可以将统计数据以列表或图形等方式展示。

(4)工作流→超时统计。一是超时工作查询。可以指定条件查看流程是否超时以及超时时间,并将查询结果导出备案。二是超时工作统计。可以指定查询条件对查询到的流程显示HTML 列表,导出CSV,并进行柱状图分析。

3 效果

基于工作流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于2011年开始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不良事件上报数量增加。以医疗不良事件为例,2010年(使用前)仅上报8 例,2011年上升为104 例,2012年上升为200 例,2013年为217 例。

二是程序简化。科室填写不良事件报告时只需登录统一平台,在工作流模块选择相应事件类型,即可完成上报。

三是沟通顺畅。打破了过去多头管理的局面,由质量管理办公室统一协调。

四是效率提高。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填报方式,利用工作流进行不良事件上报,精确记录各环节办理时间,保证了不良事件得以及时上报并处理。

五是流程优化。加强了对不良事件报告执行过程的监控,对超过办理时限的流程及时进行干预,保证了流程的顺利运行。

4 小结

使用基于工作流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用户只需登录一个界面,即可完成各类不良事件报告上报,同时实现不良事件报告的申请、审批、会签、登记等,实现了业务数据的规范化录入与管理。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医院梳理了不良事件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并优化了不良事件管理流程,在已有医院信息系统中定义工作流,导入非惩罚性机制,形成了高效的不良事件上报反馈机制。

但在系统使用过程中,仍存在部分科室人员因观念陈旧故意隐瞒不良事件的现象。下一步计划尝试将该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关联,通过关键字检索强制填写,以减少人为因素对不良事件上报的影响。

[1]徐 军,将鹏程,王鑫扬,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1):23-25.

[2]泮金鸽,邱 艳,叶永斌,等.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院,2012,16(8):58-59.

[3]张 野,耿珊珊,谢 舒,等.综合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障碍因素以及改进策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0):42-44.

[4]崔 颖,席修明,张进生,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0):13-15.

猜你喜欢
事件报告科室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基于医院医疗器械故障信息的不良事件报告研究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遵义市汇川区2019年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生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爱紧张的猫大夫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