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兴业的道路选择

2015-01-10 03:17本刊评论员
国防科技工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强国制造业

□ 本刊评论员

强国兴业的道路选择

□ 本刊评论员

从实业救国道路的探索到制造强国战略的确立,100多年来,谋求在世界先进工程技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愿望之一。

150年前,以江南制造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为代表的民族工业拉开了国家求变求强的帷幕。150年的时间里,民族工业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一再验证了这样一个真理,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强盛。

汉阳造、“恬吉”号轮船……跌宕起伏的民族制造业折射出一段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中国制造业的兴衰变迁成为华夏民族历史命运的缩影。新中国成立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神舟飞船翱翔寰宇、嫦娥卫星造访蟾宫、蛟龙徜徉大洋深处……一座座成就铸成的丰碑,将中国制造推向了世界的舞台。

短短几十年,中国制造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已经建立,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依托。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在这样的形势下,推出《中国制造2025》,无疑是进一步调整完善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选择。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战略高技术产业,汇集着高端人才和尖端技术,是先进制造业最为集中的领域,不仅创造着直接的经济效益,更能带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无论是航天大国在世界的叫响,还是制造大国地位的确立,国防科技工业都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国防科技工业无疑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所确定的目标,对国防科技工业而言,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国防科技工业必须坚持以重大工程带动科技创新的成功模式,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军用技术转化为民用,大力发展与军工能力通用、技术同源、产品同类的产业;必须把握深化改革的重要契机,“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发挥制度优势”,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中,扮演好生力军的角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强国制造业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学习强国”礼赞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秦晋争霸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