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

2015-01-12 23:05李菲史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

李菲++史俊

摘要:城市中心区代表一个城市的总体面貌,主导城市形态的发展趋势,因而对城市中心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杭州武林中心区是一个典型的旧城中心区,文章在对其进行STOW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整用地的功能结构、优化交通条件、整治居住环境、增加绿色空间、保护利用历史人文资源等城市设计思路。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STOW分析

城市中心区是服务于该城市和区域的功能集中区,这些职能包括商务职能、信息服务职能、生活服务职能、社会服务职能、行政管理职能和居住功能。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市各个职能比重不同;在同一个城市的城市中心区,各个职能也存在发展和消亡。

一、杭州市中心体系的空间结构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地处长江三角洲南侧,钱塘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也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主城目前是一个由单核结构体系向多核结构体系过渡的状态,现有大型公共设施结构布局不平衡,大多集中在市中心区,且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有日益强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无序蔓延连片,沿延安路、解放路、庆春路、天目山路呈“丰”字型线型散射发展。

在杭州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杭州要从单一中心的城市成为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并制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推进城市发展从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时代”迈入以钱塘江为轴线的“钱塘江时代”。

二、武林中央商务区分析

(一)杭州武林中央商务区概况

杭州武林中央商务区南起庆春路,北到文晖路,东临中河北路、上塘路,西至武林路、环城北路转接京杭运河,总面积为2.5k㎡。武林广场地区是目前杭州的城市中心,近年来,武林CBD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和人才优势,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二)SWOT 分析

通过对中心区内部自身的主要优势、缺陷和外部将面临的机会、挑战加以综合评估,以便在城市设计中有针对性地抓住机会、减少威胁、强化优势、减少劣势,达成中心区未来的既定发展目标(表1)。通过SWOT 分析可以看出,杭州武林中心区的优势在于良好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公共交通可达性较好、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具有特色街区的基础四个方面;劣势在于中心区拓展的空间余地较有限、居住用地占地大导致土地利用不够集约、商业规模不足、开发经费过高、人文景观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建筑风貌混乱、建设接近饱和开发用地不足七个方面;机会在于长三角快速发展的契机、老城区人口集聚的优势、轨道交通枢纽等的建设、政府对老城中心建设的重视四个方面;威胁在于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的竞争、旧城改造难度大、钱江沿岸中心区的挑战等方面。

表1 杭州武林广场中心区SWOT分析

三、基于技术分析的武林中心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一)空间总体结构框架

用地布局形成“一主、三副、五轴线”的总体空间结构框架,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战略,对区块内的资源和要素进行大力整合,武林商圈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与钱江新城的中央商务区的建筑初露端倪,基本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改造建设思路

1.重整、优化用地的功能结构,强调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积极发扬商贸中心特色。现代生活内容的丰富使人们的活动需求增加,人们的购物活动往往结合餐饮、交谈、观看等休闲活动同时发生,过去单一的纯购物活动不再适合现代购物心理需求。情景展示、艺术表演、个性服务、多功能的社区、开放化的空间、信息化的交流、高科技的娱乐都将成为特色CBD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功能结构调整,建立起体现现有商贸中心特色,融传统人文景观与现代化建筑为一体的,服务设施较为齐全的初级中央商务区。

2.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和市政基础设施,改善中心区环境。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首先应疏解区域内“三快”:快速轨道、快速干道、BRT 通道。形成东南西北3大交通节点: 对外交通、轨道换乘、BRT 公交枢纽,以均好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支撑中心区发展。增加道路网密度,提高可达性。并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组织动静态车行、人行交通。

3.整治居住环境,提升地块品质.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将地块内不同的片段与脉络重组,辨别和提取地块内各种肌理类型,还原和转换肌理类型,针对原型进行类型转换研究,在此基础上将街区空间形态重组,一方面用以修补历史建筑“残缺”的肌理类型;另一方面去填充其他可供开发地块的“空白”,使地块空间在获得多样性的同时保持整体的协调性。

4.增加绿色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塑造城市形象。在城市特定地段,尤其是风景旅游区与城市商业中心的过渡地带,以历史建筑和城市街区功能的更新为主,突出城市文化,彰显特色商业,形成符合现实需求的商业游憩区,突出城市空间形态意象,降低建设容量,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并且加强开放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增加休闲性城市公共空间。

5.保护利用历史人文资源,延续城市历史脉络。根据历史人文资源、历史价值、现有状况,以合理可行的方式保护并加以利用,发挥历史遗产价值。保持和延续西湖传统的空间肌理与形态特征,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区风貌特色。

【参考文献】

[1] 吴明伟,孔令龙,陈联编著.城市中心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建国,冷嘉伟,杨俊宴. 特大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思考—以郑州二七中心区为例[J].建筑学报,2009(12)

[3] 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 朱焕彬,杨建军,周雯.基于城市更新的RBD建设思考——以杭州武林女装街地块城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1(06)

[5] 吴放.城市中心商业区TOD发展前期建成环境评价———以杭州武林商业中心地区为例[J].现代城市,2011(03)

[6] 骆祎,华晨.杭州中央商务区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问题研究[J].华中建筑.2005(01)

【作者单位:李菲: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史俊:苏州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
象山港内湾潮汐应变对横向流及其余环流垂向空间结构的调控研究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基于起点探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为例
同城化视角下厦漳泉大都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空间结构SRT混合仿真试验技术研究
后三峡万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重构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性指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