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设计思维创新意识的初探

2015-01-12 03:51侯履晖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个性培养艺术实践创新意识

侯履晖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就应该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高校作为创新的主阵地,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艺术实践;个性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是当今课堂教学乃至整个社会教育的主旋律。所谓的创新意识,也就是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而获得独创结果的认识过程。世界上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创造性活动。离开它科技发明社会发展只能是水面泡影。我们要想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上不断有所突破,就必须努力造就大批高水平的人才,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人才。当前,各高校都在提倡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学工作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近三十年来,国内在设计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十分丰富,关于设计创新,创造力方面的研究甚多,但总起来看,针对在校大学生设计思维创新的研究工作稍显薄弱。特别是教学与教材方面的设计理论研究,受西方的影响很大,国内设计理论方面的教材大多是翻译西方的。对于在校艺术类大学生教材设计及课程设计上,特别是综合类大学,显然缺乏针对国内学生设计思维方式与创新的一系列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指导与训练。

对于在校艺术类大学生教材设计及课程设计上,特别是综合类大学,显然缺乏针对国内学生设计思维方式与创新的一系列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指导与训练。如下几点:

一、艺术类专业教育的现状

(一)专业设置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国目前开设了设计专业(包括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的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已达上千所,每年招生人数已达数十万人,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设计教育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特别突出,而且中国的设计教育至今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真正定型与成熟。这对设计艺术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好事,也蕴藏了不少问题:盲目新增专业、专业建设缺乏论证、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教学困难重重。

此外,自三十年代以来,我国在艺术设计方面先后使用了美术工艺、美术设计、工艺美术、实用美术、工艺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艺术、艺术设计等等繁杂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名称。由于专业设置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专业建设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在学科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促使教学及实践环节不协调,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培养专业人才必然大打折扣。而培养符合时代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更是谈何容易?如此,导致学生虽进入高校,并不能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走向社会以后与其它专业的学生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二)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目前我国大部分设计艺术类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绘画或美术的基础加上设计或工艺流程化的课程,而大部分非专业院校所设立的设计专业只限定于简单的绘画加工艺、绘画加设计或单纯崇尚装饰艺术的单科发展,缺少理论知识的传授。课程设置不够规范,教学方向不太明确,实践教学模式思路不太清晰,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使得学生的设计教学变成了“画模板”“临模型”,有的干脆就“画设计”。大学四年出来,学生对设计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对现代设计艺术的本质认识,也不可能了解本学科所要解决或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到底是什么,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此外,在我国设计艺术类基础教学中有种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以范画和示范演示代替课堂授课,长此以往,教师授课的讲授内容似乎就不重要了(尤其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面得不到提高,局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养成了“所学即所得”的习惯,缺少了创造性思想和创新思维的基础教育,学生的“学”变成了片面的追求机械而生硬的绘画技术,不去追求、挖掘和体现客 观世界本身的艺术表现,学生的作品变得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更没有人类文明赋予艺术于生命的创造力。就其原因,一方面是整体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设计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和其他学科建设相比,设计类专业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远远不够。 因此,倡导创新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倡设计与实践的结合,鼓励交叉学科的交流,培育艺术学科建设发展的科研队伍,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师资培养等等,是壮大设计艺术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人才的必由之路。

(三)艺术设计学生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现今各高校纷纷扩招艺术设计类学生,全国1000多所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这使得现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有所下降。另外,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制度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专业特长,对文化课要求较低。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强调艺术表现是许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它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品质特征。因此,艺术设计理论也要综合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学等相关的知识。然而因为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方面的要求偏低,使得很多文化素质低的学生都以此为机会上一所好的大学,这其中很多人对艺术专业并不感兴趣,完全是为了上大学使然,从而出现当这群学生考上艺术设计专业后缺乏学习自觉性和毅力。有研究者指出:“从艺术设计教育而言,倡导创造性教育已有很长时间了,但时至今日,大多数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仍然是传统型的技法教育。有的院系的素描、色彩、构成、字体加上设计表现(效果图、模型)等技法训练课程占总课时的80%以上,而人文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程很少,形成了学生表现能力(主要是图绘能力)较强,人文学科综合素质偏低、模仿能力强而创造性不足的通病。”

(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呈现下滑趋势

随着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的增多,扩招似乎发展为一种趋势。从表面上看,扩招降低了考生的压力,增加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率,是一件有利无弊大好事。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扩招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人才的素质却成反比。究其原因,许多高校为求经济利益,盲目扩招。另一方面,剧增的生源导致了教师队伍呈现结构性的短缺,高校很难在这方面实施有效的管理,艺术类教师上课随意性过大,盲目增减。因为短时间快速膨胀式的办学,造成教学体系发展欠缺,任课教师对待外来艺术的经验和成果,过于盲目吸取,从而造成教师结构偏差等问题,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

(五)教学管理不够科学,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较弱。

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保证,而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强调专业特点,而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有的教师上课放任自流养成学生自由散漫。教师打分随意性大、感情用事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出现教学文件大纲、计划、教材等不齐全等情况。

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突出表现在一些新的专业方向上。目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师资的解决,一部分是通过将自己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留校任教或引进其他艺术设计院校的毕业生直接作为教师启用,这部分教师虽然学历较高(高等院校教师目前普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但职称偏低,普遍缺少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教学水平大打折扣;另一部分则是从美术专业转行艺术设计的,这部分教师多采用短期进修、培训或自学的方式转入艺术设计,没有接受过专业艺术设计教育,也不具备艺术设计实践经验,大多数人很难胜任艺术设计的教学工作。

二、在教学中体现设计思维创新意识方法

(一)教材处理的创新

教材处理的创新,是指对具体材料内容的处理要因教师而异。在教材处理中,既要坚持教材处理的一般性原则,又要根据教学思想去剪辑、拓宽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挖掘拓宽教材,注重兴趣培养。这里说的拓宽,不是盲目地把深奥的知识放到教学中,而是围绕目标,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上引向自然和社会,把课内课外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教师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适当地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把时代气息浓,紧贴学生现实生活,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劲头和情趣。

(二)用好现代教学媒体。

现在的学生往往喜欢主动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教师不是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的身份出现,把知识讲透,学生被动接受,也许从短期效果来看,学生学会了,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习惯。教学的创新就是要使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老师由“演员”变为“导演”,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创意识。所以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授课。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视觉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实物、音像等,现代教学媒体具有综合处理,存储及传送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的能力,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效果。互联网具有资料容量大,方便查找、下载、运用的优势,如在教授《陶瓷欣赏》一课中,利用互联网,不到半小时就能找到并下载所有关于那个年代的制作陶瓷的场景的图片和振奋人心的相关音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好教学媒体技术还能扩大教师教学设计的视野,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互动,近到本地同行,远到万里之外美术教师的教学设计都可以学习借鉴,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教学思路和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打破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中心原则,提倡知识的综合性、兼容性、应用性的目标。

(三)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优化学习环境。

在课程的价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作为审美能力的提高,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欣赏。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把艺术作品的欣赏作为培养审美能力的重中之重,要求学生对自然和艺术作品长期的感性接触和体验。了解最基本的美术语言和艺术风格。新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没有统一的程式,它是教师创造个性的自然流露。教师应善于创设寓教于乐的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陶艺创作》中,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提供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条件、机会,提高全员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或引用蕴涵哲理的诗词歌赋、名人名言,或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都能为学生创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氛围的创设,拉近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接受学式习为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师审时度势评价学生作品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美术作品评价中,没有绝对的标准。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及时评价的功能,把握评价的契机,审时度势地给予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评价的手段与形式应多样化,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每位学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成功的,我们应该允许他们个性的介入,允许他们自我的发展。因此,我们可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取教师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为不同层次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获得成功与表现自己提供了机会。有助于学生在自我测评中不断认识老师对他们的期望,集体对自己的评价,从而使自我评价 能较好地与客观评价相符合。 有利于形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必须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意识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艺术课程都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培养,重视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思维创新意识的创新开发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学习的能力,形成基本的设计思维创新意识的素养和学习动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琳华.设计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盖尔哈特?马蒂亚斯.1990-2005年的中国设计教育.中国设计在线。2005,8

[3]尹定邦.设计目标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4]林钟敏.大学生思维心理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5]段继杨.创造力心理探索[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6]毕庆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4)

【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个性培养艺术实践创新意识
大学生舞蹈专业艺术实践教育的设置及意义分析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
分析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艺术实践的思考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