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邵武金坑林田组出露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2015-01-13 06:38张进高
福建地质 2015年2期
关键词:邵武福建省矿体

张进高

(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州,350011)

1 区域地质背景

邵武金坑铜金矿区位于闽西北隆起带北北东向光泽—武平断裂带西部[1],区域湖溪背斜西北翼,金坑断裂与坊坪断裂交接部位的西南侧,坑口断裂东北端延伸部位。区内大面积出露早元古代麻源群南山组、中元古代交溪组、寒武纪林田组浅变质碎屑沉积岩。区内断裂与铜金多金属矿床(点)关系密切,矿区外围岩浆活动强烈[2],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中元古代交溪组和寒武纪林田组(图1),二者为断层接触。

图1 邵武金坑矿区铜金矿地质略图Fig.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Jinkeng copper gold deposit in Shaowu city

交溪组: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状黑云二长变粒岩、角闪二长变粒岩夹深灰色薄层黑云石英片岩、黑云母变粒岩,局部夹角闪斜长变粒岩、石英斜长角闪岩。

林田组:岩性以浅灰、灰色薄-中厚层状变质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粉砂岩、变质粉砂质泥岩夹变质含炭质(粉砂质)泥岩,硅质泥岩、千枚岩、变质石英细砂岩互层,组成2个由粗到细的沉积旋回。

2.2 构造

构造主要表现为层间构造破碎带,走向多为30°~55°,倾向北西,倾角20°~60°,断裂两侧常发育2~15 m的蚀变带。

2.3 侵入岩

区内零星出露正长斑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其中闪长玢岩含Au、Cu等元素丰度值较高,在接触带附近围岩中Au、Cu等元素有明显富集现象,接触带走向多为北东、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中等-陡。

2.4 围岩蚀变

区内热液蚀变较普遍,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并伴有多金属矿化。各类蚀变强度略有不同,主要分布在断裂破碎带、层间破碎带及其脉岩两侧的外接触带中。蚀变矿化常相伴、叠加组成矿化蚀变体。蚀变体铜、金含量相对较高,局部富集成铜金矿体。

3 重砂异常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1)据1∶20万顺昌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福建省713队,1∶20万顺昌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1970。,在该区寒武纪林田组内,有1个黄金重砂异常区(Au39),该异常区单样见黄金含量3~25颗,最高达91颗,面积达10.0 km2;1个Cu-Pb-Zn土壤化探异常(Cu-Pb-Zn40) ,Cu最高含量0.015%,Pb含量一般为0.007%~0.02%,Zn含量一般为0.04%,面积约3.5 km2。异常区发现铜矿点、金矿点。地层中见黄铁矿化、铅锌矿化。

(2)据1∶20万顺昌幅水系测量成果*福建省地质勘查技术院,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995。,邵武金坑寒武纪林田组中有清晰的Au、Ag、Cu、Pb、Zn组合异常, Au异常强度一般大于1.0×10-9,浓集中心大于2.5×10-9;Ag异常强度一般大于0.16×10-6,浓集中心大于0.25×10-6;Cu异常强度一般大于10×10-6,浓集中心大于20×10-6。林田组处在该组合异常范围内,靠近浓集中心部位。

(3)据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福建止马—拿口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报告,2009。,邵武金坑矿区及外围寒武纪林田组中异常规模大,呈北东向展布,浓集中心明显,Au、Ag、Pb、Zn、Cu异常含量高,水系沉积物与金重砂异常套合程度高(图2)。

(4) 1∶1万~1∶2.5万黄金重砂异常。以单样含金8颗圈定异常,以刀背山为中心呈近等轴状异常,面积约3.0 km2。

(5) 根据福建省邵武金坑金多金属矿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邵武金坑矿区外围林田组中有明显的Au、Ag、Cu异常,其中Au异常11个、Ag异常10个、Cu异常12个。Au、Ag、Cu异常浓集中心明显,且套合性良好,结合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分布及邵武金坑矿区铜金矿体可见,林田组中矿体与异常延续性好,沿走向延伸规模大(图3)。交溪组中只见少量异常,不成规模,Au、Ag、Cu、Pb、Zn背景值远小于林田组(表1)。

图2 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剖析图Fig.2 Geochemical anomaly profiles of 1∶50000 river system sediment

Table1StatisticalcontrastofbackgroundvaluesandabnormallimitsofdifferentelementsintheLintiangroupandJiaoxigroup

元素Au(×10-9)Cu(×10-6)Ag(×10-6)Pb(×10-6)Zn(×10-6)地层林田组交溪组林田组交溪组林田组交溪组林田组交溪组林田组交溪组背景值14.402.0532.3120.370.270.09283.2454.51158.7981.72异常下限对数值1.770.361.811.57-0.16-0.763.141.792.542.12真值58.892.2864.0236.740.690.171370.8162.22350.15130.35

4 矿体地质特征

图3 邵武金坑金多金属矿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Fig.3 The results of 1∶10000 soil geochemcal survey of Jinkeng gold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Shaowu city1—寒武纪林田组;2—中元古代交溪组;3—晚侏罗世古竹超单元肉红色含斑中细粒(含黑云母)钾长花岗岩;4—矿化蚀变体及编号;5—金异常;6—银异常;7—铜异常;8—断层;9—地质界线;10—邵武金坑矿区范围;11—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范围

区内矿体产于林田组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一般较平缓,局部受褶皱构造影响产状变陡。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受断裂构造控制。区内见13个矿化蚀变体*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福建省邵武市金坑金矿区地质普查报告,1990。,矿化蚀变体沿断裂破碎带、层间破碎带及其脉岩两侧的外接触带分布。这些蚀变体铜、金含量相对较高,局部富集形成铜金矿体。5个铜金矿体*福建省彤昌矿业技术咨询服务中心,福建省邵武市益源矿区铜(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0 。呈透镜状、似层状,矿体长60~340 m,斜深60~150 m,厚度1~4 m。

4.1 矿体形态特征

Ⅻ铜金矿体:呈透镜状,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40°。走向长200~227 m,倾向延伸68~160 m, 厚度1.03~4.36 m,矿体分布标高为623~728 m。

①铜金矿体:呈似层状,走向40°~70°,倾向北西,倾角30°。走向长263~286 m,倾向延伸80~136 m,厚度1.03~4.14 m,矿体分布标高632~700 m。

②铜金矿体:呈似层状,走向40°~50°,倾向北西,倾角30°。走向长295~343 m,倾向延伸80~125 m,厚度1.04~3.35 m,矿体分布标高657~725 m。

③铜金矿体:呈似层状,走向50°~60°,倾向北西,倾角30°。走向长216 m,倾向延伸144~155 m,厚度1.05~1.90 m,矿体分布标高521~600 m。

④隐伏铜金矿体:呈似层状,走向40°~50°,倾向北西,倾角30°。走向长216~259 m,倾向延伸80~151 m,厚度1.05~2.75 m,矿体分布标高555~627 m。

4.2 有用元素组合

根据邵武金坑铜金矿区硐探中267件基本化学分析样品成果*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建省邵武市金坑金多金属矿2013年年报,2013。,编制Au(×10-6)、Ag(×10-7)、Cu(×10-1)相关折线图(图4),Au、Ag、Cu元素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Au与Cu相关性(0.718)较Au与Ag(0.451)以及Ag与Cu(0.594)相关性更好,这一分析成果为寻找金多金属矿床提供依据。

图4 邵武金坑铜金矿区有用元素组合关系折线图Fig.4 The line chart of useful element combination relationship in Jinkeng copper gold deposit,Shaowu city

5 找矿前景分析

(1)邵武金坑林田组位于全国16个重点成矿带之一的武夷山成矿带中,武夷山隆起金、银、铜、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邵武—新桥成矿带);勘查区及附近区域岩浆活动频繁且强烈,区域出露早白垩世钟腾超单元、晚侏罗世古竹超单元、志留纪岭兜超单元等岩体,以及晚侏罗世南园组火山岩地层(区外),具备成矿热动力条件。

(2)据水系沉积物异常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邵武金坑林田组中Au、Ag、Cu异常浓集中心明显,且套合性良好,结合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分布及邵武金坑矿区铜金矿体可见,该区林田组中矿体与异常延续性好,沿走向延伸规模大。

(3)林田组为该区贮矿地层,其背景值远大于附近的交溪组。根据1∶1万土壤地球化学成果圈定HT-1(乙)异常1个,具有良好找矿价值。

(4)根据邵武金坑铜金矿区中Au、Ag、Cu元素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Au与Cu相关性较Au与Ag、Ag与Cu更好,为寻找金多金属矿床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邵武金坑林田组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是寻找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在邵武金坑矿区外围,地质条件与矿区范围内类同,且地球化学异常好。Au、Ag、Cu元素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圈定HT-1(乙)异常1个。因此,矿区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有可能在该区找到较大规模金多金属矿床。

1 福建省地质矿产.福建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2 地矿部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福建省地质图1∶50万说明书. 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邵武福建省矿体
近地表矿体地下组合式连续开采技术研究
Chronicle of An Epic War
论甲乌拉矿区断裂构造及控矿作用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邵武有旗山 熠熠生光辉
3D Mine不规则矿体三维地质建模和储量计算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童迷黑白秀
婆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