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星空中闪耀

2015-01-14 05:29朱永新
民主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文化名人苏州人冯骥才

朱永新

2014年6月28日,“谢孝思星 文化遗产守护名人命名仪式”在苏州市举行。我受民进中央严隽琪主席和罗富和常务副主席的委托参加活动,并代表民进中央向仪式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谢孝思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担任民进苏州市委会主委的时候,曾经倡议编写了《一个人与一座城市——谢孝思与苏州文化》一书。在书的序言中我曾经写道:在当代苏州,有两个人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是李根源,另一个就是谢孝思。苏州2500多年的历史与文化固然深厚与博大,但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文化名人的挚爱与培植,没有他们将源源不断的聪明与才智投入并营造,其辉煌恐怕也难逃出日薄西山的命运。两位大家,一代名士,都不是苏州人,却以苏州为家,为苏州殚精竭虑,为苏州添薪续火。这是苏州的骄傲,更是苏州的幸运与福分,也是苏州的美丽延续之所在。

是的,一座城市的命运有时候总和一些人的名字连在一起。北京古城的风貌虽然屡遭破坏,但如果没有梁思成的呕心沥血,老北京可能就荡然无存了。天津近代城市格局虽然也是命运多蹇,但如果没有冯骥才的奔走呼号,老天津可能也会难寻踪影。谢孝思之于苏州,毫不逊色于梁思成之于北京,冯骥才之于天津。

自解放初期来到苏州,在移居苏州60多年的时光里,谢孝思和苏州这座城市一起,经历了这个时代中最为复杂和痛苦的变化,毁坏和建设均超出了历史的想象。沧桑吾城,几多磨难。无论是在最困难的日子里,还是在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日子里,作为文化名人,作为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60多年来,谢孝思始终为苏州的文化保护与建设呕心沥血,付出了所有,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苏州解放以后第一任文教局长和园林修整委员会主任、文管会主任,谢孝思最早发现了苏州园林的文化与历史价值,亲自主持抢修了留园、虎丘、拙政园等园林和30多处名胜古迹,创办了刺绣研习班(现苏州刺绣研究所),抢救了8000多件文物。他亲自从民间收购家具充实园林的布置,亲自组织苏州的文化名人研究古城保护的规划方案。他所思所想和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苏州的文化后继有物、后继有人而奔走呼吁,创造条件。成之,他欣喜若儿童,欢欣鼓舞;挫之,他忧心若焚,寝食不安。

苏州人真应该为自己的城市庆幸,虽然我们拆掉了古城墙,但毕竟保存了古城的基本风貌,保存了几十处古园林,我们的博物馆留下了一批珍贵文物。苏州人也真应该感谢谢孝思先生,没有他,也许今天的苏州城市就会是另外一番样子,苏州的园林可能也难寻踪迹。

谢孝思是民进苏州市委会的老主委,他为苏州民进的发展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奠基性工作。作为民进会员,我们也为拥有这样的领导和前辈而骄傲。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谢孝思星”和文化遗产守护名人的命名仪式,是对这位世纪老人的生平业绩,对他高尚的人品与不倦的敬业精神,对他富有远见的对文化遗产担当与坚守的最大嘉奖。谢孝思先生肩担道义,充满信念与追求,积极谋事,不断有所作为的百年人生,必将常存于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追忆与感恩的光辉典范。

从今天开始,一颗编号204836、被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为“谢孝思星”的小行星将永远闪耀在宇宙星空之中。而苏州人民,也会永远铭记着这位苏州古城的守护者。

猜你喜欢
文化名人苏州人冯骥才
冯骥才的天津味道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韩国汉诗中的齐鲁文化名人形象研究
文化名人与淮扬菜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文化名人
———刘训毅
张建霖
一本杂志和她的生活观
冯骥才称赞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