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眼镜品牌的止损逻辑

2015-01-15 03:18高永彤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承受能力预先步行

文/高永彤

广州高拓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

做眼镜品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眼镜行业相对产能不高,客户相对分散,确实不容易。那么,需要有什么准备呢?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投入的金钱是多少,投入的时间有多少,优势在哪里,有什么可以借力的地方……都要有一定的规划。只有准备好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财务承受能力、时间承受能力等,才能清晰地确立自己的底线——止损线。

例如等车这个简单的例子。

下班恰逢车流量高峰,而你急着赶赴一个约会。从办公室走到地铁站需要15分钟,于是你决定打车。出租车很繁忙。你伸手示意,却始终没有车子停在你的面前。10分钟过去了,你决定继续等待。15分钟后,你开始烦躁不安。

但通常你还会继续等下去,因为已经等了这么久,你心存侥幸:或许再多等一分钟,车子就会到来。可直到半小时之后,你仍然站在马路上等待,你开始感到后悔——早就该选择步行15分钟去地铁站的。

如此的心路历程,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无法放弃已经付出的时间,心存侥幸,结果投入了更多的时间——这与投资中“套牢”何其相像:已经亏损了,却无法认赔卖出,不断期望自己的投资标的能恢复原价。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有预见地预先设置止损线(比如到了某一个时间,应该理智地选择步行去换乘地铁)。很多投资者在作出某项投资行为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能赚多少,而不是会亏多少——殊不知,事实上,每一笔交易都必须设立止损线,“止损线可能就是你的生命线”。

做眼镜品牌也是这样,最先应该想想可以亏多少,在超过这个数值之前可以坚持,在超过这个数值的时候,就必须“脱身”止损,这才是科学的做品牌之法。我们必须要学会如何输钱,这比学会如何赢钱更为重要。尤其是眼镜工厂,天天想着如何节约成本,而打造品牌却是需要天天投入的,这其中的反差,确实需要进行心理调整。事实上,其实你只做对一半,也应该会赢。关键在于每次搞错的时候,如何将损失减到最少。

笔者的建议是:

1. 确立你投入的极限及预先的决定。譬如投入多少钱或多少时间;

2. 极限一经确立,就要坚持到底。就好像邀约异性,自我约定“一次拒绝就放弃”,不可改为“五次里面有三次拒绝才放弃”;

3. 自己打定主意,不必看别人。事实证明,两个陌生人在一起等车,“脱身”的机会就大为减小,因为“别人也在等”;

4. 提醒自己继续投入的代价;

5. 保持市场变化的敏感度。

这些方法大家也许都知道,但“知易行难”,一旦没有设定止损线,抽身是不太容易的。因此,做品牌之前一定要先为自己定位,再为品牌定位。

猜你喜欢
承受能力预先步行
魔方小区
城市综合管廊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步行回家
预先抛废技术在低品位磁铁矿中的工业应用
浅谈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国片需自强!2017年12月三大电影排行榜及预先榜
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阶段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方法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航天项目风险管理——预先识别与控制风险到可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