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跑速度的利用率对跳远成绩的影响

2015-01-16 07:26赵翊博
关键词:利用率运动员速度

赵翊博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二中 吉林东辽 136616)

助跑速度的利用率对跳远成绩的影响

赵翊博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二中 吉林东辽 136616)

跳远又称急行跳远,是在助跑道上沿直线助跑,在跑进中用单脚起跳腾空,最后用双脚落入沙坑的田径运动项目。我国跳远水平一直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近几年有很多人在研究一个助跑速度利用率,那么助跑速度的利用率又能不能对跳远成绩起到什么影响呢?我就从力学方面来分析下助跑速度利用率对跳远成绩的影响。

助跑速度 利用率 跳远成绩

现代跳远运动的发展是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发展而兴盛起来的。跳远的技术,成绩,场地设施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人们对跳远技术特点认识不清,没有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第二阶段——研究探索阶段。这一时期,人们对跳远技术的主要环节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开始注意到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第三阶段——发展提高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段发展,专项技术训练和力量训练受到重视。跳远起跳技术中出现了制动性起跳和打击式起跳的方法。这类起跳技术当时对提高运动成绩促进技术的发展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实践证明上述起跳方法是不合理的。第四阶段——成熟完善阶段。70年代以来,普遍采用了跑步式起跳方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运动员。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科技迅速发展,促进了整个体育运动的科学化,如场地器材和仪器的更新,塑胶跑道,新式钉鞋,各种测试仪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等。另一方面表现为训练理论和方法的更新,从而实现了由经验训练向科学训练的过渡。

有关资料表明,运动员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呈高度正相关(r=0。96);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大于70%。中国学者王清等人还制定出中国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与成绩的模式表,列出了助跑最后9m速度与成绩的相对关系。这些研究结果已经得到可肯定,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高度正相关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在肯定这个结论的同时必须看到,这种正相关关系是宏观统计学规律,它表明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快就跳的越远这样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事实,描述的是一种规律。具体来说,是提出了提高某一个跳远成绩在速度上的必要条件和可能性,而并不是充分条件。运动员若想达到这一成绩还要有其他条件的协调和制约,即还有30%的因素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的作用短跑运动员就完全可以取代跳远运动员了,而事实并非如此。

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与跑的绝对速度之比。显然它的极为100%。然而为了完成起跳动作,运动员在助跑时不能达到自己本身的绝对速度。因为助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在起跳前获得最大可控速度,这个速度表明速度利用率的大小。跳远的速度利用率与跳远的起跳技术,起跳动作,起跳目的有关。不同的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大小受其助跑结合起跳的技能能力以及起跳技术水平的制约。可见提高跑速度利用率也是当今跳远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中,应将助跑速度利用率纳入训练之中。助跑速度与助跑速度利用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绝不能混淆,它们对跳远成绩的贡献也有很大的不同。助跑速度利用率是跳远运动员利用自身最大平跑速度与助跑中的比率。助跑速度利用率与成绩是否也是呈完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是不是助跑速度利用率越高,运动成绩就越好,正是当前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研究表明,跳远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助跑的速度,教练员在教好运动员其它几个技术动作以后,快速的助跑及助跑的节奏以及速度的利用率将成为当前跳远技术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和助跑速度由于在助跑过程中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发挥山个人最高或接近最高的速度水平,而且还要保证在助跑的最后阶段保持充沛的体力,以便在高速水平运动中有力的完成起跳动作,这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矛盾,既要充分发挥速度,又不能把助跑距离无限的延长。所以在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中,一方面注意发展快速跑能力,使速度水平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注意发展运动员在较短的距离内迅速加速的能力,尽快发挥最高速度水平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是跳远运动员必备的专项速度素质。大量的研究材料与跳远实践证明,绝对速度是跳远助跑速度的基础。下面是波波夫列举了100米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

运动员 运动员100米成绩(秒)助跑速度(米/秒)跳远成绩(米)刘易斯 9.91 11.25 8.91比蒙 10.3 10.7 8.90鲍威尔 9.95 10.86 8.9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他们的100米、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正因如此,现在所有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把速度素质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约瑟夫马罗找出:“助跑必须以接近最高速度跑到起跳板”。为了获得有效的起跳,必须对助跑速度加以控制。林德曼认为“助跑的最终目的是使运动员在起跳前达到最大的可控速度”。跳远助跑速度的利用率与跳远起跳机制、起跳动作、起跳目的有关。可见,在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中,提高助跑速度利用率是跳远技术中的又一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在训练中有待改进和探索的一个重要环节。

跳远助跑不仅要快,而且要踏板准,即要良好的助跑稳定性,助跑距离和步长稳定,否则再好的速度也可能功亏一篑。快速助跑与起跳紧密衔接是从最后一步开始的,最后一步的步频应是最快的,起跳脚在踏板的过程中,在大腿下压的同时小腿还必须有一个积极快速的“后扒”动作,使脚产生一个向后的移动速度,这个速度的大小应与身体总重心向前移动的速度接近,这样脚在接触起跳板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约等于零,从而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制动而使水平速度受到的损失,避免起跳动作结构的破坏和造成空中动作前旋过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快速水平运动中获得较大的腾起高度。有资料看出,刘易斯,倒一步的腾空时间60毫秒,支撑时间是110毫秒,跳远成绩是8。56米。强调最后两步的高步频,缩短最后一步的腾空时间,要求运动员加快大腿的下压速度,脚的着地点更靠近重心投影点,这样有利于重心的积极前移,获得向前速度,也有利于扒地式的起跳。

由此可见,绝对速度是跳远运动的基础,也是阻碍中国跳远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所以,当前我国的跳远训练应确立“提高绝对速度,带动跳远训练”的指导思想,要求运动员的速度和起跳能力能够平衡同步发展,在保持最大速度和较大助跑速度利用率的基础上,尽量增大起跳角度。充分发挥助跑时的速度利用率,合理掌握节奏,科学的训练方法,有效地提高跳远成绩。

猜你喜欢
利用率运动员速度
行驶速度
速度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