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的觉醒

2015-01-17 22:12胡柚柚
财经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机器计算机人工智能

胡柚柚

机器人是一个趋势。

这不是一个新品种——由金属、发动机和硅树脂组成的仿真机器的入侵,而是科技引发的一场变革。它们很快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1968年,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上映,宇宙飞船的计算机HAL不仅被程序要求调查木星附近是否有人造物的任务,同时还要对宇航员保密此次任务的真正目的。陷入两难的HAL不得不杀害了宇航员。

这大概是人类向人工智能赋予生命力后最脱轨的结局。不过,人类也并未因此就放弃对人工智能植入情感。

冲破法则的灵魂

在欧洲,科学家们正在加紧研发新一代机器人,iCub与传统机器人不同,它不仅能通过指令完成任务,也能够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探索不断学习技能,发展出更复杂的认知能力。当它想要你手中红色的球时,如果你在将球递给它的最后一瞬间收回手,那么它的“眉毛”就会挑起,以此来表达“不满”。

这个以三四岁孩童为原型设计的仿真小机器人同时拥有视觉、听觉和触觉,还能感知自己身体的53个关节,协同运行并完成跳舞、爬行、走路、说话、表达情绪等行为。在全球超过30个实验室里,iCub不断被赋予新的技能,实现与周围世界的多元互动。

在意大利Sheffield Robotics实验室,同时也是它的诞生地,iCub的头上被设计师装上了一个控制系统,模拟哺乳动物大脑中的关键过程,目的是使它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人工智能》,作为第一个被输入情感程序的机器男孩David,它几乎已经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虽然 iCub 现在远不能达到那样的程度,但它的设计师们正以此为方向,努力使它理解别人的意图。

这本是一个现代化的进步,却脱离了机器人发展最初的设定。

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经提出机器人三大定律,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约束。然而事实上,关于:“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第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予的任何命令;第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这样的条文已经不再适用现代社会的发展。

从计算机技术诞生之初,人类就不停向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探索。

“人工智能之父”Alan Mathison Turing在1950年发表了两篇极为重要的论文,《计算机与智能》和《机器能思考吗?》,文中他预言了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通过攻破“图灵测试”:在长达五分钟的文字交流中,一台计算机能够让30%的测试人相信它是人类,那么就可以说这台机器具有人类智能。科学家们不断尝试向人们证明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类天生的学习与进化能力。

就在2014年,一套名为Eugene Goostman的计算机软件改写了历史,成为第一个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通过模仿一个13岁的少年,Eugene Goostman混淆了众人的判断,拉近了科幻电影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圈套与错觉

人类拥有复杂的神经系统,而机器学习的方式则是通过计算机内部的程序高负荷识别和分析大量数据完成的。

通过收集用户在互联网上发送的邮件、搜索和交易的历史信息,无穷尽的图像在服务器上还原了数字形态的人脸、汽车、猫或者其他的什么。百度、谷歌和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作为海量信息的拥有者,深知这些数据中蕴含了有价值的模式。虽然信息过载令人工畏惧,但此刻正是机器出头的绝妙时机。基于正确算法的加强,计算机能使用这些带注释的数据自行学习,从而辨认出里面那些有用的模式、规则和类别。

即使在今天的科技水平下,人工智能的发展依旧拙劣,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2012年,一支由吴恩达领导的谷歌团队展示了一个无监督学习的机器对数百万张YouTube视频图像的分析结果。这个机器在“刷脸”识别的基础之上,能够将它见过的某些物体分类。试验中,它成功区别视频中的人类面孔和寵物猫,甚至当他们正进行各种动作时,包括:睡着的、跳跃的、玩滑板的。在成功识别单个物体后,斯坦福大学Andrej Karpathy和李飞飞在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一个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标出一个给定图像的特殊部分。当给机器看一张餐桌时,它可以识别出餐叉、香蕉片、一杯咖啡和桌子上的花以及桌子本身。它甚至可以用自然英语简单描述这个场景——尽管这项技术还不是特别完美。

显然,更完善的图像分类能够提高搜索能力从而帮助用户更好地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从长远来看,新技术可以应用在其他更多的革新性应用中。对设计师们正在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伙伴、自动驾驶汽车,战争机器人来说,这个杂乱无章的现实世界并非没有规矩。

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科技浪潮来说,即使有人向人工智能“泼冷水”,但也不能令科学家畏惧。即使建造一个人工大脑是现阶段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是在美国走马上任的机器人记者确实已经写出了不少专业的财报分析。还没有记者因此而失业,就像我们在翻译一篇文章时,使用“谷歌翻译”浏览大致内容,抓取关键词一样,它只是一项工具,能够快速帮助人们进入角色。

或许有些角色会被机器所取代,但那无非是人类“不想做的”“有风险的”“重复性的”工作而已。在科技进步的同时,社会也在调整人工的能力,使他们变成更广泛的操控机器的人。

人类不会真的因此而失业,而人工智能只是我们已窥视到的某种未来。

猜你喜欢
机器计算机人工智能
机器狗
机器狗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未来机器城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