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全球鹰有哪些妙招

2015-01-17 13:59
凤凰资讯报 2015年24期
关键词:钱江晚报智能型领空

近日,美军舰机在南海的挑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的一次是“全球鹰”战略无人机逼近时受到中方地面的电子干扰。“全球鹰”无人机除了携带与P-8A类似的可见光、红外侦察装备和无线电监听传感器以外,最关键的侦察装备便是大型合成孔径雷达。这种雷达特有的侧视能力,使“全球鹰”即便在领海线附近飞行,也能对别国境内数百公里的地面目标进行高分辨率的雷达成像侦察。其成像精度和任务灵活性,都要比卫星高。据称,该无人机一天可侦察4万平方英里,续航时间超过28小时。有哪些招数来反制“全球鹰”对南海的长时间“偷窥”呢?

全球鹰最主要的侦察手段,是一台合成孔径雷达,这种雷达体制比相控阵雷达要陈旧,以中国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军用电子技术,实现对其有效的干扰并不太困难。专家表示,实现了对“全球鹰”雷达的有效干扰,就能使其陷入两难境地:在强烈电磁对抗环境下如想“看”清楚目标情况,就必须更加逼近,但这就得冒闯进中国领海领空的危险,一旦侵犯领空,被击落也无话可说;但不逼近,就什么都看不清,回家不好交代。不少军事专家认为,“全球鹰”是高端战略无人机,各种电子设备的先进性和保密性都很强,自主性和智能型也比較强,只能通过电子干扰,让它迷茫、返航,只能做到这样”。

摘自《钱江晚报》

猜你喜欢
钱江晚报智能型领空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跑菜场跑出租站柜台——钱江晚报“我们一起走过”大型体验式报道推出的背后
用心做爆款——钱江晚报《24杂志》采编播梳理
纷繁的生活教会我们向上、向善和向美——钱江晚报“暖新闻”探索浅析
浅谈智能型工业相机的应用
爆款的打造,需要长期的采编积累——《钱江晚报》大案要案报道的策略与坚持
凌华科技 工业级智能型相机NEON-1040
智能型无菌隔膜调节阀
智能型无菌隔膜调节阀
五六十年代美国飞机侵入中国领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