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质学科创立90周年暨陈国达院士诞辰102周年纪念专辑

2015-01-20 06:50张国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中山大学陈先生

中山大学地质学科创立90周年暨陈国达院士诞辰102周年纪念专辑

序 言

科学研究需要继承与创新。我国老一辈地质科学家、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达先生,在继承槽台理论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华南地台“活化”的新见解, 并最终创立了活化构造或地洼大地构造学说, 就是科学研究继承与创新的一个范例。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趋势看, 大陆形成、演化及与其相关的各种科学问题, 乃是当今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最近二十多年来的研究, 证实大陆的许多地质问题, 都与大陆克拉通的形成和破坏过程有关, 可见陈国达先生的研究和学术思想, 对我国当代地质科学的研究, 仍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多因复成矿床与构造岩浆活化成矿理论, 是陈国达先生学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0年第八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大会上, 陈先生当选为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陈国达先生逝世后, 该委员会的活动基本停顿。在2014年的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期间, IAGOD恢复了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的活动, 并同意其挂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陈先生的构造岩浆活化与多因复成矿床的成矿作用, 成为该委员会活动的重要主题。

陈先生是中山大学地质系(现称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的杰出校友, 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 先后任该系的教授和系主任, 同时为广东省地质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的理事长。在中山大学地质学科成立90周年之际, 广东省地质学会也成立了“陈国达学术思想与大地构造理论研究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出版陈国达院士学术思想的纪念专辑, 这对于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的科学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无疑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中山大学陈先生
永远的怀念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简介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
老板不知银行新规 被工人骗万元
逃逸
中山大学点滴回忆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