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语境之于跨文化交际阅读障碍

2015-01-21 16:10
关键词:跨文化语境交际

许 晓 洁

(浙江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动态语境之于跨文化交际阅读障碍

许 晓 洁

(浙江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英语阅读障碍很大程度归咎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的中西文化、历史、思维模式的差异,长期以来对于缩小差距与消除障碍的探讨,基本集中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夯实,但忽视了实际操作方法的研究。本文拟就动态语境论为基础,结合关联理论,探析跨文化交际阅读障碍消除的可行性。

动态语境;关联理论;跨文化交际;阅读障碍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信息传递和接收的关系,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的研究涉及跨越文化时的言语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而言语交际部分又分别涉及到书面交流和口头交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势必成为文化研究最好的依托,而跨文化交际研究或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研究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从外语学习角度对于跨文化交际领域研究的重心基本都落在口语交际部分,众多研究人士也一直强调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融入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似乎过度强调了言语交际部分中的口头交流部分。但事实上,口头交流由于现实语境的丰富性,以及非言语部分的协助性(比如身体语言、表情语言、副语言等),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交流障碍远低于书面交流带来的交流障碍。因为书面交流的语境相对比较单一,较多情况下只有文本语境,尤其在外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单一的文本上下文语境,很多蕴含文化底蕴的词汇、语句或篇章的表达都无法为学生理解或接收。故此,笔者希望将外语阅读动态化,通过动态语境的创设,较好地消除静态阅读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一、跨文化交际下的阅读障碍

在英语教学中,以言语听说为主的教学渗透了大量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而以语言读写为主的阅读课程过度重视词汇语法教学,忽视文化输入,导致学生产生的一个普遍问题是:为什么我背了那么多单词,却还是读不懂文章内容?这也就是我们所要面对的跨文化交际下的阅读障碍,具体可以从两个系统六个方面对存在的文化障碍进行分析。所谓的两个系统,是指文化系统和语言系统。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文化系统基本可以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方面,而一种语言系统基本包含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方面。不管从文化系统还是从语言系统出发,两者实则是相互交叉、互为共存的关系。以下部分,笔者将基于语言系统嵌入文化系统的方式,探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文化障碍。

(一)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

词汇是整个语言系统的基本构素,不论是它的指示意义、内涵意义还是外延意义,都会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截然不同。有时会存在意似而形不似的情况,有时也会存在词汇缺省的情况。

1.物质文化层面。茶文化中,中文的“绿茶”对应英文的“green tea”,但是中文的“红茶”对应的却是英文的“black tea”。 同理,咖啡文化中,英文的 “black coffee”已经有了中文的对应词汇“黑咖啡”,即指不加奶的咖啡,但是英文的“brown sugar”却并不指中文的“棕糖”,而是指“红糖”。对于颜色的使用,英文中明显要比中文更为精准,比如中文里的“青山、青天、青衫”的“青”色在英文中分别对应的颜色用词为“green、blue和black”。

2.制度文化层面。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制度文化导致的词汇差异和缺省也成为了必然。比如英国是一个议会制国家,议会“parliament”是英国政治的核心,是英国最高的立法机关,政府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又分上议院“the house of lords”和下议院“house of commons”。 这与中国的政治制度截然不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不只是一个单词意思的理解那么简单了。

3.观念文化层面。在观念文化层面的差异就更比比皆是了。比如称呼语,中国是非常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文化体系,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涉及辈分大小的就有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伯伯叔叔等;血亲姻亲差异有伯父叔父和伯母婶婶,姨妈姑妈和姨父姑父;宗族和外宗族的区别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而西方国家的家族称呼语就相对简单很多,用brother/sister就代表了汉语中的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四个称谓,用uncle/untie涵盖了所有的叔伯、姨母、姑婶之类,而英语中更没有宗族内外之分,grandfather/grandmother就包括了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

(二)英汉句子的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同样体现在句子层面。每一种文化中都有很多俗语、谚语,英语也不例外。这些俗语、谚语、俚语较多都会以词组或句子的形式表现,受文化制约,在理解的时候绝不可望文生义、字面直译,否则就会出现文化误读、理解障碍的情况。

1.物质文化层面。基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英国作为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屿国家,有着悠久的航海捕鱼的历史,语言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出现很多关于鱼的习语,比如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门弄斧),The great fish eats up the small(弱肉强食),Don’t cry stinking fish(卖瓜不说瓜苦),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end(上梁不正下梁歪)。而中国,是一个农耕国家,语言文化中鱼的习语就少多了,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缺少语言对应性。

2.制度文化层面。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制度,为众多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制度文化学习范本。但如果对选举文化缺乏了解,碰到相关文本的时候,就会存在文化障碍。比如The Democratic Donkey and the Republican Elephant,在美国政坛,驴和象分别代表民主党和共和党由来已久。这是源于19世纪70年代美国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经常在他的作品中用驴指代民主党,意指倔强,而用象代表共和党,意指稳重。久而久之,美国人民就把总统选举称为驴象之争了。

3.观念文化层面。中西文化在观念层面的差异一大表现就是对于人的性格特点、外形特征等类比描述相去甚远。比如中文的“胆小如鼠”在英语中就成了As timid as a hare(兔子),中文的“气壮如牛”成了as strong as a horse(马),“勇猛如虎”则成了as brave as a lion(狮子),“牛饮”成了“鱼饮”to drink like a fish,“一贫如洗”变成了教堂里的老鼠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又比如,“龙”(dragon)的寓意在中西方是截然相反的。在中国,龙不仅代表了九五之尊,也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誉。然而在西方,龙却是邪恶的化身,是死亡的象征。在西方神话故事中,就有许多英雄斩杀恶龙的故事。也因此,英语中有to plant dragon teeth 来表示挑起战争。

(三)英汉篇章的文化差异

就英汉篇章而言,物质文化层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语言介质的使用。英文是拼音文字,它是一个逻辑严密的语言体系,它的语言系统中有很多的连接词、关联词。在英文篇章构建过程中,非常注重篇章结构的整体性,讲究形式的统一,重形合。而汉语是象形文字,相对是一个松散的语言体系,语言系统中也不强调连接词和关联词的使用,讲究意思的传递,重意合。以朱自清《匆匆》中的一段文字为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的转折关系并不需要关联词,广大读者也能明白它的转折意义。但是,朱纯深在把它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则必须加入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才能符合英语形合的需要。“Swallows may have gone,butthere’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butthere’s a time of regreening; 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butthey will bloom again. Now, you the wise,tell me,why should our days leave us,never to return?”[1]而英汉篇章在制度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差异主要是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所导致。由于中国人的表达习惯是先因后果,层层递进,最后归纳总结,所以汉语语言偏向于采用归纳型的篇章结构。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线性的,表达喜欢开门见山,一般都会先提出结论,然后解释原因。故此英语语言采用的一般都是演绎式的篇章结构。中国人在构建文字的时候,喜欢引经据典,特别喜欢使用四字结构的成语和各种俗语套话,以迂回转折的形式表达意义,因为中国人在写作的时候是强调作者自己的感受,作者才是作品的核心。而西方人认为写作是为了传递思想,读者才是作品的目标对象,他们更喜欢用简洁的方式表达意思,而且过多的使用典故,在他们看来是缺乏创新意识的,所以他们在构建篇章的时候,文字会更简洁,结构会更明晰,条理会更清楚,逻辑会更缜密。

二、关联理论和动态语境

关联理论的提出者Sperber和Wilson①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Sperber D&Wilson 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2nd e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5.认为,言语交际是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认知图式匹配和确认的过程,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共享文化和语境结构基础上的假设和推理,强调的是信息接收者对话语理解的认知能力。然而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是受其文化背景和知识储备制约的,当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在共享文化文字和背景的情况下,拥有相同或相似认知图式和表达习惯的时候,他们之间就存在一种共知和互明的关系。但是当两者来自不同的文化,享有不同的认知图式和表达方式的时候,输入信息就无法激活相应的认知图式,或者对应的认知图式是一种空缺,无法在记忆库中搜寻并提取相应的图式而形成表征,这就出现了文化缺省的现象[2]。

关联理论强调的是话语理解的认知能力,它是一个推理解析的过程,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的认知心理状态不同,在编码-解码-推理过程中寻找最佳关联点的难度增加。作者在写作时省略的文化信息,无形中在文本阅读中设置了文化缺省的障碍。对于文化同源的读者而言,这类文化缺省现象会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共享文化自动填补完成。但是对于跨文化读者而言,由于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或认知结构的不同,文化缺省现象不可避免,认知图式不健全,缺乏匹配度,缺少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共享的文化体验,如果再缺少足够的语境协助,作者期望和读者能力之间就出现了差距和鸿沟,读者则根本无法准确的理解文本意义,跨文化阅读似乎就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关联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就成了失去桥梁无法应用的空泛理论。由于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的差异,读者无法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找到最佳关联点,从而顺利完成信息传递和接收需要的编码—解码—推理的全过程,最终只会导致交际失败。

众所周知,语境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在交际中被人们实际所使用的环境,是决定语言的使用和理解、影响交际结果的重要因素。此刻的语境,就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关联理论需要的桥梁,是读者准确接收信息需要凭借的外力,是促成交际成功的重要媒介。从此定义出发,语境的根本其实是一个动态的、灵活的、多维的情境实体。不同于我们熟悉的,以单一性、文字性和线性为特色的文本语境或称为静态语境,动态语境涵盖了声音、光影、气味、触觉、表情、动作、神态、语态等非文字信息,具有多维性、非言语性、生动性的特色。而从语境功能出发,动态语境不仅发挥了静态语境所包含的话题导向功能、解疑功能、省略功能和寓意功能,还兼备了篇章连接功能和聚焦功能[3]。利用动态语境的多维特色,预测话题发展方向,解释话语的文化内涵,用非言语交流和周边场景、环境传情达意,连接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信息,并且通过回放、聚焦、定格等技术突出信息交流难点和重点。而最好体现动态语境特色的媒介就是视听影音素材。视听素材利用影视画面、音响音效等声像符号,借用空间变化等非言语信息摆脱了原有的文字束缚, 有助于提供语言学习的语义场,丰富学生在相关主题上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并培养强化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使学生有能力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或阅读的过程中完成缺省信息的自动填充,消除理解障碍,完成跨文化信息的接收和解读。

人的注意力毕竟是有限和集中的,在交际过程中的话语构建和理解都是以最小投入和最大收益为原则的,即在交流过程中,只有那些有足够关联性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才会被关注。语言交流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推理的过程,为了经济有效地完成解码推理过程,语境的存在和使用帮助删选和留存关联信息,加速解码推理过程,促进交际有效进行。这就需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选取那些关联度最大,匹配度最高,协助性最强的语境信息。以最小的关注度,收获最大的桥梁效应。从语用推理角度解释语境,动态性恰恰是关联理论语境观的核心所在。 当然人的认知结构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的文化储备和认知能力都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汲取,认知图式也是不断丰富的。同样的,在交际过程中貌似稳定的语境因素,也并不是静止的、凝固不变的,是会随着时间、地点、人类认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认知和语境是交互作用、共同演变的。新图式不断被补充,新知识不断被激活,不同文化群体的相互知识不断被扩充。交际双方的关联性加大,关联理论中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两大原则终会被充分体现。

三、动态语境对跨文化阅读的帮助

英语教学是一个涉及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全方位教学,听说课程交互课堂的推广已经较大程度提高了英语听和说的教、学能力,而基于阅读的读写译教学却改革甚微,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词汇认知、语法练习、篇章模拟教学为主,学生主动性明显低于听说课堂,且教学效果和掌握能力普遍不佳。在阅读课堂加入影音素材的使用,一方面能够改善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另一方面为阅读文本提供了更加全面、更加多维且更加生动的动态语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帮助学生跨越文化障碍,深入准确地了解文本材料。

(一)动态语境为文本阅读提供真实场景

英语阅读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场景类描述,比如Docking near Harry’s Hut, built to accommodate timber-cutters half a century ago, an afternoon tea of scones and muffins, orange juice and bubbly awaits. (我们在哈里小屋旁停靠,享受美好的下午茶,烤小圆面包和松饼配着橙汁和香槟酒,这里在半个世纪前曾是伐木工人休闲的地方)。受中国传统的茶饮文化影响,对这个句子的解读过程,学生可能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喝茶还要配备丰盛的糕点。此时可以借鉴一些经典影片中的下午茶片段,比如影片《傲慢与偏见》和《女王》中均有传统高贵的英国下午茶的场景。通过这些影片片段的播放,为学生阅读的文本提供了鲜活的动态语境,帮助学生了解下午茶文化是英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体现的是英国人绅士、优雅、高贵的气质和习俗。从视频中看到的下午茶食物的丰盛和参与者着装的隆重,可以看到英国人对下午茶文化的重视,已然成为英国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怪会有“钟敲四下,一切为下午茶停下”的说法。

(二)动态语境为文本阅读架构文化桥梁

英语阅读文本,涉及到文化相关的,通常在课堂上除了解释重点词汇和短语、文本框架和文本内容的同时,还需要解释文化内涵,此时能够提供动态语境的视听影音素材就是帮助阅读架构一座文化的桥梁。以上文提到的美国总统选举为例,当碰到选举类报道文章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很多具文化特色的词汇。且看下面这句句子:Washington,on the other hand, imposes no income tax at all,and ongoing growth makes Washington the only blue state (that’s right,the only one) that added a congressional seat in the recent Census.(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征收收入所得税,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使得华盛顿州在国会中的议席增加了一个,而它也是唯一一个国会议席增加的蓝色州)。文本中的“蓝色州”,真的是因为这个州是蓝色的吗?显然不是。如果我们在教学课堂中加入一个选举相关的视频,尤其是包含选举过程中美国地图的阵营分配,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原来颜色代表的是不同的党派阵营。所谓的blue state(蓝色州)指的是该州的选民倾向于支持民主党,而与此相对应的还有red state(红色州),意指选民相对更支持共和党的州。当然,还有第三种颜色的州,叫做purple state(紫色州),指的是没有明确指向、摇摆不定的州。

(三)动态语境为文本阅读消除阅读障碍

英汉文化中有很多意义相左的部分,容易给学生造成困扰。比如汉语文化中所推崇的红色文化,往往代表了吉祥、喜庆、祝福的含义,但是放到英语文化中,红色就成了怒火、血腥、杀戮的代表。又比如蓝色,在汉语文化中有清明深远的意义,多为褒义词,但是放在英语文化中,却会带上贬义的色彩,好似“blue movie”指的是黄色电影。为了消除这种文化障碍,就有必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影音素材,提供声像影一体的动态语境,解释文化差异。以上文提到的“龙”为例,中国文化中它有权力地位、吉祥繁荣、活力聪慧的寓意,而在西方文化中,它却是邪恶、残暴、战争的代表。英文影片中有众多关于龙的负面形象的电影,如《指环王》、《魔界》、《霍比特人2》,都出现了庞大、凶恶、贪婪的龙的形象。虽然与中国文化中的龙的形象相去甚远,但它就是中文“龙”的英语对应词“dragon”。事实上,这样的形象和寓意是为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国人无法接受的。故此就要运用电影、纪录片或者文化介绍短片等影音素材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中龙的起源和寓意。

在《英语阅读教学》一书中,作者格莱雷特指出,阅读是一个猜测的心理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停地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然而这样的猜测并不是凭空无根据的想象,它是凭借对语境和文化背景了解的基础上的推断和演绎,它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沟通,是在跨文化交际基础上进行的文本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体现在听说表达方面,同样体现在文本阅读中。而通过视听动态语境的使用,为文章中的文化缺省提供生动多维的文化补充,无疑能够改善跨文化交际中的阅读障碍,提升阅读质量和阅读水平。

[1]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08.

[2] 张淳.基于关联理论谈阅读推理机制及跨文化阅读能力[J].长沙大学学报,2010,(6):104-105.

[3] 曾方本.外语多媒体设计的语言学思考[J]. 外语教学,2004,(5):45-48.

(责任编辑:金一超)

Dynamic Contest and Cross-cultural Barriers in English Reading

XU Xiaoji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Barriers in English reading is largely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ulture, history and thinking mode. For quite a long time, the study on closing the gap and eliminating the barriers mainly was about the cultiv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with the neglect of the practical research. However, based on dynamic contest theory and combined with relevance theory,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eliminating cross-cultural barriers in English reading.

dynamic contest; relevance theor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 barrier

2015-03-18

许晓洁(1979-),女,浙江海宁人,讲师,硕士,从事心理语言学、跨文化研究。

H314

A

1006-4303(2015)03-0350-05

猜你喜欢
跨文化语境交际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情景交际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跟踪导练(三)2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