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方法选择

2015-01-21 08:4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邓文君
财政监督 2015年14期
关键词:现金流收益商业银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邓文君

伴随我国目前推进的金融深化改革下的金融体系重整、银行改制上市、外国资本进入本国市场等交易事项日益增多,商业银行之间涉及并购、出售、资产重整等资本运作活动也随之日益频繁。进行价值评估能够较为准确直观地提供商业银行当前的价值计算结果,是商业银行进行以上交易和资本运作活动的基础。目前我国在推进商业银行改制过程中,由于缺乏充分的关于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理论知识,引发市场关于国有银行贱卖的猜测和讨论。因此,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商业银行价值评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交易及资本运作活动的有效性,深刻影响到我国银行金融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并关系到金融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我国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特殊性

目前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其衍生出的各类价值评估方法对于商业银行进行价值评估具有借鉴意义。然而,应当意识到商业银行由于其企业特殊性不能直接采用现有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价值计算,需要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特点,在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考虑商业银行的企业特殊性,从而分析对应各类价值评估方法的优缺点,进而选择最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价值评估模型。

(一)银行经营产品特殊性、差异化和服务多样化。银行以经营货币资金为主营业务,然而每家银行都以多种货币为交易对象进行经营,同时为单位或个人提供储蓄、信贷、咨询等多种服务。这就导致了不同银行之间的产品和服务差异,或者即使同一产品之间也由于服务人员和客户的不同导致具体项目内容和产品效果不同。例如四大国有银行等商业银行提供的风险性理财产品,提供的未来预期收益和风险均不相同。对于个人信贷服务,由于客户的信用等级和收入水平不同,银行为每个客户提供的产品供给也不同。一般制造企业对某种产品可以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然而银行由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决定了不能进行批量生产。而且这种差异性导致了市场上金融机构和服务的多样化,也就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市场垄断的发生。银行经营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多样化直接导致银行的单个经营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增加,降低了不同银行间的可比性,同时增加了对产品成本的估算难度。

(二)银行产品的高风险性。一般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或提供服务的同时,基本认为已实现收益。然而,由于银行的许多产品,特别是贷款产品,贷款的发放并不代表贷款利息收益的实现,而只代表一项交易的开始。如果贷款客户不能按时付息甚至不能按时还款则会使得银行在损失利息收入的同时发生额外本金损失。这种银行特有的递延收益风险随着贷款时限的增加而增大,银行面临损失的可能就更大,因此,在进行银行价值评估时,需要合理评估外贷资产的风险以及其折现后的价值。风险控制是银行长远发展的基础,对银行内在风险的充分认识能够实现银行的稳定发展,减轻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负担,需要列入银行管理层的管理理念。

(三)银行商誉的重要性和计量困难性。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对商业银行运营有着深刻影响。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货币资源配置中介,其日常业务正常交易建立在客户对银行的信心基础之上。目前我国四大国有银行资产几乎都是国有资本,国家信誉被认为是国有银行商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银行这类金融机构生存奠定了扎实基础。因此,商业银行不能忽略对其商誉的价值评估。目前我国企业只有在企业合并、兼并或整体买卖时才将商誉价值估价计入账目。所以对于如何科学地估算银行类企业商誉的价值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四)银行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依赖性和政策关联性。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由于其日常运营状况与国家政策以及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紧密结合,决定了银行对宏观环境的紧密依赖性,这也导致了银行内在的脆弱性。银行作为国有资本的货币资源配置中介,受到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较大,我国在多年内曾经多次修改长短期储蓄利率、调整贷款额度限制并取消了利息税等,这一系列举措均对银行经营状况产生重大影响,银行需要不断改善内部管理结构和改变其各项业务特征以适应以上国家政策。这些国家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自由现金流量和营运流程,从而对企业内在价值产生影响。

表1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

二、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概述。从资产角度、获利能力及风险角度和相对价格角度分别产生了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三种方法在价值评估中的适用基础及优缺点比较如表1 所示。

(二)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可行性分析第一,银行经营产品特殊性、差异化和服务多样化及银行对宏观经济环境依赖性和政策关联性限制了市场法的应用。各类银行之间的产品差异性和服务多样化决定了不同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缺乏可参照性,从而导致了市场难以准确提供银行间相似交易的交易价格。目前,我国经济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政策仍处于主导控制市场的地位,我国股市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比较落后,从而导致市场价格和宏观经济走势时常背道而驰,经济市场还不能成熟地发挥其经济状况评价功能,且股票指数还不能充分表现企业的运营状况。同时,银行对宏观环境的依赖性以及政府政策对其可能产生的关联影响十分重大。市场法的应用基础不仅要求活跃有效的资本市场,同时需要能够找出与被评估企业类似的可参照企业提供最近市场交易价格使得可以准确估算企业交易价格。由于其假设基础均不能被满足,故不适合用市场法对商业银行进行价值评估。

第二,银行商誉的重要性和计量困难性约束了成本法的应用。成本法本着企业重建的思想,通过将重新构造同等企业所需要的资产加单加总后减去贬值得到企业内在价值。目前采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通常为企业清算或并购过程中对企业有形资产的估算,然而由于成本法忽略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将使价值评估结果产生很大偏差。由于商誉对银行价值有着重要影响,故不可忽略银行特许经营权的价值、银行积累的客户网点的价值以及政府信用给银行可带来未来价值。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对实际不良贷款比例的评估较为乐观,反映不够真实,坏账存在率比实际报表说明还要多,以及银行组成资产质量也普遍偏低,故不适合用成本法进行价值评估。

第三,银行现金流动态变化和利润实现过程符合收益法的假设基础,收益法最符合银行价值评估的思想,并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价值评估结果。收益法根据企业未来预期收益折现来估算企业目前的内在价值。它是我国目前发展得最为成熟的价值评估方法,其所关注的企业未来收益的价值通过关注被评估企业的未来财务表现来估算,体现了目前我国银行经营中未来现金流的动态变化过程,较为真实地模拟了目前银行经营的利润实现过程。由于收益法针对性较强同时披露的内容最为重要,充分符合经济学原理中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论述,成为目前理论上发展最成熟的价值评估方法。在公司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创造利润收入并使公司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日常经营的最主要目的。根据以上对银行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分析,尽管目前对于银行未来利益贴现率的估测和计算仍存在困难,但是根据我国日益完善的市场所提供的关于商业银行未来收益和贴现率的估算数据为收益法的成功运用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商业银行的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企业的收益以多种形式出现,根据存在形式的不同,收益法衍生模型可分为以净利润作为收益额折现的净利润总额折现模型、以现金流量作为收益额折现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以息税前利润总额作为收益额折现的利润总额折现模型。由于现金流量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确定的,相比息税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总额更适合作为预期收益的指标,同时由于未来现金流量能够确切地反应一段时期内企业的预期收益,且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充分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故更适合用于企业价值评估。

(一)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选用。根据现金流来源的不同,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可分为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股利现金流折现模型。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及商业银行的企业特殊性,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最适合用于商业银行价值评估,原因有二:第一,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情况和商业银行内部股利政策及资金构成复杂性制约了股利现金流折现模型的使用。股利现金流折现模型在我国资本市场受到严重制约,原因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送股不分红的情况,且并不能对股东长期执行稳定的股利政策,这对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内的股利现金流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估测的股利现金流折现值并不能准确地表现银行的内在价值。第二,由于未来自由现金流容易受到股东或管理层的决策操控,很难通过企业内部自由现金流判断其实际价值且难以估测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由现金流。

相比于股利现金流折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能够只利用股权价值进行估算,免去对企业负债成本估算的复杂步骤,重点关注于银行主要收入——借贷款利差所得,更方便于计算商业银行企业价值。

(二)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价值评估的步骤。在对商业银行进行价值评估时,现金流折现模型主要关注于未来现金流及公司运营的资本成本。评估者需要对商业银行的这两项指标进行客观合理地估算,并运用由此产生的结果计算其价值。故欲得到准确客观的价值评估结果需要对这两个参数进行合理深入的分析并充分了解银行所在行业的外部风险和银行内部运营决策风险以及银行未来预期盈利能力。

采用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进行商业银行企业价值计算时需要进行股权资本成本(即贴现率)计算、未来现金流估算和时间t的估算。股权资本成本的计算对确定未来银行现金流折现数值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国际上主要利用套利定价模型(APM)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估算企业未来预期收益率。股权资本现金流是指公司当年自由现金流减去债务偿还、追加营运资本等项目后所剩下的现金流。进行一段时期内的现金流估算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如何选定价值评估现金流流入的起始与终止时间;未来现金流增长率的确定采用何种方式等。目前市场价值评估预测未来现金流增长率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种:公司以往现金流增长率参考、专业人员利用财务报表表现进行主观估算及直接采用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公式计算。

在实际运用股权现金流折现模型进行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收集二级市场股票价格指数在一定期间内的表现和银行部分年度报表的数据,通过筛选和计算,得出估算结果。

1.Peter Chen,Guochang Zhang.2004.The Role of Earnings and Book Value in Equity Valuation:A Real Options Based Analysis.Workingpaper.

2.曹玉贵.2006.我国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4。

3.黄辉.2007.刍议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J].事业财会,4。

4.诸立乔.2008.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研究[J].统计与决策,11。

猜你喜欢
现金流收益商业银行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精益求精 管理企业现金流
基于现金流分析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构建
现金流有多重要?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