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绍周治疗偏头痛经验采撷

2015-01-23 04:53张国平,齐亚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偏头痛

郑绍周治疗偏头痛经验采撷

张国平齐亚莉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郑绍周教授临床辩证治疗偏头痛的方法经验。方法分析偏头痛的病邪特点,根据其不同证型,采取散寒、清火、化痰、平肝等不同治疗手段。结果郑绍周教授应用传统中医疗法,寻找致病诱因,辨明脏腑盛衰和气血阴阳之所偏,分型辩证施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郑绍周教授治疗头痛时,擅用补肾、安神、虫类药,使瘀去络通,头痛即止,补肾固本,有效防止复发。

【关键词】郑绍周;偏头痛;辩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7.2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以发作性单侧或双侧头痛、自发性缓解、反复发作、间歇期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头痛特点[1]:疼痛暴作,痛势甚剧,一侧头痛,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呈胀痛、刺痛或跳痛,发时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面色苍白、心慌、恶心、呕吐、畏光等,可反复发作,经年不愈,痛止如常人。本病属中医学“头痛”范畴,又称“头风”“首风”“雷头风”。偏头痛的西医治疗采取急性期对症处理,间歇期预防性用药,多可迅速改善症状,但对于减少发病、缩短病程作用甚微,且不良反应、禁忌证较多。郑绍周教授从医50年,深悟医经鸿旨,勤于临证实践,辨治本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治病求本

《内经》将头痛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或寒邪外侵,或下虚上实,或胃肠失调,致使经气逆上,干于清道,不得运行,壅遏而作痛。多数医家认为该病病位在头,涉及肝、脾、肾等脏腑,风、火、痰、瘀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常为虚实夹杂。郑师认为偏头痛与一般头痛不同,疼痛较为剧烈、起病急骤、持续时间有限、可反复发作,符合“风邪”致病特点,亦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风者,百病之始也”,因其性开泄,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风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当散,内风当熄、当镇。因此根据偏头痛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风火”、“风痰”、“瘀血”及“肝阳上亢”等证型,本病虽本虚标实,但标实尤为突出,头部经络必有瘀滞,因此祛风通络为治疗本病首要治则,根据不同证型或散寒、或清火、或化痰、或平肝。

2辩证论治

2.1风寒侵袭头痛,或左或右,遇寒即发或加重,痛连项背,恶风畏寒,口不渴。反复发作,苔薄白,脉浮紧。治法以疏风散寒,通络止痛。方选自拟疏风止痛汤:荆芥、防风、川芎、葛根、羌活、白芷、细辛、藁本、全蝎、蔓荆子、山奈。

2.2风火上扰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溲赤,反复发作,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以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方选自拟疏风清热汤:荆芥、防风、羌活、藁本、蔓荆子、薄荷、苦丁茶、刘寄奴、野菊花、生栀子、秦皮、牡丹皮。

2.2寒犯厥阴头痛剧烈,呈掣痛,难以忍受,面色发青,恶心欲吐或呕吐痰涎,逢阴雨天气或冷风刺激多易发作,舌质淡黯、苔薄白,脉沉细弦。治当暖肝散寒,温中止痛,方选暖肝煎加减,党参、川芎、吴茱萸、半夏、当归、细辛、白芷、小茴香、生姜、大枣。

2.3风痰阻络头痛而重,如物裹首,时有目眩,胸脘痞闷,恶心,甚至呕吐痰涎,纳呆,苔白厚腻,脉滑或弦滑。治以化痰熄风,通络止痛。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泽泻、石菖蒲、天竺黄、川芎、僵蚕、全蝎、蔓荆子。

2.4瘀血阻窍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或有瘀斑,脉细或脉涩。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选自拟通络息痛汤加减:葛根、赤芍、川芎、水蛭、当归、川牛膝、羌活、独活、刘寄奴、忍冬藤、蜈蚣、全蝎,严重时可加麝香开窍。

2.5 肝阳上亢头痛常为一侧甚或两侧跳痛,痛胀且晕,常波及巅顶。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夜眠不宁,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有力。治以平肝潜阳,熄风止痛,方选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桑寄生、川牛膝、夜交藤、合欢花、僵蚕、川芎、珍珠粉、水牛角、冰片、硼砂。

3用药特点

3.1擅用虫类药虫类药具有“搜剔”之能,善解血脉痉挛而止痛,偏头痛之发作,必有经络不通,故对于久病屡发、痰瘀阻络病人,每加用全蝎、僵蚕、水蛭,痛剧者可加乌梢蛇或白花蛇,诸药合用,使得瘀祛络通,浊降阳升,气血调畅,痛止病愈。

3.2擅用补肾药《素问·五脏生成》云:“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随着年岁增长,肾气渐衰,脑髓渐空,或久病伤肾,肾亏脑失所养,发为头痛。老年患者及年轻人头痛不剧、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脉弦细弱者,应注重益气补肾,以长期巩固药效、防治再发。可适当加用沙苑子、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等扶正固本。

3.3擅用安神药头痛每多伴有失眠、焦虑、坐卧不安,或与头痛形成恶性循环,故临证多加用合欢皮、夜交藤、煅龙牡、酸枣仁、珍珠粉等。

此外临床中患者病证往往复杂多变,应灵活取用,不宜拘泥;头痛剧烈难忍且顽固者可酌情加黄药子1g,具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黄药子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黄独乙素”对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均有明显抑制效果[2]。但需严格控制药量,以防中毒[3]。

4典型病例

刘某某,女,35岁,中学教师,于2013-05-23初诊。主诉头痛间断发作5 a余,加重2个月。常因劳累、紧张、失眠、月经期而诱发。近2个月头痛发作较前频繁,达10余次。头痛多发于左侧头部,连及眉迹,偶有右侧头痛,呈局部跳痛,剧烈难忍,甚则以拳击头,并伴畏光畏声,恶心欲吐。服用麦角胺、去痛片等可暂缓。刻下症:神疲、烦躁、颈项板滞,纳可,眠差,大便干,小便正常。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发现,血压130/78mmHg。院外查头颅CT平扫、脑电图均无异常。舌质暗,苔腻略黄,脉弦。证属风痰阻络兼有瘀血。治拟化痰熄风,通络止痛。

处方:半夏10 g,白术30 g,天麻12 g,茯苓20 g,胆南星12 g,九节菖蒲15 g,僵蚕15 g,川芎20 g,水蛭10 g,葛根30 g,赤芍25 g,地龙15 g,刘寄奴25 g忍冬藤25 g黄药子1 g。3付水煎服,1付/d。

二诊患者诉:头痛较前明显减轻,颈项板滞较前减轻。仍有左侧跳痛,大便偏干,血压130/80 mmHg,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数,再拟上方去黄药子,加决明子30 g。

三诊:2周来头痛发作一次,痛势轻微,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停服麦角胺、去痛片。后按原方加减,继续治疗半年余,头痛无剧烈发作,紧在情绪紧张时有轻微头胀头痛,休息后缓解。

偏头痛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复发率不容小觑,郑绍周教授应用传统中医疗法,寻找致病诱因,辨明脏腑盛衰和气血阴阳之所偏,分型辩证施治,疗效满意。在治疗过程中,郑师尤其注意患者的饮食起居和情志状况,告诫患者饮食要节制,劳逸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之信心。

5参考文献

[1] 王培霞.尼莫地平片联合养血清脑丸治疗偏头痛9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6):99-100.

[2] 谭兴起, 阮金兰, 陈海升,等.黄药子抗炎活性成分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 6(24): 677-679.

[3] 赵惠莎.黄药子的药理及毒副作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03):178-179.

(收稿2014-04-10)

猜你喜欢
偏头痛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偏头痛的研究现状
浅析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夹虎口治偏头痛”有用吗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临床疗效观察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偏头痛吃紫菜干
“解救”妇女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