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系统综合症及其防治

2015-01-23 10:19李龙国伍建青李国安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综合症猪只胸膜

李龙国 伍建青 李国安

(湖南省新宁县畜牧水产局422700)

猪呼吸系统综合症及其防治

李龙国 伍建青 李国安

(湖南省新宁县畜牧水产局422700)

猪呼吸系统综合症是由多因素多病原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其病因复杂,引起的症状多种多样,造成的危害也因不同的猪场差别很大。对于本病理现象的防治,任何单一的防治方法都很难奏效,作者提出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传统方针,从搞好饲养管理,强化免疫措施,加强疫病监督,筛选敏感药物,合理组方用药上着手,采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与消除病因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猪;呼吸系统;综合症;防治

猪呼吸系统综合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它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通常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环境及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并且大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所致,因此称其为猪呼吸系统综合症。

1 发病特点

猪只不分年龄及品种均可感染,但以5~20周龄的保育猪的育成猪多发(特别是18~20周龄墙),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因不同的猪场差别很大。此病理现象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猪场,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很难清除,它除了造成直接死亡外,还明显降低饲料报酬和生长速度,延长出栏时间,并长期携带多种相关病原体。

2 病原分析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将引起猪呼吸系统综合症的病原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病原,包括猪肺炎支原体、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等;另一类是继发病原,包括猪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附红细胞体、猪弓形体等。一般认为肺炎支原体是猪呼吸系统综合症的启动病原和导火索,因为它的存在使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干扰肺脏局部免疫应答,从而促进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和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感染,同时肺炎支原体可破坏呼吸道局部清除病原体的功能,加重细菌性病原体的继发感染。

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和猪圆环病毒Ⅱ型以及猪流感病毒的感染对宿主吞噬细胞具有很大杀伤力,从而导致猪群免疫力与抗病力急剧下降,使得细菌性病原体得以在猪只体内迅速增殖,因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和猪圆环病毒Ⅱ型的参与,使猪的呼吸道疾病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防治,猪只也常因此发生败血性休克而快速死亡。患病后存活下来的猪因为换气功能不佳而使各脏器功能受到影响,降低饲料转化率,并不断向外排出病原体感染其他猪只。猪舍内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保温不足、气候突变、长途运输或转群合群等应激因素都可降低猪体抵抗力,从而直接引起或加重呼吸道感染综合症的发生与危害。

3 临床表现

本病理现象的临床表现常因不同的猪场、猪群或患猪个体和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而有明显差异。一般表现为精神沉郁、嗜睡,体温升高到40~42℃之间;耳尖出现青紫色并不断向基部蔓延,鼻端、四肢下端、胸腹及臀部皮肤青紫或紫红色,严重时局部皮肤发生干性坏死;呼吸次数增加,呈腹式呼吸,咳嗽;鼻腔流浆液性至脓性粘液;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欲正常或增加;粪便干燥呈球形,有的覆有粘液。

特征性的症状常与最先侵入、毒力最强、危害最重的病原有关:临床经过快,严重的呼吸困难,从口鼻排出血性泡沫常提示有胸膜肺炎放线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感染;发病非常急,传播迅速,极度衰弱,发病率达100%,但死亡率很低,提示有猪流感;全身症状重剧,有神经症状如震颤、运动失调或抽搐可能与伪狂犬、猪瘟有关;皮肤发红或苍白、黄染则可能分别与弓形虫、附红细胞体感染有关。

4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多集中在胸腔里,常可见到胸腔和心包积液,从白色到粉红色,有些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漂浮其中;肺轻则充血潮红、水肿、间质增宽,重则出血坏死、萎缩、实变;慢性或病程稍长的病例,肺胸膜、肋胸膜或膈胸膜纤维素性渗出,甚至相互粘连不易剥离;肺门淋巴结水肿或出血肿大;气管里多有泡沫。

5 防治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科学配制饲料,保证能满足猪只生产发育的各种营养需要,特别要杜绝用霉变饲料喂猪;二是加强环境卫生控制,主要是保持猪舍干燥和温度适宜,保持空气清新,搞好栏舍和用具的清洗消毒,注意饲养密度,加强对饲养人员和运输工具的防疫管理;三是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四是及时驱蚊灭鼠杀虫;五是避免或尽量减少应激刺激。总之,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第一要诀。

5.2 制订科学的免疫制度

实行免疫接种是控制和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大多数的呼吸道疾病已有疫(菌)苗供应,且经临床证明效果确切。但各猪场必须根据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不可滥用疫苗,特别是对一些活疫苗的使用要慎重。以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为例:一般认为明智地使用弱毒疫苗对预防和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是有价值的,但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疫苗病毒能持续存在数周和数月;疫苗病毒能从免疫猪传播给非免疫猪,并出现由疫苗病毒诱导的繁殖障碍;疫苗病毒能突破胎盘屏障引起先天性感染;疫苗病毒能持续存在于公猪并通过精液传播;疫苗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形成慢,有时不能产生抗体。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还有一个重要的免疫学特征--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抗体,可诱使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病毒繁殖加快,可高达10~100倍。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免疫产生的抗体不仅不能提供保护作用,反而有助于病毒的复制。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对那些还没有得到正确诊断的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阴性猪群、妊娠母猪和育龄公猪不使用弱毒苗。伪狂犬等疫苗的使用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5.3 强化疫病监督机制

对规模猪场全面实行抗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订免疫程序和用药计划是控制疫病流行的关键措施,同时要加强调购仔(种)猪前的产地检疫,引种来的种猪和购入仔猪一定要经过30d以上的隔离观察,确定健康后才能并栏饲养。

5.4 药物预防

对于受威胁的猪群,采用适当的药物预防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由于本病理现象大多因混合感染所致,所以一般采取联合用药。常用的药物有:泰妙菌素或泰乐菌素、金霉素或强力霉素、阿莫西林联合应用,林可霉素、壮观霉素联合应用等,一个疗程7~10d。

5.5 治疗用药

能用于本病理变化治疗的药物有很多种,临床实践中要根据不同情况筛选使用。抗菌药可选头孢类、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对皮肤发红高热稽留的可选磺胺六甲等,对皮肤苍白黄染的可选长效土霉素等。高热病例可用柴胡、氨基比林等退热,体质好但症状严重的病例可慎用地塞米松、扑尔敏等抗炎抗过敏药物。清热解毒类的中草药对防治该病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各地可视来源情况选用。

猜你喜欢
综合症猪只胸膜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梦游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