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理县肉牛养殖与疫病防控实用技术

2015-01-23 10:19吴长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云甸镇畜牧兽医站615108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兽医站凉山州母牛

吴长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云甸镇畜牧兽医站615108)

陈宏(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普隆乡畜牧兽医站615141)

邬远发(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黎溪片区畜牧兽医站615141)

浅谈会理县肉牛养殖与疫病防控实用技术

吴长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云甸镇畜牧兽医站615108)

陈宏(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普隆乡畜牧兽医站615141)

邬远发(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黎溪片区畜牧兽医站615141)

针对会理县“肉牛扩群”工程提出的科学养殖与防控疫病的要求,结合会理县云甸镇等重点乡镇、数十户肉牛养殖户成功经验,收集、整理并总结相关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措施。

肉牛;杂交改良;饲养管理;疫病;综合防控;会理县

遵照四川省 《2014年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实施方案》具体要求,会理县积极响应,肉牛扩群政策在会理县各乡镇广泛宣传、大力实施。结合会理县云甸镇等重点乡镇、数十户肉牛养殖户成功经验收集、整理并总结,针对会理县“肉牛扩群”工程提出几点科学养殖与防控疫病的实用经验技术及建议,以资业内参考,帮助养殖户增收。

1 杂交改良技术

按规定,会理县当前政策所指的肉牛是“本地黄牛”及其它黄牛品种,不包括水牛和奶牛。会理县历史饲养的本地黄牛相对来讲生长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快速育肥、出栏的需求。因此,必须利用优势品种黄牛(公牛)与本地黄牛(母牛)杂交,杂交改良后的一代、二代杂交牛,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可取得更好经济效益。经实践验证,最适合会理地区养殖的优势品种当属“西门塔尔牛”,为“乳肉兼用”的大型肉牛品种,产肉性能堪比专用肉牛,杂交一代生产性能可提高30%以上。养殖户每10头以上本地黄母牛引进1头纯种“西门塔尔种公牛”,杂交优势明显,增收效益可观。要注意的是:引种要从正规渠道、经畜牧部门审批、严格检疫检验、具备合法手续,才能最大化保护自己。配种技术要点:(1)适配母牛选择。鉴于本地黄牛个体较小,配育“西门塔尔牛”胎儿发育较快、较大,极易造成难产,因此,适配母牛宜选择已生产2窝以上的本地经产母牛,以降低难产风险。(2)适时配种。视诊母牛出现兴奋、躁动、食欲减少、不停哞叫、举尾、塌腰,以及爬跨其它牛、闻其它牛阴部(尾部)并接受其它牛爬跨、排尿淋漓不尽、外阴部有分泌物流出且外阴部松弛、潮红、肿胀、充血、触摸敏感等,即可及时开展配种工作。(3)配种原则。于母牛发情后12~18h内是最佳配种时间,通常早上发现发情则下午配,晚上发情则第二天一早配,最好配2~3次,可提高受胎率,同时要对年老和年轻的母牛区别对待,原则上是“老配早,小配晚”。

2 肉牛饲养管理与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2.1 把好引种应激

经调研发现,凡对外引进的新品种肉牛皆对当地环境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刚引进的种公牛或牛犊、架子牛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不振等;受到生人、机动车辆、其它动物惊吓,以及气候突变等,会产生即时性腹泻(拉稀),表现为肛周、尾部粘附着粪便,饮食欲及生长发育皆受到影响。解决办法:对新引进的牛专舍隔离饲养,及时挑选出异常个体进行治疗,优势治疗组方推荐“抗病毒+抗菌+X”,普隆乡农户以“黄芪多糖注射液(抗病毒)+头孢噻呋钠粉剂(抗菌)”混合颈部肌肉注射,同时另侧颈部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一般注射1~2剂,即可取到很好的疗效;针对即时性腹泻,可以用“红糖、食醋、蒜泥、木炭粉(或锅底灰)”适量加温热水,混合后一次性灌服,效果颇佳。

2.2 坚持引种隔离饲养防范制度

新引进牛要专舍隔离饲养、观察20~30d以上,确定健康、安全后再与本场牛并群,之前宜做好必要的免疫注射(口蹄疫)和消毒防范措施。

2.3 抓好肉牛养殖环境综合整治

长期保持牛舍清洁、干燥、空气清新、安静无噪音污染等,草料、水食供给要均匀,热天保证饮水充足,可最大化减少应激性病变。

2.4 肉牛日常饲管诀窍

落实专人饲养管理,长期与每头牛建立亲和关系,每天给牛梳理被毛、驱赶蚊蝇、清洗皮肤等,可改造牛群的性情,使之温顺,便于以后开展免疫接种、灌服药剂等管理,在此精心管理下的牛群应激性、发病率明显降低。

2.5 肉牛育肥妙招

育肥肉牛,特别是瘦牛育肥,采用“驱虫+整合肠胃功能”效果明显,推荐方剂为:“建曲+蜂蜜适量”,用量视牛个体大小灵活应用,每天喂1剂,连喂3~5剂,之后再选用广谱抗寄生虫药“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拌料口服,按药物标签说明,足量应用,喂1~2剂,之后正常饲养,牛的消化吸收能力及增重效果明显提高,要注意先“健胃”后“驱虫”,可以避免驱虫药对牛胃肠道的损伤。

3 几点建议

(1)散养户可对外引进种公牛来解决杂交改良问题,但针对50头以上的规模化牛场则应考虑采用“黄牛人工授精技术”,通过畜牧部门从正规渠道采购优选品种肉牛的“冻精”,以“液氮罐”贮存运输至本场,由专业人员实施“人工授精”,可大大节约引种成本、种畜饲管成本、降低外来疫病风险等,同时有利于开展同期发情、同期配育的饲养管理,养殖效益得以大幅提升。

(2)肉牛是反刍动物,粗纤维饲料使用的比重较高,必须综合开发利用农副产品,特别是农作物秸秆等,还要根据本场饲养规模,种植相应面积的“牧草”,牧草优选“皇竹草、黑麦草、苜蓿”,以解决饲草来源。应配套建设草料贮存室1间,将作物秸秆、牧草等按计划青贮或干贮,以备越冬之需,避免枯草季节饲草料短缺,引起肉牛掉膘。

(3)肉牛养殖用药要谨慎,尽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抗菌素,特别是要禁止将“阿莫西林、土霉素、四环素、磺胺类”等抗菌素用于口服,会杀灭牛肠道中帮助消化分解的纤毛虫,由此引起消化机能紊乱,产生更严重的杂症,必需使用抗菌素时,要按照“可肌注,不可口服”的原则。牛病多以胃肠道损伤为多见,因此,口服毒副作用较小的“中草药”散剂有一定优势,比如“建曲、牛羊专用健胃散、槟榔枳实散、山楂健胃散”等较常用,可常备待用,夏季发生“中暑、肚胀、瘤胃积食”等杂症,以“荆防败毒散”加上述任何一种“消食健胃散”开水冲泡待温热后灌服,即可发挥很好的疗效。

(4)“适度规模”或“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均需要配套建设牛舍面积3倍大小的运动场,确保肉牛每天有充足的光照及运动(不低于2~4h),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肉牛的生长、繁殖、抗病等几方面极为有利。

(5)建议农村适度规模散养户对同一批次的肉牛养到一定时间要适时出售,结合本场实际,实行“全进全出”制,可以最大化减少疫病风险,保障自身利益。

吴长华(1969.3-),男,四川省会理县人,大专,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检测与防控等。

猜你喜欢
兽医站凉山州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浅谈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
乡镇兽医站防疫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凉山州果叶兼用桑间套作马铃薯技术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