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霍乱的诊断与防治

2015-01-23 14:24李大坚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氏杆菌病鸡关节炎

李大坚

(广西容县灵山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37504)

禽霍乱的诊断与防治

李大坚

(广西容县灵山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37504)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类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病例表现突然发病死亡,高热下痢,呼吸困难。慢性病例特征为鸡冠、肉髯水肿,关节炎,死亡率较低,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本文简述禽霍乱诊断和防治。

禽霍乱;诊断;防治

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等禽类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病例表现突然发病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慢性病例特征为鸡冠、肉髯水肿,关节炎,死亡率较低。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1 病原

禽霍乱的病原体是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能运动,不形成芽孢的球杆菌或短杆状菌,两端钝圆。组织或血液涂片瑞氏染色,菌体呈两极着色。本菌的抵抗力不强,普通消毒药常用浓度对本菌都有良好的消毒力:3%石炭酸、1%漂白粉、5%石灰乳、0.2%过氧乙酸1min即可将其杀死。日光对本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阳光直射很快可将本菌杀死。

2 流行病学

各种家禽和野禽均易感,如鸡、鸭最易感,雏鸡有一定的免疫力,成年产蛋鸡最易发生。病禽和带菌禽是本病的传染源。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饲料、饮水、场地、用具,各种动物、人和机械,某些昆虫、寄生虫等都可以是本病的传播媒介。感染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等。本菌是条件性致病菌,禽舍卫生不好、潮湿拥挤、气候突变、营养不良等均可诱发本病流行。本病四季均可发生,春秋气候多变季节多发。

3 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2~9d。按病程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1)最急性型:常于流行初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突然发现死亡。

(2)急性型:最为常见,病鸡体温升高达 43~44℃ (正常体温 40~42℃),精神不振,不食,口渴,羽毛松乱,缩头闭眼,离群呆立,冠、髯青紫,口、鼻流出泡沫状粘液,呼吸困难,常见腹泻,排出污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甚至混有血液的腥臭稀粪。最终衰竭死亡,病程仅1~3d[1]。

(3)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或由急性病例转来。病鸡逐渐消瘦,精神萎顿,贫血。冠,肉髯苍白,水肿变硬。关节炎常局限于脚或翼关节和腱鞘处,关节肿大,跛行。

病鸭除有上述一般症状外,常常摇头企图排出积在喉头的粘液,称为“摇头瘟”。病鸭剧烈腹泻,排出绿色、白色或混有血液的粪便,雏鸭可有关节炎表现。病鸭常常在1~3d死亡。

鹅发生本病时,症状与鸭相似,雏鹅以急性经过为精神萎顿,食欲废绝,拉稀,喉头有粘稠的分泌物,眼结膜有出血斑点,病程1~2d。

4 剖检

(1)最急性型死亡的病鸡无明显变化,有时只能看见心外膜有少许出血点。急性病例病变较为特征,病鸡的腹膜、皮下组织及腹部脂肪常见小点出血。心包变厚,心包内积有多量不透明淡黄色液体,有的含纤维素絮状液体,心外膜、心冠脂肪出血尤为明显。肺有充血或出血点。肝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肝稍肿,质变脆,呈棕色或黄棕色。肝表面散布有许多灰白色、针头大的坏死点。肠道尤其是十二指肠呈卡他性和出血性肠炎,肠内容物含有血液。

(2)慢性型特征是局限感染。当呼吸道症状为主时,见到鼻腔和气管内有多量粘性分泌物。局限于关节炎和腱鞘炎的病例,主要见关节肿大变形,有炎性渗出物和干酪样坏死。公鸡的肉髯肿大,内有干酪样的渗出物,母鸡的卵巢出血,破裂,卵黄性腹膜炎 [2]。

鸭、鹅的病理变化与鸡基本相似,心包膜、心冠脂肪有出血斑。肝略肿大,表现有针尖状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点。出现多发性关节炎,主要可见关节面粗糙,附着黄色的干酪样物质或红色的肉芽组织。关节囊增厚,内含有红色浆液或灰黄色、混浊的粘稠液体。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和局部坏死。

5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和剖检变化,结合治疗结果,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无菌手术采取肝、脾及心血,涂片镜检,并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试验。本病与鸡新城疫、鸭瘟有相似之处,应注意区别。新城疫病程长,有神经症状,肌胃与腺胃交界处有明显的出血,腺胃乳头出血等,抗生素治疗无效。鸭瘟头颈肿大流泪,头部皮下胶样浸润,口、咽、食管、泄殖腔有黄色假膜,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

6 防治

6.1 药物治疗

磺胺类药物、庆大霉素、喹乙醇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发生本病的病禽食欲减退,多采用大群饮水给药。

中药可采用茵陈、半枝莲、大青叶各100g,白花蛇舌草200g,藿香、当归、车前子、赤芍、甘草各50g,生地150g,水煎取汁,为100羽鸡只3d量,分3~6次饮服,病重不食可灌服少量药汁,适用于治疗急性禽霍乱[3]。

病禽隔离,死禽深埋处理,禽场、用具等彻底消毒。

6.2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减少应激发生,坚持自繁自养,外地购入禽只需隔离观察后无异常方可混群。流行地区可考虑使用弱毒疫苗或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禽场不混养家禽,如鹅对禽霍乱有一定的抵抗力,感染了也不显露症状,但会不断地排毒,如果与鸡、鸭混养,可能会引起鸡、鸭发病。

[1]邓同炜,王宝英.禽病防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7-79.

[2]杨山,李辉.现代养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543-545.

[3]甘孟候.禽病诊断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43-149.

猜你喜欢
氏杆菌病鸡关节炎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探析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