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5-01-24 01:28王均辉福建省畜牧总站福建福州350003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初乳肉牛福建省

王均辉(福建省畜牧总站,福建福州350003)

专 论

福建省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考

王均辉
(福建省畜牧总站,福建福州350003)

本文简述了近年来福建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发展肉牛产业的建议及对策,以期推动福建省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肉牛产业;发展;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结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牛羊肉的需求快速增加,这也促进了我国肉牛产业的迅猛发展。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沿海地区,山地较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对于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顺应了国家鼓励发展草食动物养殖的政策。

1 肉牛发展概况

1.1肉牛存栏

福建有着悠久的养牛历史,闽南牛为主要地方黄牛品种,分布在福建省东南沿海平原和闽西丘陵山区。但长期以来,养殖主要以役用为主,肉牛主要是淘汰牛。据统计局数据,2013年福建省肉牛存栏32.32万头,役用牛存栏31.56万头,2013年出栏25.6万头,存栏中主要是闽南牛。肉牛主要养殖在福州、泉州、漳州、龙岩和三明等地区,相比之下,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肉牛存栏量大幅度下降,基础母牛减少更快,肉牛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2饲养方式

福建省肉牛养殖仍然以分散饲养和集中育肥为主,50头以上规模的肉牛养殖企业占比较小,散养户占绝大多数。山区散养户主要充分利用草山草坡丰富资源,大多采用放牧加补饲方式,少数规模养殖场采用架子牛集中育肥饲养。规模化养殖模式主要是“公司+农户”和“公司+育肥场/基地+农户”。农户以养母牛繁殖生产犊牛为主,育肥场主要收购犊牛和育成牛、架子牛进行集中催肥[1]。肉牛养殖及加工企业可以和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并给农户提供肉牛养殖技术指导和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服务,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盈利的双赢模式。

1.3产业现状

目前,福建肉牛产业处于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品种和商品肉牛生产状况,以充分利用引进肉牛品种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提高本地黄牛生长速度,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2013年牛肉产量为2.64万t。福建省牛肉产量较低,优质高档牛肉产量更低,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致使需要大量从外省或国外调入。近年来,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国家政策引导和牛肉价格上涨,肉牛养殖正在缓慢恢复,养殖户数量有所增加,肉牛规模养殖企业加速发展,养殖效益也在稳步提高,带动了肉牛产业快速健康增长。

2 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福建省肉牛存栏量下滑,牛肉供不应求,肉牛产业发展总体呈短缺状态,肉牛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2.1肉牛良种覆盖率不高,基础母牛饲养数量减少

福建省肉牛缺乏良种支撑,主要饲养是闽南黄牛,其体型小,生长速度慢,屠宰率低。全省肉牛良种覆盖率为35%左右,与产业发展的良种要求差距很大,加之肉牛生产在福建尚处于弱势产业,政府扶持政策和补贴政策相比生猪和家禽产业力度较小,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肉牛生产中,受比较效益影响和“杀青弑母”现象的困扰[2],全省肉牛基础母牛存栏量明显下滑,并已经影响肉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2养殖技术水平不高,整体规模小效益低

福建省肉牛产业起点低,产业结构调整晚,养殖户养殖基础设施简陋,养殖技术水平不高。除少部分肉牛规模化养殖企业采用比较科学的养殖方式,使良种良法配套外,大多数散养户仍延续传统粗放饲养方式,有啥喂啥或者放牧,很少用精饲料进行补饲催肥,对肉牛的生理特点缺乏了解,饲养周期长,产出率低,不利于发挥优良品种的生产性能。规模化是现代畜牧发展的趋势,但规模化养殖投入成本高,资金周转量和市场风险较大,直接限制了规模化生产的迅速发展[3]。福建省肉牛养殖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养殖效益较低。

2.3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缺乏政策引导

肉牛产业是新兴畜牧产业,养殖投资成本大,周期长,福建省肉牛养殖属于弱势产业,养殖量小,国家良种补贴扶持政策没有覆盖,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大。近年,福建省在设施畜牧业和特色畜禽产业发展项目中对肉牛产业发展给予部分支持,产业支持力度不如生猪或者家禽产业。因此,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等扶持,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3 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

针对福建省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特点,及时抓住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畜牧业的现代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应进一步加快发展肉牛产业。

3.1建立并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

在闽南黄牛主产区建立保种场和扩繁场,引进国内外优良肉牛品种,如秦川牛、安格斯牛等,建立扩繁场,建立健全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加大对闽南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综合技术研究,积极利用《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促进闽南黄牛保护和选育,做到以保为主,保育结合,以育促保。在保持种质资源特性的情况下,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或者实施有计划的良种杂交,推进品种改良,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和品质,把潜在的商业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3.2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肉牛业的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不断增加对肉牛养殖业的资金、物质和技术投入[4]。政府要积极争取国家肉牛补贴政策支持和省级财政资金,并制定有力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出台保护基础母牛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提高饲养设施水平和管理水平,逐步向现代化转变,引导养殖企业走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道路,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当地肉牛养殖及加工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3.3提升饲养管理水平,促进养殖方式转变

肉牛养殖是一项综合技术工程,包括草料加工生产、日粮配制、饲养管理、扩群繁育等技术的配套实施,是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5]。因此,要加大对肉牛养殖的各个环节技术培训,推广肉牛生产标准化技术的应用,加强技术支撑单位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不断提升肉牛养殖的科技水平,充分发挥综合效益。目前,福建省肉牛养殖仍是散养户为主,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规模肉牛场、养殖小区等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肉牛生产模式,充分利用草山草坡饲草资源,推广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技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肉牛养殖抗风险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3.4加大龙头企业培植,促进产业化发展

龙头企业在肉牛产业化经营中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系列服务、联络农户的功能[6]。要积极培育发展有实力、有基础、有市场开拓能力的肉牛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以特色开拓市场,以优质占领市场。以龙头企业为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从肉牛品种、养殖、屠宰到加工销售,形成一体化,加快肉牛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和产品优质化,推进肉牛产业向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肉牛生产效益,带动肉牛产业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昝林森,辛亚平,王洪宝,等.陕西肉牛产业发展与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牛业科学,2013,39(5):1-3.

[2] 昝林森,辛亚平,陈宏,等.陕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牛业科学,2011,37(5):1-3.

[3] 赵万余.固原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4,35(12):85-87.

[4] 昝林森,赵春平,刘扬,等.中国肉牛产业现状、热点透析与发加热消毒时会凝固,因此限制了初乳的利用。初乳只能饲喂小牛。初乳当然可食用,可适当在其中加些水,然后经隔水蒸煮式消毒后就可食用,当然加热后的初乳会变为固体。现在有些企业也在对初乳进行深加工,做成一些保健品销售,这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对初乳营养价值的“放大”,即过度宣传和夸大初乳的营养价值,有些消费者可能就会产生一些误区,实际上初乳就是一种食品,不能当成药品,不能神化。从初乳的营养成分可知,初乳中含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偏高,营养不平衡,不适合消化、代谢等能力发育尚不健全的婴幼儿使用,前一时期曾出现的婴儿初乳奶粉问题就是一很好的例子。希望消费者能客观理性地看待初乳的质量。

[5] 包淋斌.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西饲料,2014,(5):34-37.

[6] 辛亚平,昝林森,陈纯地.陕西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畜牧兽医杂志,2011,30(6):53-58.

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Beef Cattle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WANG Jun-hui
(1.The Animal Husbandry Station in Fujian Province,Fuzhou,Fujian350003)

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beef cattle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over recent years,as well as it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eef cattle industry.In details,it propose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beef cattle industr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which woul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beef cattle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beef cattle industry;development;suggestion

S823

A

1001-9111(2015)

科技转化

2015-03-11 修改日期:2015-04-1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C127);陕西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11K01-0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2B07)。

王均辉(1980-),男,陕西扶风人,畜牧师,硕士,从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畜牧技术推广工作。E-mail:ffwjh80@163.com.

猜你喜欢
初乳肉牛福建省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