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师魂 锤炼技能

2015-01-26 15:17韦力吴鸿丽
广西教育·D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南宁市比赛学校

韦力+吴鸿丽

在南宁市仙葫学校的舞台上,新学年新生交接仪式正在举行。“今天我把300多个一年级小朋友和350多个七年级大朋友交给你们,希望你们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激励他们成长,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仙葫人!拜托了!”韦武平校长神情庄重,向手捧鲜花的12位班主任深深鞠躬。浓浓的关爱,郑重的嘱托,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一个特别的仪式,也是一种难忘的纪念,此情此景,年年上演,年年感动。

2010年秋季学期,南宁市仙葫学校落成并开始招生。该校立足本校实际,把“责任教育”确立为特色办学主题,并致力于建设一支“爱生爱教、善研善导”的优质教师队伍,引领教师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校的品位提升负责,让“爱与责任”浸润师生心田。

夯实基础充盈底蕴

“未来的日子,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风雨弥漫,我们相信,你们一定会毅然前行……”南宁市仙葫学校的校园里,传来整齐而富有感情的诗朗诵。循声望去,只见一群教师正在进行集体朗诵练习。

“像这样的朗诵练习,我们会经常开展!”该校普通话省级测试员、荣获广西小学语文教师朗诵比赛特等奖的教师周伟告诉记者,“学校每学期都会定期进行朗诵练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朗读基本功。”此外,该校还经常举办写字比赛,钢笔字比赛、毛笔字比赛、粉笔字比赛样样不少。在学校第一届粉笔字比赛中,蒋瑜、李家润、胡少珍老师工整规范的书写让许多老师深受触动,随后,该校一周一篇钢笔字、一版粉笔字渐成常规活动。每到星期五下午放学,教师办公室前一块块书法展示小黑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老师和学生们“品头论足”,激发了教师们“拼字”的劲头。

南宁市仙葫学校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时常邀请特级教师、教授、教研员等深入课堂进行指导点拨。南宁市教科所副所长展秀婷给该校教师作《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苏志贤、邝国宁、邓立东、庞荣飞等特级教师作为学校专家顾问组成员,多次到该校指导教学;该校还与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等名校结成共建友好单位,经常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广西教育学院教授陈向阳作为该校第一个市级B类课题《“责任教育”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研究》的指导专家,多次到该校和课题组成员一起研讨,引导课题组成员提炼核心价值和特色内涵,理清逻辑框架,设计实施策略,构建学校理念体系和发展思路,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提升教师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南宁市仙葫学校注重以书香文化充盈教师的底蕴。该校为每一位教职工都购买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第56号教师的奇迹》《如何做高效能教师》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等各类书籍,通过引导教师自主学习、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良好习惯,促使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该校许多老师善于读书,不仅在重点地方画上记号,还进行旁批、眉批,留下思考的痕迹。苏秀蓉老师在书的扉页背面写道:“教育的智慧是什么呢?他应该是从先哲那里传递过来,就像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与接力……愿我们都能读完这本书,让经典引领我们成长!”在该校,与书为友的教师越来越多:图书馆、办公室,都能看到老师读书的身影;教师读过的书角和扉页上,寥寥数语落笔芬芳;Q群微信,读书体会获点赞最多……

如今的南宁市仙葫学校,教师基本功扎实,专业底蕴深厚,教师在讲台上显露出“三气”:富有底气、展现才气、散发灵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该校教师良好形象的写照。

爱与责任树立师魂

“孜孜不倦育人,矢志不渝教书!我愿穷尽一生的努力,告诉我教过的每一个孩子,什么是责任和爱!”这,就是南宁市优秀班主任获得者——李茹芳老师的教育格言。李茹芳老师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她担任初二年级的班主任,并教两个班的英语,兼初二年级组长,工作量大、责任重。她总是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每天早来晚走,在学校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在南宁市仙葫学校,有一大批像李茹芳一样的老师,他们对事业执着追求,对学生细致关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敬。为了铸造高尚的师德,该校积极深化“责任教育”师德建设内涵,通过发挥典型和榜样的作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德主旋律。

该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全国著名模范教师霍懋征的先进事迹,学习她“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蒋瑜老师在学习体会中写道:“也许我不能成为第二个霍老师,不能如太阳般把光辉撒满每一个角落,但我依然可以做一棵大树,为孩子们带来一片绿荫。”该校还邀请自治区优秀班主任、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的黄娅娟老师到校作《教育,与爱同行》主题报告。黄娅娟老师用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画面向该校教师讲述“爱他,就要告诉他”“赞美,让爱传递”等教育故事,引发了全体教师的共鸣。张艺楠老师深有体会地说:“当我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和孩子们在办公室敞开心扉促膝谈心的时候,当我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祝福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的时候,我和许多老师一样,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这是教师特有的快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我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用爱写好‘师德。”

在南宁市仙葫学校,最激动人心的是一年一度的“感动仙葫·十大责任教职工”评选活动。该活动由“全员参与→分级推荐→先进事迹宣传→公开投票评选→学校隆重表彰”几个环节组成。2013年1月18日,第一届“感动仙葫·十大责任教职工”评选活动拉开帷幕。候选人的感人事迹由学校党支部书记吴鸿丽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娓娓道来。全体教师静心聆听着每一位候选人的感人故事。这些候选人在学校“责任教育”的建设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用自己踏实的行动,诠释着对学校、国家、社会的责任;他们用自己平凡的故事,解读着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弹奏出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的和美乐章……现场教师都被这些平凡的故事感动着,心灵受到了震撼。

活动后,该校将获奖教师的感人事迹制作成大型展板,陈列于学校大门两旁。连续两届获得这一殊荣的谢在华老师感慨地说:“我一走出校门,好多家长都认出了我,这使我时刻提醒自己,今后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人做事!”——榜样示范的作用,就这样产生了强大的正能量,使高尚的师德得以弘扬和传承。

教学科研锤炼技能

“我们的学生怎么了?”在一次学校的业务学习会上,韦武平校长展示了几幅他“偷拍”到的照片:一些学生心不在焉,望向窗外;一些学生伏于课桌,昏昏欲睡;一些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些画面,直击在座教师的内心,会场鸦雀无声,人人陷入反思。

这样的全校性业务学习活动,该校会定期举行。每期活动都会确立一个主题,然后以学科组为单位展开探讨。主持人提出问题后,每个学科组都会得到一张画着一个桨形图案的白纸,在组长的带领下,在白纸上填写本组教师的所思所想。在分享交流环节,全场气氛踊跃,人人争着发言,教研氛围十分浓厚。

针对学校青年教师较多的情况,该校制定了师徒结对“青蓝工程”计划,把“引进、培养、调整、优化”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构建“教研训一体化”校本培养模式,力争在三年时间内,使有能力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该校的张艺楠老师,大学刚毕业就带着憧憬来到南宁市仙葫学校。她与吴鸿丽书记结成师徒对子,得到了吴书记的悉心指导。2012年3月,她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教学比赛。为了做好“备战”,她与吴书记放弃休息时间,下午放学后一起研课磨课。她们推翻一个又一个方案,试教一次又一次,等到试教满意之时,常常已是华灯高照了。功夫不负苦心人,张艺楠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一课在后来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南宁市青秀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这次比赛使她树立了信心,随后她又陆续参加了南宁市、自治区的比赛,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在她已经成为青秀区最有发展潜力的小学语文教师之一。

南宁市仙葫学校每年都开展本校“仙葫杯”课堂教学竞赛,让青年教师在比赛中获得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方面的系统训练,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尤其是在备赛过程中,该校充分发挥学科组的团队优势,在理论研究、教材分析、学情调研、评课与反思等方面展开小组研训。虽然有时只是一个人参赛,但整个学科组都参与,教研氛围十分浓厚,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该校小数组的老师们说:“在这些教研活动中,我们付出的是汗水,感受到的是团队的力量,收获到的更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快乐!”

如今,该校一支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队伍已经成长起来,许多年轻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梁伟坚老师荣获第21届广西中小学美术优秀课现场执教比赛一等奖;周伟、余鳍老师荣获广西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竞赛一等奖;卢丽宇老师荣获广西音乐教师素养比赛一等奖……学校近年来共获得课堂教学竞赛自治区级一二等奖10人次,市级一二等奖11人次,城区级奖励26人次。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正推动该校朝着既定的办学目标大步迈进。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南宁市比赛学校
Sam’s Family
关 公
选美比赛
比赛
学校推介
最疯狂的比赛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
创新南宁市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