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艺术之花

2015-01-26 15:18陈蓉吕红梅
广西教育·D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间班级艺术

陈蓉+吕红梅

2014年5月27—29日,北流市北流镇陵城小学(以下简称陵城小学)举办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印度舞、花鼓戏、模特秀、情景剧……各式各样的节目展现了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想象力。据悉,自2009年设立校园文化艺术节以来,该校每年为期三天的庆祝活动就成了师生们的“狂欢日”。

全面发展打基础,培养兴趣促特长。近年来,该校积极探索与改革,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

艺术教育成就师生

近年来,陵城小学频传喜讯:该校创作选送的舞蹈《红荔飘香》《森林畅想曲》及情景剧《快乐课堂》均获我区中小学学生艺术展演小学组一等奖;啵咧队参加我区“桂南八音”比赛获铜奖;演唱《萤火虫》及舞蹈《中国红》《灯儿红》获玉林市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课本剧《美丽的公鸡》被选送到北京中南海演出……这一项项成绩展示了该校学生的能力与活力,也体现了该校艺术教育的成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课外活动则是艺术教育的延续和补充,我校以‘引导学生发现、感悟、创造美,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特色,让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该校校长顾丁瑞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该校秉持“艺术辅德,艺术益智”的理念,投资升级改造了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并以科研为先导,结合学校实际与特点,制定了发展规划,定期培训艺术教师,先后组织他们前往南宁、桂林、北海、宜州等地的先进学校学习。同时,该校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广西教育学会、玉林市教科所、北流市教研室组织的校本教研学术活动,以活动促使教师深入学习教研学术经验,带动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交流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在行动中体验。该校音乐教师钟春艳告诉记者,学校加大培训力度,但凡上级有培训通知,学校都会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前往学习,平均下来每人每年都有1-2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的华山老师请专家给我们培训了指挥法、柯达伊教学法等,上学期还带合唱团到北流巡演,这些经验都让我受益匪浅。”

该校制定艺术课程规划与教学目标,每班每周开设三节艺术课。该校激活艺术课程资源,要求任课教师结合《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MS-EEPO集体备课方式的研究》等课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

在课外,该校采取开放形式,打破年级的限定,组建了舞蹈队、合唱团、书画社、广播站、鼓号队、腰鼓队、围棋队、体操队等十多个活动团体,让学生自主选择。此外,该校每学期分别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艺术节与体育节,“六一”前夕的艺术节包括歌舞、器乐、合唱、书画与教师歌舞比赛,元旦前夕的体育节的展演和比赛项目有广播体操、跳绳、大课间、队形队列等。

精彩纷呈的艺术课程与社团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该校五(1)班的学生马菱蔚一年级时就加入学校开设的舞蹈社团“快乐宝贝”,每天早上7:40-8:20的舞蹈训练时间,她总是早早就到,几年下来,她从原来的“新手”变为舞蹈团里老师的“小助手”,常常带领“师妹”们展开练习。

“舞蹈队不设限,只要学生有兴趣就可以参加,因此学生报名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现在我们一共有50多名正式队员了!”该校舞蹈教师吴冰笑着说。

艺体联动丰富学生“大课间”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陵城小学的操场上总会热闹非凡,在《拉德斯基进行曲》的乐曲声中,学生有序进场,依次展开跑步操、广播体操、骑马舞、武术、歌舞等各项活动。只见学生一会儿在铿锵有力的音乐声中整齐划一地做出武术动作,一会儿在《游子吟》的乐曲声中展现轻盈优美的舞姿……半小时的“快乐大课间”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精彩纷呈。该校分管艺术教育的负责人吕红梅副主任告诉记者:“我校开创性地设计了‘文歌舞操的内容,自主开发出了融国学、手语、舞蹈、武术等元素为一体的‘快乐大课间活动,以艺体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受到文化的熏陶。”

自北流市教育局在全市号召开展“快乐大课间”以来,该校一直在探讨如何引领学校艺术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顾丁瑞校长针对该校的实际情况与特色,对如何办出“陵小”特色的“大课间”进行了策划,并安排吕红梅副主任等人制订出方案,组织艺术科和体育科教师进行训练。教师们讨论方案、搜集音乐、剪辑音乐、编排动作、训练学生、制作道具和器材,忙得不亦乐乎。最后,该校决定采取先集中后以年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开展“大课间”活动,即以音乐为背景,引导学生统一完成跑步操、广播体操等规定项目后,再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跳竹竿舞、跳绳等活动。“这种形式的‘大课间与时俱进,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奋勇争先的品格,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顾丁瑞校长说道。

设计新颖、富有情趣的“大课间”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许多学生每天都盼望着“大课间”。六(5)班的学生卢言告诉记者:“我们非常喜欢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它调剂了我们紧张的学习生活。”

别具一格的“大课间”活动提高了陵城小学的知名度,《玉林日报》、玉林电视台、北流电视台都曾就此做过报道。在10月16日举行的北流市“大课间”体育活动比赛中,陵城小学师生身着统一服装,步伐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动作标准,感染了在场的观众,赢得阵阵掌声。

营造轻松活泼的文化氛围

“在这次班级文化评比活动中,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找彩色粉笔,有的找题材,有的从网络和书本中找资料……最后获得了一等奖。”陵城小学四(2)班的学生李海泉说,“我们班就像一个大家庭,这让我很自豪!”

2014年10月29日,陵城小学举办了以“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成长”为主题的班级文化评比活动,该校6个年级共42个班参加了比赛。比赛中,各班师生“各显神通”,策划设计本班班级文化墙,校领导班子、年级组长分别从整体环境、布置内容、整体效果三个方面对各班级的文化墙进行打分,最后共评出一等奖18个,二等奖24个。

“班级文化评比活动是我校班级文化教育的一项子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加强班级文化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上进心、时代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吕红梅副主任说道。

2010年10月,为更好地适应全区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MS-EEPO)新的教学要求,陵城小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班级文化建设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多种形式营造快乐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该校每个班级均建立了班级文化团队,由学生确定班名、标识、口号、目标等,并在班上展示征集来的励志标语。4年来,该活动促使学校形成了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更亲密了,学校学习风气更浓了,学生集体观念更强了。

三(1)班学生梁雨桐的母亲苏女士说:“我女儿所在班的班级文化氛围特别浓厚,每次活动前老师都会准备好精美的课件,在班级里也布置了许多精致的装饰品。”

该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校园文化氛围。近年来,该校陆续开展了“感恩的心 感动你我”读书活动、“中华诵读经典——弟子规·讲故事·演讲比赛”“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暨讲故事比赛、“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营造了和谐的成长氛围,愉悦了学生的身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四(1)班的林锦阳刚入学时是一个调皮的学生,经常不做作业也不遵守课堂纪律。该校开展“诵读经典·践行经典”活动后,要求学生每天写心得体会、在班上讲故事或演讲。经过两年的时间,林锦阳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大转变,他的科技小发明还获得市级一等奖。

以“在继承中求突破,在发展中求创新”为办学思路,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陵城小学在办学中大胆实践,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图书管理先进单位、自治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单位、自治区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单位、自治区德育先进集体、广西少先队红旗大队、广西小学语文研究与应用基地学校、广西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玉林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玉林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网、《玉林日报》等多家媒体均对学校做过报道,外省和本地区的兄弟学校也多次前来参观学习。

展望未来,顾丁瑞校长说:“我校将在进一步传承与挖掘特色的基础上,朝着‘高品质的方向踏步前进,让陵小的特色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发挥出独具魅力的正能量。”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课间班级艺术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纸的艺术
不称心的新班级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