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回归是生本教育的灵魂

2015-01-28 18:32陈卫平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天性权利评价

陈卫平

河北滦平第二小学

权利回归是生本教育的灵魂

陈卫平

河北滦平第二小学

生本教育,是一项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这一科研成果被全国许多省市的教育系统所应用,它的丰富理论成果和坚实的实践成果,使许多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其因为在于它真正实现了学生权利的回归。学习权、评价权、发展权全部回归给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的权利回归的核心之所在。

权利回归;生本教育;灵魂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生提出的生本教育,是一项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这一课题的提出,经过了十余年的研究,其成果目前几经被全国许多省市的教育系统所应用,它的丰富理论成果和坚实的实践成果,使许多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这一成果的普遍应用,是因为它真正的实现了学生权利的回归,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生本教育的教学方法,使我以及我身边的教师充分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享受到了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同时得到了良好的专业发展。同时体会到了生本教育把学习权、评价权、发展权全部回归了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的权利回归的核心之所在。

一、学习权回归,顺应了学生学习的天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探知未知事物的天性,这种天性与生俱来,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对他们的这种探知天性,进行科学的启蒙,他们就能够达到学会知识、增长能力的目的。在传统教育方式的禁锢下,学生的厌学思潮日益凸显,其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的去顺应学生探知未知事物的天性,生本教育的学生学习权利的回归,恰恰迎合了这种天性。生本教育对学生高度的尊重,全面的依靠,不仅仅使学生成为了乐于学习的参与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了善于学习的组织者,这种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身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使教学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前置作业或者叫做预习提纲,是生本教育的一个显著做法,每一节课的课前编印好“预习提纲”发给每一位同学,要求学生课前梳理相关基础知识,并独立完成提纲上的训练题。在上课前充分浏览学生初步完成的预习提纲,了解学情并及时返还给学生。课堂上,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在讲台上自由展示发挥,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总结,得出相应的数学结论。或者让学生把课前完成的学习提纲在投影仪上交流,讲述他们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这样的做法,学生有了前置作业中对书本的理解,有了成功的基础,也就有了讲解的信心,讲台就成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交流平台,这个平台提供给了学生生动而有价值的学习体验,这种体验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发展,自信心的树立,学习原动力的充分发挥,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成功感,这将激励他们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这正是生本教育把学习权利回归给学生的最大收益。

二、评价权回归,实现了评价的多元性

应试教育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偏面追求短期效应,导致了教学的急功近利。生本教育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这些不利局面,它通过在教学中的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给出了学生学习的综合评价,这种综合评价伴随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评价,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的轨迹,这种多元的过程性的评价,为学生的学校效果起到了较大的保驾护航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的普遍很快。在这样的评价中,把学生从关心分数、名次,拉到关注学习方法、过程,关注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养成,健康的学习心态应运而生。

(1)自评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学生自评活动,由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的状况,找出存在问题,积极弥补不足,改变“学而不思则罔”的现象。这种自评有助于学生进行一事一议的改变自我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强,效果显著。

(2)互评

互评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这种评价运用了“旁观者清”的规律,一般情况下,互评可以分为组评和班评。组评即小组内评价,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小组活动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小组活动要融进组内评价,这种评价在学习研讨之中进行,评价的痕迹较为淡化,较好的保护了学生自尊;其次为班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活动由班级设立的裁判员给予评价,以便纠正学生的谬误和漏洞,激励学生的精彩,班评要注意多以鼓励为主,一次热烈的掌声,就是一次莫大的激励,就是一次极大的满足,就是一次学习的兴趣激发。班评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找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也可以发现学习的近期榜样,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3)师评

师评也是融合在了教学过程之中的,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教师进行随机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具有一定的诊断性,激励性,能够使学生及时修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教师的赞扬与鼓励,不断提高其自信心,不断得到发展。

三、发展权回归,体现了新的学生观

学生发展是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学生发展的权利是教师控制还是学生自己把握,直接体现着教学方式的不同,新的教学改革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学生观的核心,因此,要把发展权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需求,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要为学生的进步铺平道路,在课堂活动中启迪生命,激扬生命,主动释放捆绑学生手脚的过重学业负担,促使学生自主地快乐地成长。

生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使学生单纯的学会数学知识,而是要通过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文化、数学素养,只有真正的把属于学生的权利真正的还给学生,实现权利的回归,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本教育的真谛,才能够坦然的说为学生的一生奠定了基础。

[1]冯建军.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教育研究,2006

[2]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教育研究,2006(11)

[3]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主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中国教育学刊,2006(3)

猜你喜欢
天性权利评价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我们的权利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权利套装
爱一个人
或许,只因为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