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三注意

2015-01-28 02:49梁宗鹏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上课时动脑差生

梁宗鹏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时,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

关键词:初中数学;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14-01

课余时与同事们闲聊,方知很多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课枯燥无味,学生积极性不高,难以教学。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要上好数学课,数学教师应多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充分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教学就不会困难了。

上课前应注意的方面:1、数学教师在上课前应结合《数学教学大纲》、《数学教学参考书》、《教学教材》和学生实际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除应尽可能备成让学生感觉到是自己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课。2、数学教师备课时要注意学习内容应安排适当的难度。科学研究的材料表明,人脑蕴藏着很大的潜能。教学内容太易会使学生不动脑,不感兴趣,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如果学习内容和要求安排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如果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可能性,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特别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或所做的事情感到不满足时更是如此。总之应尽可能地把它备成是让差生懂得起、让优生吃得饱的数学课。3、数学教师在上课前三分钟应按时到教室外。不仅可以及时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还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教师也很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学生的迟到、旷课现象恐怕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上课时应注意的方面:1、数学教师上课时应不把自己作为别人的数学教师。忘掉自己是数学教师的身份,把学生作为一起探索问题的朋友。学生也才可能只把数学教师当作一起学习的好朋友,才不会有因学历的高低而形成的对数学教师的盲目崇拜,才敢于坚持真理、踊跃创新。2、数学教师应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因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是经常 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人们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除产生于认识需要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质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动脑、动口、动手,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认识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就会成为学生较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3、数学教师上课时应面容自然。不要很严肃,语言动作时而幽默诙谐。太严肃会给学生一种压抑感,使学生们的思维不活跃,不能发散开来,从而使学生学习地很“死”。语言动作时而幽默诙谐就会使学生们感觉到很轻松,思维也就很活跃,知识掌握得更灵活、牢固。4、数学教师上课时应让学生感觉到这不是在上课,而是搞一次活动。例如,在抽生回答问题时,让学生们及时地跟有进步的同学以热烈地掌声,数学教师再跟以适当地当众表扬,可能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哟。5、数学教师上课时,在注意优生和差生一起抓的同时,还应照顾中等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和不同的智商的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时间先后不同,合理地抽生回答。简单的题抽低差生,有点难度的可先抽中等生的学生解答,再让智商高基础好的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师点评后再抽低差生展示交流。这样,一节课下来,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掌握该堂课的知识内容。6、数学教师上课时还应多注意自己的板书规范、书写工整。规范的板书、工整的书写既能使学生准确而又迅速地理解、掌握该堂课的重点和突破难点,又能使学生有可以模仿的解题格式。7、数学教师上课时还应多注意少提像“对不对?”、“是不是?”这样没有水平的问题。而应多提“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怎么办?”等有水平的问题。因为“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问题使很多学生可能只凭空猜测,而不去深究原因,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动脑筋。即使学生被数学教师“灌懂”,学生也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是不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就更能促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8、数学教师上课时,应注意尽可能多地把时间和问题留给学生。不要什么事情都由自己包办,强行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拿大量的时间跟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违背了数学教师仅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的规律。9、数学教师还要注意作业的布置、命题考试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一些经学生努力能解答的问题,让绝大多数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课余时应注意的方面:1、数学教师在课外,应该注意认真批改学生数学作业,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作好课外记载与分析,以便用于个别辅导、下节课的教学和今后的教学改进。2、数学教师无论何时,还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想到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学生会因数学教师的语言不文明、行为粗暴而不喜欢该数学教师,进而不喜欢该数学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与道理。3、“亲其师,信其道”,我觉得很有道理。数学教师在课外,还应多去与学生接触,问寒问暖,从而了解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内心需求,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和心灵深处的难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教师是自己的朋友、亲人,乐意和数学教师交心、谈心,从而更加信服数学教师上课时所讲的知识和道理。4、数学教师应指导学生制定出适当的学习目标。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一开始根据学生学习的现有水平,提出略高于学生水平,经过学生努力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此目标使学生既看到了自己与目标的差距,产生弥补这一差距的愿望。同时也看到了目标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这样便加强了弥补这一差距的动力,没有目标或目标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时,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能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上课时动脑差生
往期答案选登
康康日记
肯动脑就会成功
睡着只需半秒钟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动手动脑多快乐
动脑填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