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教学法在儿童声乐训练中的运用

2015-01-30 07:23杨舒麟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2期
关键词:铃木音准歌唱

杨舒麟

(四川省自贡市文化馆,四川 自贡 643000)

铃木教学法在儿童声乐训练中的运用

杨舒麟

(四川省自贡市文化馆,四川 自贡 643000)

著名小提琴家铃木镇一,在多音乐研究的道路上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尤其是在声乐训练中更是以“铃木教学法”文明世界各地,铃木教学法对声乐教育领域的贡献颇大,而且,铃木镇一提出,要培养声乐能力应选择从小开始培养,开始训练的越早就越能将声乐知识掌握的如同母语一样纯熟。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对铃木教学法在儿童声乐训练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铃木教学法;儿童声乐训练;表现力;兴趣

铃木教学法在儿童声乐训练中的运用彻底打破了传统儿童声乐训练的约束,更注重儿童的兴趣、热情以及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激发,而且,从实际的声乐训练中我们发现,铃木训练方式与以往儿童声乐训练方式大不相同,铃木教学法鼓励儿童边玩边学,事实证明,铃木教学法在儿童声乐训练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铃木教学法概述

铃木教学法又称铃木运动,是由著名小提琴家铃木镇一根据自然语言学习规律对儿童提出的“才能教育”的方法,铃木镇一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儿童掌握更高级的音乐技巧,因此,铃木镇一提出了“铃木教学法”,铃木镇一认为,应从儿童阶段进行声乐训练。正如铃木所说:“才能并不是天生的,通过良好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的很出色、很优秀”,也就是说,人在刚出生时,其才能也仅仅是一张白纸,在不断的发展中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认知度。将铃木教学法应用到儿童声乐训练中,所实施的训练内容由浅入深,更注重训练的可操作性以及内容的适宜性,铃木教学法运用简单明了易上手的方法,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声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音乐,这是以往儿童声乐训练无法比拟的。

二、铃木教学法在儿童声乐训练中的运用

(一)在喉咙打开练习中的运用

铃木教学法在儿童声乐训练中的运用,对提高儿童声乐训练的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相比于传统的声乐训练方式,前者更注重学生训练的自然性。例如,喉咙的打开可以利用“打哈欠”的方式来启发儿童,并对儿童进行引导,尝试在打哈欠的状态下唱歌[1]。当然,为了提升儿童声乐训练效率,在喉咙打开练习过程中,应示范出浅白的声音,以及观察有气息支持的喉咙打开后发出声音的不同之处,加深学生对喉咙打开的认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而且,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示范的结果来进行不同的训练,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在呼吸训练中的运用

实际上,儿童声乐训练中呼吸训练是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儿童声乐呼吸训练中,由于教学方式过于老套,使得呼吸训练教学效率不高,而且,会让学生感到声乐训练的枯燥性,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2]。而将铃木教学法运用到儿童声乐呼吸训练中,主要运用闻香味、吹蜡烛等方式来启发儿童,例如,在闻香味时,胸肌扩张,腹肌收缩,让空气从鼻孔进入,而在吹蜡烛时,胸肌收缩,并需要腰腹肌的配合,来将气体从口腔吹出,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儿童了解腰腹以及胸肌对呼吸的重要性,而且,教师应演示在呼吸动作时腰腹肌以及胸肌等应呈现出的状态,并引导儿童在唱歌的过程中科学地运用腰腹部的力量去唱歌,而不是用喉咙去呐喊,让儿童意识到正确的呼吸方式对唱歌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儿童声乐训练的质量,促进儿童长远发展。

(三)在节拍和音准训练中的运用

节拍和音准是儿童声乐训练的重要内容,很多儿童由于节拍和音准掌握得不好,使得儿童在唱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跑调的问题[3]。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说:“我家孩子五音不全,唱歌就跑调”,其实不然,儿童唱歌跑调主要原因就是节拍和音准的把握不好,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儿童声乐训练的最大难点就是节拍和音准的训练,再加上传统训练方法的不足,使得儿童在参加声乐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误区,而且,由于训练方法的单一,也给儿童的声乐训练带来一定的枯燥性,从而影响到儿童的学习兴致,训练效果不佳。将铃木教学法应用在儿童声乐节拍和音准的训练中,可以让儿童反复地听一首歌曲,并且,应提倡家长参与到儿童声乐训练中,配合儿童打着节拍,并与儿童一起唱相应的歌曲,就这样将声乐的节拍和音准训练渗透到生活中,并将其作为生活经常做的事情,以此来提升儿童对合拍和音准的掌握程度,从而有效地提升儿童的声乐训练质量,而且,在父母的帮助下,不仅可以让儿童更快速地掌握节拍和音准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将音乐的旋律抛开来对儿童进行训练,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儿童的音域以及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歌曲,用歌词安排相应的节奏,并引导儿童将歌词按照安排的节奏唱出来,以此来提升儿童声乐节拍和音准的训练效果。

(四)在歌唱中的表情以及形体训练中的运用

好的声乐表演不仅体现在声乐的技巧上,更注重歌唱过程中的面部表情以及形体表演等,因此,在儿童声乐训练中应注重对儿童歌唱中的表情以及形体的训练[4]。在以往儿童声乐训练中,对儿童歌唱表情以及形体的训练主要采用演示、模仿的方式进行,这样儿童所学习的知识可能仅限于教授的范围内,未能更深层次地对相关性知识进行探索。铃木教学法的应用,更注重儿童能力的突破而不是模仿,例如,在歌唱中的表情以及形体训练,可以让儿童照着镜子训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儿童亦是如此,喜欢一些好的事物,照着镜子不断地看自己在镜子中歌唱的形象,并不断地发现自己在歌唱过程中的不足,同时提出相关性改进措施,以此来提高儿童声乐训练的效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增强。另外,镜子作为儿童声乐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应将其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且,镜子的造价不高,在儿童声乐训练的场地安装可以让儿童看到全身的大镜子,这样在练习面部表情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形体表演的练习。此外,为了提升儿童声乐训练中形体训练的效果,应请专业的舞蹈教师来对儿童进行专业性指导,提升儿童学习的效率,让儿童了解在歌唱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表演,虽然开始练习时很多动作都比较生疏,但在长期练习下,儿童所做的舞蹈动作就更加自然,而且会在唱歌时情不自禁地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

(五)在歌唱表现力训练中的运用

除了以上几方面内容之外,歌唱的表现力更是儿童声乐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于好的音准节奏感以及好的气息支持下,儿童歌唱过程中应透露出小歌手的表现力,这样才能让儿童的歌声更加完美[5]。要提升歌唱的表现力,首先要理解歌词的含义,因此,应训练儿童对歌词的理解能力,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讲解方式,来让儿童去理解歌词,不过显然这种传统声乐训练方式的训练效果不高,另一方面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歌词大意作为故事的核心,选取适当的故事,让儿童朗读歌词,同时,将编制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让儿童了解歌曲主要表达的内容,这样会让儿童充满感情地去朗读歌词,而且,在演唱的过程中,也会因为熟练地了解歌词的意思,有助于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创造力,发自内心地去感受音乐,不仅可以提升儿童声乐的训练效果,同时对激发儿童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有史以来儿童声乐训练都是一个儿童教育的难题,如何让儿童熟练地掌握音乐技巧以及对音乐产生兴趣更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通过以上对铃木教学法在儿童声乐训练中的运用,主要从铃木教学法在喉咙打开练习中的运用、在呼吸训练中的运用、在节拍和音准训练中的运用、在歌唱中的表情以及形体训练中的运用、在歌唱表现力训练中的运用等几方面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将铃木教学法有效地应用于儿童声乐训练中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虽对儿童声乐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而且要在边玩边唱的情境下学习,并需要家长有着更多的耐心去配合,并且注意儿童训练时的情绪等,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才能将铃木教学法的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1]牟琦.论铃木教学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运用[J].音乐大观,2013(10).

[2]牛珺.铃木教学法对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启示[J].音乐天地,2014(4).

[3]李彦娜.浅谈铃木教学法对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启发[J].内蒙古艺术,2013(1).

[4]周骏.管窥铃木教学法对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若干启示[J].黄河之声,2014(5).

[5]覃晓宁.铃木音乐教学法给音乐教育的启示[J].科技资讯,2014(25).

G613

A

杨舒麟(1978-),重庆人,自贡市文化馆,三级演奏员。

猜你喜欢
铃木音准歌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菲亚特铃木败退中国
铃木谢幕
长安1元收购铃木股权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歌唱十月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