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创作教学中名画欣赏的运用对策

2015-01-30 07:23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名画油画色彩

黄 彦

(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油画创作教学中名画欣赏的运用对策

黄 彦

(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油画构图、造型以及色彩是其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三个部分,在这个过程中辅助以名画欣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油画创作教学中名画欣赏的运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优化构图、油画造型以及油画色彩三个角度来进行名画欣赏运用的策略研究,望对我国油画创作教学给予全新的启示。

油画创作;教学;名画欣赏;启示

油画创作本身是一门极具复杂性,并且饱含悠远历史的教学课程。层出不穷的风格、应有尽有的形式,从古典到现代、从具体到抽象,凝结成了其发展历史中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而在油画创作教学过程中,引入优秀画作,欣赏大师习作,使学生通过对其构图、造型以及色彩方面技巧的认知,产生艺术表达灵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逐渐成为当前油画创作教学过程中所普遍采用的策略。

一、油画创作教学中名画欣赏的运用

(一)油画构图中的名画欣赏

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构图”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创作者在进行整体构思、布局以及主题创意的基础和出发点。从概念上来说,构图就是将油画创作的形象以及素材等进行有效布局和整体统筹,使之能够完整的形成画面的一种艺术行为。通常意义上画家在确定油画创作的主题之后,必定会采取相关的手段和表达方式的创新来保证主题的突出和构图的完整。

油画构图的原理及原则是从社会以及相关视觉秩序的角度提炼出来的,这种秩序主要包括对称和比率两方面内容。而在油画创作构图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相关的名画进行鉴赏,也主要是基于这两方面秩序元素。比如达芬奇的著名作品《最后的晚餐》就是一幅代表性的油画对称构图作品——耶稣居于画面的正中位置,十二门徒分列两边呈现出对称之态。同时十二门徒不同的神情也打破了因为过于单一所造成的呆板和桎梏,画面也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再比如《蒙娜丽莎》则是一幅完全符合构图比率的油画作品,古希腊“黄金分割”被世人发现之后,无数的画家都将其贯穿应用于艺术创作过程中,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秩序的美感。

(二)油画造型中的名画欣赏

油画造型指的是创作者通过个人对于现实的记忆、想象,将相关元素进行处理和加工之后所创作出的、可视化的艺术形象。所以说,其大致可以划分为外部形象展示以及内在思想表达两方面内容,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创造出创作者内心想要刻画的艺术形象,诞生出真正优秀的油画作品。作为油画创作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在此引入名画欣赏,可以让学生对于油画造型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进而使其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能将相关要素和思想理念结合实际加以运用。

以罗中立1980年创作的油画《父亲》为例,其采用写实的手法创造出了脸上满布皱纹、手持破碗的农村老父形象,并且父亲的双手布满老茧和劳作时粘上的黑泥。作品以一个父亲的典型,折射了千千万万的朴实,善良,劳苦的农民形象,浓缩了几千年来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即便没有华美的色彩、恢宏的背景,也能感受到画面中所蕴含的饱满真挚的情感。这一案例充分说明,油画创作者通过对外在的形象的塑造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其情感,对于描绘社会现实、展现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一幅油画作品成功与否、精彩与否,是否有精神内涵、是否有时代意义,归根到底就在于“造型”。

(三)油画色彩中的名画欣赏

色彩是油画创作进行情感表达和思想体现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中,其会通过相应的色彩感受及创造式表达,并将其与自身情绪相融合,形成油画画面。同时,创作者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还会打破实物原有的色彩桎梏,将个体想象融入到创作情境当中,从而实现由客观表达向主观设计的转变。教师通过引入名画,让学生在对其鉴赏的过程中,感知大家对于色彩的运用和选择,感受画面当中、色彩缝隙之间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元素,对于提升其画作的色彩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处理情感和色彩二者的关系中,印象最深的当属荷兰后期印象画家梵高,梵高的作品无论是花草还是月夜,都以执着的色彩体现着其丰富的情感,看似无拘无束,信守拈来,对色彩的驾驭却世人难及。以他的著名作品《向日葵》为例,扭动的笔触、强烈的色彩表达,使画作中的每一处细节、每一种元素都迸发出浓烈的情感,让欣赏者在品鉴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其寄予在画作当中的思想情感,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勃勃的生机。

二、油画创作教学中名画欣赏的启示

(一)生活之启示

一切艺术来源于生活、萌芽于自然,因此一切艺术作品归根到底都要从生活中去获取灵感、从自然中挖掘素材。身为油画创作者要切实走进自然、走入生活,以生活中所萌发的创造性感悟,进行艺术创作,使其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更具内涵。身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归原始、融入生活,真实地去了解事物,从现实社会中萌发创作的激情。油画历史上诸多大家的作品,都是以生活中琐碎的现象为元素,以自然中习以为常的事件做表达,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油画创作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于生活的历练,以此激发灵感,将更多对于生活的感悟融入艺术的表达过程中。

(二)思想之启示

虽说油画是一门鉴赏性的艺术,但是并不意味着其在创作过程中只需注意外在形式上的趣味,如果仅此而已,那么油画创作是不可能取得长久发展的。鉴于油画作品要表现的主题、内容以及风格都取决于创作者的艺术观念及表达能力,因此唯有将创作者对于人生、生活以及社会生命的情感感悟融入到画作当中,实现思想、画面与技艺的高度统一,才能使油画创作更具时代意义、折射时代精神,从而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实现深厚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以董希文1953年创作的《开国大典》为例,其作品以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为背景,在具有极高的艺术特征的同时,更彰显出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变革的时代意义,故而引起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广泛的社会共鸣。因此在油画创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组织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名画作品、邀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画家来进行学术讲座,借以调动学生对于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和兴趣;以油画艺术所追求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以及时代艺术特色为感情支持,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技巧、丰富自己的创作灵感,进而实现情与精的完美契合,创作出有意义、有内涵、有时代底蕴的优秀作品。

(三)创造之启示

对于广大学习油画创作的学生而言,如何在其过程中探索出适合自己观念表达特色、并且能完美诠释个体创作语言的油画创造特征,是其学习过程中所要发掘的重要思路,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所不得不面对的重点和难点。有鉴于此,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个体差异性,并将这种特性融合到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基于个体的特点,进行艺术创造、进行思维灵感的发掘,以此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最终实现油画创作教学目标。在多元化的艺术发展过程中,油画创作教学已经脱离了原有的技艺复刻的传授方式,而是演变为开放而个性的艺术思维展示过程。在这样一种转变模式下,教师已经不能通过个人对于知识的好恶来进行教育,而是要在基于学生个体特征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合理的引导,使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各种类型的名画,通过对其各自画家不同经历和灵感来源的介绍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素材积累的重要性,明白只有不断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激发创作灵感,才能以各种不同的人生境地,创作出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油画创作是一个艺术诞生的过程,因此除了对传统技法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教师还要注重从构图、造型以及色彩角度引入名画,通过对名画的欣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知画家对于素材选择以及情感表达方面的技法和特征。与此同时,由于油画创作本身还具有与其它艺术门类潜在的关联性,因此教师还需要从生活素材起源、社会情感折射以及思维拓展创新等方面加以有关材料选择、技法表达的训练,唯有如此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时代内涵、社会价值的优秀作品。

[1]胡君美.浅谈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及情感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1,9.

[2]梁水兰.油画创作探析——油画创作的教学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11.

[3]侯雯.油画创作中构图的应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5,10.

[4]章朝辉.油画创作教学与名画欣赏的启示[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1.

[5]尹卫东.试论油画鉴赏对创作风格的影响[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1.

J205

A

猜你喜欢
名画油画色彩
一张油画
名画欣赏
名画欣赏
油画《塬下》
油画
神奇的色彩(上)
《岁月长又长》(油画)
当名画变胖以后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