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十七)
——三年化疫

2015-01-31 09:08邹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刺法甲子下位

邹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结合科,烟台264000)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十七)
——三年化疫

邹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结合科,烟台264000)

以《内经》理论为依据,探讨三年化疫的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和推演模式,分析治则、治法预防措施。

三年化疫;三虚;病机;治法;预防

(上接第5期)

“三年化疫”见于《素问遗篇·刺法论》:“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谓根之可见,必有逃门”。

1 病因

三虚感邪。《素问遗篇·本病论》云:“人气不足,天气如虚……邪鬼干人,致使有夭亡……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

《素问遗篇·刺法论》:“天虚而人虚也,神游失守其位,即有五尸鬼干人,令人暴亡也。”

何谓三虚?

三虚即人之五脏之虚、天虚、邪虚,谓之三虚。出现三虚后,人再感疫邪,则谓三虚致疫。

顾植山教授深刻指出了三虚:所谓“邪鬼”、“五尸鬼”,在《黄帝内经》中又称为“虚邪贼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致病微生物,而致病微生物侵犯人体,中医学认为需要具备另外两个条件:“天虚”和“人虚”。天虚——自然变化节律的失常,人虚——人群抗病能力的不足,邪虚——直接致病原的侵犯。顾氏“三虚”致疫说,较为完整地指出了产生疫病的三大因素[1]。

2 病机

刚柔失守,三年化疫。何谓刚柔失守?

《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曰柔曰刚……品物咸章。”有人说刚柔指六气的阴阳属性,阳者偏刚,阴者偏柔。[2]此说欠妥。

《灵枢·寿天刚柔》:“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张介宾曰:“天干五运,分属阴阳。阳干气刚,甲、丙、戊、庚、壬也。阴干气柔,乙、丁、己、辛、癸也。故曰刚柔二干。”[3]

此说有理,但是《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的刚柔是什么呢?目前尚无考证。但是刚柔很可能是星象的位置和表现。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曰[4]:“木在天者,有毛头星见,大而光芒,芒之乃长,此星不可散落,落即次三年化蝗虫,遍天下食农田。”三年化疫与这种天象有关吗?又曰:“凡六气之降升、得位、气至,观之有候气之盛衰、逆顺、吉凶,皆在五星形象之变异,日月气候天象预报之,皆自司天之气候占位应者也。……火运火司天之年,火得天符,木行复,胜之荧惑当大,仅见辰星,辰星同度,荧惑伏之甚小,后三年而天下民病。病皆寒热,治之以甘湿,佐之以苦热;……所谓病之年,皆以本,生数而合之可见其年……火被水刑,即水一火二,共三年,病寒热水火二证,当罚水之胜,次金火不足。”三年化疫会是这样形成的吗?

导致三年化疫的病机是刚柔失守,上刚干失其位,下柔干不能独主,中运不能执法,天地不和,天运失序,三年后变大疫。《素问遗篇·刺法论》“刚柔二干,失其守位。……天地迭移,三年化疫……刚柔失守,上刚干失守,下柔干不可独主之,中……运非太过,不可执法而定之。……天地不合。……如此即天运失序,后三年变疫。”

3 发病特点及推演模式

发病特点:《素问遗篇·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

推演模式:“遗篇”在原来五运六气司天、在泉、中运“三位一体”格局的基础上,加上上位甲子(天甲子)、下位甲子(地甲子)来分析这种“刚柔失守”的特殊情况,形成了“五位一体”推演模式。其中,上位甲子,即当年的干支;下位甲子,干为年天干所合的天干,地支为年支向后推三位。以甲子年为例:

上位甲子:甲子

下位甲子:己卯

司天:少阴君火

在泉:阳明燥金

岁运:土运太过

甲子年的上一年为癸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假若厥阴风木司天不退位,则甲虽是阳年土运太过,但却不能迁居司天正位,则己卯下位甲子就孤立无援,土气被抑而表现为不及。同样道理,假若下位甲子己卯不至,而上位甲子已到位,同样会造成问题,而表现为土运太过无制。“三年化疫”理论,即是源于此[5]。

2003年SARS流行,顾植山教授运用这一理论推演模式分析了SARS的发生不但与当时的运气环境有关,与三年前(2000)“燥热伏气”的运气特点关系也极为密切[6]:庚辰年已至,而己卯年(1999)燥金司天之气有余仍不退位,而新的在泉之气太阴湿土已经迁正,这样就形成了燥金司天,湿土在泉,气运刚柔失守的局面。至癸未年(2003),湿土司天,又二之气时的寒湿时气偏胜,引动了燥热伏气,伏气和时气的相互作用,导致了SARS的发生。即所谓“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

4 治法

4.1 刺法与调养假如甲子后三年变金厉,“详其微甚,察其浅深,欲至而可刺,刺之,当先补肾俞,次三日,可刺足太阴之所注。”(《素问遗篇·刺法论》)。

假如丙寅后三年变水厉,刺法同上。

假如庚辰后三年变金厉,刺“当先补肝俞,次三日,可刺肺之所行。刺毕,可静神七日,慎勿大怒,怒必真气却散之”。(《素问遗篇·刺法论》)。

假如壬午年后三年变木厉,“当刺脾之俞,次三日,可刺肝之所出也。刺毕,静神七日,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欲全脾实,气之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素问遗篇·刺法论》)。

假如戊申后三年变火厉,“当刺肺之俞。刺毕,静神七日,勿大悲伤也。”(《素问遗篇·刺法论》)。

4.2 意念调气法《素问遗篇·刺法论》“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

4.3 其他治法如吐气纳气法,药浴汗泄法,服小金丹法等。

5 预防

《素问遗篇·刺法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十二脏之相使…治之可刺…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神气不散,神守不分”。

《素问遗篇·本病论》曰:“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1]顾植山.“三虚”致疫—中医学对疫病病因的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350-351.

[2]杨力.中医运气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张景岳.类经[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4]刘温舒.素问运气论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5]张立平.运气辨证实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6]顾植山.从SARS看《素问·遗篇》对疫病发生规律的认识[J].中医文献杂志,2014(1):30-32.

(未完待续)

Series Primary Lecture About Five Circuit Phases and Six Atmospheric Influences(ⅩⅦ)--Transformation of Plague in Three Years

ZOU Yong
(Integrated Medicine Department,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Yantai 264000,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Yellow Emperor's Inner Canon,to discuss the cause,mechanism,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reasoning models,and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precautions of transformation of plague in three years.

transformation of plague in three years;three empty;mechanism;therapeutic principle;precautions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6.006

1672-2779(2015)-06-0012-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顾友谊

2014-05-14)

猜你喜欢
刺法甲子下位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百年甲子园的育人之道
提高火力发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投入率的措施
发射机房监控系统之下位机
沈鹏《迎戊戌双甲子》
蜂针丛集刺法探讨
大孔树脂纯化马甲子五环三萜类成分的工艺研究
从《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探析王孟英治疗霍乱之中医外治法
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
围观党“下位”,吐槽帝“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