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社区干预效果观察

2015-01-31 10:10杨晓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糖耐量空腹人群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沈阳市铁西区卫工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实施社区干预的观察与效果,提高社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生命质量。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本社区内45岁以上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结果 128例患者中105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降低,占82%;17例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下降、空腹血糖控制在原有水平,占13.3%;6例血糖未得到很好的控制进入糖尿病期,占4.7%;社区干预效果总有效率达95.3%。结论 通过对Ⅱ型糖尿病前期人群实施社区干预,可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及高危人群的从医性及生活质量。

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164

作者单位:110023 沈阳市铁西区卫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Pre-diabetes Populations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Effect Observation

YANG Xiaowei ( WeiG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Shenyang Liaoning 110023,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henyang I WeiGong community pre-diabetes populations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improve the community people at high risk of diabetes self-care consciousness and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From June 2013 to October 2013, 45 years and older were taken population screening for diabetes. Results 105 cases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fasting blood glucose, blood sugar 2 hours after meal, accounted for 82%, 17 cas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blood sugar 2 hours after meal, fasting blood glucose control at the original level, accounting for 13.3%, 6 cases into diabetes blood sugar without control, accounting for 4.7%. Community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3%. Conclusion Through typeⅡ pre-diabetes populations, community intervention can increase awareness of self health care to individuals at risk for diabetes and health behavior,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sugar levels, improve patients and high risk groups with medicin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Pre-diabetes, Patients, Screening, Community intervention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复合病因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 [1]。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显著增加,而糖尿病前期是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要经历过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指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血糖调节受损,但血糖升高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过程。该过程中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及血脂异常等改变;有些病例,以上指标可单独出现异常,也有两种指标同时出现异常现象。我们通过对本社区内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使糖尿病前期患者能正确的认识疾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积极配合治疗和自我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自2013年6月~2013年10月对本社区内45岁以上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化验项目为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值和糖耐量测量,根据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提出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标准,筛查结果中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前期128例患者;其中男66例,女62例,年龄45~80岁之间。所有被确诊糖尿病前期患者均无“三多一少”症状,其中血糖升高伴有血脂升高者45例,同时伴有冠心病者26例、伴有高血压病者15例、伴有脂肪肝者11例。

1.2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处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正常人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NGR)在<6.1 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 PPG)<7.8 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 mmol/L,2h PPG<7.8 mmol/L;糖耐量减低是空腹血糖<7.0 mmol/L,2h PPG 7.8~<11.1 mmol/L;具有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其中一项者即可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 [2]。Ⅱ型糖尿病是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在糖尿病患者占80%~90%以上。

1.3 社区干预方法

对确诊糖尿病前期患者在社区内建立病例,要求患者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析患者发生糖尿病前期的时间及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在社区内请糖尿病专家进行糖尿病疾病及相关知识讲座、设立社区宣传栏、发放糖尿病防治材料,教会患者自我监测方法和记录方法,每月到社区进行一次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测定,每三个月测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值及血脂等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用药及心理指导。设专人对12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综合干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128例患者中105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降低,占82%;17例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下降、空腹血糖控制在原有水平,占13.3%;6例血糖未得到很好的控制进入糖尿病期,占4.7%;社区干预效果总有效率达95.3%。

3 讨论

糖尿病前期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存在缺陷,应该在人群中普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宣传,让人们了解糖尿病的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是可以治疗和控制的疾病阶段,医务人员要加强对社区人员的管理和疾病知识教育。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社区医务人员进行疾病调查和治疗效果评价。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随着人们对糖尿病前期危险性的逐渐认识和重视,糖尿病的疾病控制和防治意识将更加深入和完善。到落实。

4 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实施社区综合项目干预,可增强糖尿病高危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有效地控制高危人群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及高危人群的从医性及生活质量。糖尿病前期是个可逆过程,若能在此期对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加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管理和监测,其结果可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3]。因此,要加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和有效的管理,控制糖尿病所引起的机体各系统的严重危害,促进我国人群的健康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糖耐量空腹人群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人过40岁查查糖耐量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空腹喝水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