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临床探析

2015-01-31 10:10郭晓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胸痛心绞痛比例

【摘要】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临床症状和发病因素进行研究,在临床治疗中达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目的。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有无早期心绞痛现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的差异。 结果 非Q波梗死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占有的比例为83.33%、47.36%;Q波梗死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占有的比例为52.63%、16.66%;高血压史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分别占有的比例为54.54%、45.4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比无早期心绞痛患者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救治。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038

作者单位:116052 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Earl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 Clinical Analysis

GUO Xiaofei (Dalian Lushun Liaoning Province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Dalian 11605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clinical symptoms and factors of earl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 so that mortality from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uld be reduced. Methods 10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linical data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ce of early angin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general informa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prognosis of differences. Results Earl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was more easier than without early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coronary vascular diseases. Conclusion Earl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gina pectoris was needed in a timely manner.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arly angina pectoris, Clinical symptoms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主要表现特征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和进行性心电图变化 [1]。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绞痛在胸痛消失的7~14天内重新发作称为发作性心绞痛,目前医学界的治疗水平对其治疗的效果较差,缺乏相关性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有无早期心绞痛现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人。观察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49.2±5.3)岁,均出现早期心绞痛情况;对照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 (46.2±4.3)岁,无早期心绞痛情况出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2]

发生以下情况时可以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⑴胸痛症状消失后20小时~1个月内再次出现;⑵在胸痛时出现ST段和T波的改变,且变化的频率较高;⑶胸痛持续时间短,一般低于15 min。

1.3 治疗方法

进行心肌酶和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具体病情和检查结果确定系统治疗的方案。心绞痛患者首次疼痛时不服用任何药物,每天三次口服6.50 mg借倍他乐克,连续服用35天,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非Q波梗死中,观察组中患者有25例,对照组患者5例,分别占有的比例为83.33%、16.66%;Q波梗死中,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36例,分别占有的比例为52.63%、47.36%;高血压史中,观察组中患者有30例,对照组患者25例,分别占有的比例为54.54%、45.45%。106例患者全部治疗有效。

3 讨论

根据临床经验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也是引发再梗和心衰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非Q波梗死、Q波梗死、高血压史中,观察组所占有的比例为83.33%、52.63%、54.54%;对照组所占有的比例为16.66%、47.36%、45.45%。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情况出现的原因与非Q波梗死中、Q波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等因素有明显的关系,有早期心绞痛患者比无早期心绞痛患者的发病率高。研究结果证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具有以下以下特点:(1)前两周的发病几率>后两周;(2)非Q波梗死比Q波梗死发生几率更高;(3)非Q波梗死患者缺血情况较为严重 [2-3]。

临床经验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早期心绞痛的概率约为30%,多发生在24小时之内,患者可自行缓解,但是发生在28天以内再次发生心绞痛则可能出现心肌缺血的现象。另外,对患者进行护理也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情绪的稳定,及时排解患者的消极心理因素,提高患者与家属的依从性 [4],在饮食上需要告诫患者少食多餐。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严密监视患者的血压与心率的变化。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比无早期心绞痛患者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血管疾病,及时救治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猜你喜欢
胸痛心绞痛比例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人体比例知多少
组成比例三法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