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前脱位坐位复位法及其解剖学基础

2015-01-31 10:10韩七十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效果显著前臂解剖学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肩关节前脱位坐位复位法与解剖学基础。 方法针对临床工作中的27例具有肩关节脱位症状的患者,骨科医生通过坐位复位技术对其进行治疗。 结果 通过对肩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坐位复位法治疗,25例一次性就复位成功,另外2例经过两次复位成功,此方法效果显著。 结论 了解肩关节相关解剖学知识与掌握复位技术,对治疗和改善肩关节前脱位有很大帮助,坐位复位法值得推广。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039

作者单位:137400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医医院骨科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Shoulder Joint Seat reset Method and Its Anatomical Basis

HAN Qishisan ( Inner Mongolia xingan league said discussion. Right banner hospital , Xingan league 137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sis the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shoulder joint seat reset method and anatomical basi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work, 2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shoulder joint dislocation were under the treatment through seat reset technology by orthopaedic surgeons. Results Through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joint dislocation by seat reset method, 25 cases succeeded and 2 cases after two reset successful, this method was effective. Conclusion Shoulder joint relevant anatomy knowledge and master reset technology, was great helpful to improve treatment and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shoulder joint, seat reset method wa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Seat reset method, Reset technology,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shoulder joint, Anatomical basis

肩关节脱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尤其是前脱位,脱位发生率近人体脱位部位的一半 [1]。在肩关节活动时,肱盂关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般的,将肱盂关节脱位定义为肩关节脱位 [2]。在肩关节脱位后,肱骨往往从下滑出,造成前脱位现象。临床上,骨科医生多采用坐位复位法帮助患者使其复位,可以达到“原路返回”的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7例具有肩关节脱位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8:9,年龄在15~70岁之间,平均年龄(35±5.8)岁。病患中,喙突下脱位有19例、锁骨下脱位2例、盂下脱位6例,无胸腔内脱位;并且右侧脱位为16例、左侧脱位为11例。所有患者经X线片证实,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

2 方法

医师可先安排患者坐在靠椅上,将患肢跨在靠背上,并使胸部紧贴靠背。为保护腋窝内神经部分的血管不受损伤,可在腋窝处垫上纱布垫或者棉花,厚度以患者舒适为宜。如果靠背过高,可将患者臀下垫高。一切准备工作妥当,可进行治疗。医师先将患者患侧的肘关节屈曲90°,前臂向外旋转,患者掌心保持向上状态,上臂向外展开大约20°即可。同时,助手需扶住靠椅和患者,将其位置固定,方便治疗。如果患者是右肩关节脱位,医师可在助手帮助下,右手握住患者腕部,左手紧握患者前臂近段,慢慢向下牵引,持续过程中力度不可过猛,应逐步增加牵引强度。在实施复位时,可轻摇肩关节,再逐渐减轻按压,可帮助肱骨头回复原位。操作完成后,应通过观察畸形情况、直尺实验、搭肩实验及拍片情况等确定是否复位成功。如果患者是左肩关节脱位,医师的手法相反,即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把住患者前臂近段,其余同右肩。

3 解剖学基础

肩关节活动时,主要以肱盂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肩胸关节的活动为主。由于肱盂关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肱盂关节脱位定义为肩关节脱位。肱骨头近似球体,关节盂则较小较浅,因此关节头只有四分之1/4~1/3可被容纳,增加了肢体的运动幅度。但同时,关节稳定性需附近的韧带与肌肉来维持。肩关节囊较为松弛且薄,其滑膜层膨出后可增加肌腱活动。在关节囊的上壁,喙肱韧带、肌腱交织并汇入纤维层,与囊后壁、前壁的肌腱共同增加关节稳固性。在旋转范围增大时,肱骨头往往前突,关节囊前壁被压,肱骨头从下面滑出,发生常见的前脱位。

4 结果

通过对肩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坐位复位法治疗,25例一次性就复位成功,另外2例经过两次复位成功,此方法效果显著。

5 讨论

肩关节前脱位可根据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喙突下脱位、锁骨下脱位、盂下脱位、胸腔内脱位四种类型 [3]。常见并发症有骨折、再脱位、血管损伤、神经功能损伤、和韧带损伤等。如胸腔内脱位和锁骨下脱位主要由强度较大的力量造成,因而一般伴有骨折症状,而骨折亦为其常见并发症。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方法非常之多,Bosley法、Kocher法、外旋法、Milch 法、Stimson法、Hippocrates法、牵引-对抗牵引法、自我复位法等,本文选择了坐位复位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由于它有以下优点:因为牵引力是顺地球引力,力量实施时能够保持均匀持久;可以避免在患者的面部附近操作的局面和采用足蹬法过程中床位高低不方便调整的缺点;患者坐在靠椅上,医师与其助手方便施力 [4]。在施以坐位复位法之前,医师应认真观察患者X线片,必要时应在麻醉情况下治疗或者进行手术治疗。对肌肉较为发达的患者,做局部麻醉较为稳妥。而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动作应缓慢轻柔,避免其他额外损伤。如果患者没有伤口,可以通过喷洒适量酒来分散其注意力。综上所述,医师可利用坐位复位法用较小力量较为方便地治疗脱位,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疼痛感小。

猜你喜欢
效果显著前臂解剖学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前臂长度测量值偏差对前臂骨密度值的影响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我能移动钙』效果显著 拔得头等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棉桶更换机器人前臂有限元分析及拓扑优化*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减肥增效试验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