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性绘画语言在丝网版画中的运用

2015-01-31 22:58闫垒垒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9期
关键词:丝网版画色彩

闫垒垒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写实性绘画语言在丝网版画中的运用

闫垒垒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从西方绘画发展伊始,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就是在努力地接近真实客观的自然。文艺复兴之后,人体透视学、解剖学、材料学等与“写实”绘画相关的科学均发展得比较完善:透视学的成就提供了两维模拟三维的重要视觉技术;解剖学的完备则成为“写实”的重要辅助工具;材料学的发展则为再现提供了表现的便利和保证。所以,文艺复兴开始,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便在欧洲就形成了。从单纯的视觉思辩过程来看,写实绘画在创作中涉及两个部分。即客观的物象部分和纯粹形式语言的部分。对于“实”的自然部分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依靠没有任何训练的直觉进行判断就可以做到。即通过直觉来判断绘画“像”或者“不像”。就绘画语言的概念来讲,它是集造型、色彩等要素为一体的。我们讨论丝网版画写实语言特点也是基于这几个方面进行的。

写实性绘画;丝网版画

从造型方面来讲:在写实绘画中对物象自然型的塑造即是造型。在西方传统绘画体系当中,造型的地位是属于第一位的,甚至可以说,“写实”绘画的意义主要是来自对于自然型的塑造。在写实绘画语言向丝网版画语言的转化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关于透视方法、形体体积以及空间塑造等方面的问题,而丝网版画写实语言也是完全遵照写实绘画的法则来进行表述的。不同于直接绘画的是,除四色印刷外,丝网版画由于自身媒介材料局限性即版数的有限性,无法达到直接写实绘画中那样丰富的层次,所以在丝网版画写实语言中还要遵循的另一条法则就是印制关系的客观性,即在充分客观的考虑塑造物象同时,亦要考虑到版与版之间关系,利用版的数量和不同版叠加、错落后的表现效果,将画面空间层次进行归纳,并以平面意识归纳物体体积,以此构建丝网版画写实性语言。

从色彩方面来讲:色彩与造型乃是写实绘画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就视觉强度而言,在写实绘画中色彩的力量并不逊色于形体和空间,某些时候甚至还会显得更为重要。无论自然界色彩多么绚丽,也无论色彩变化会形成多么复杂的形式,在写实绘画和写实的丝网版画当中,都会落实到一种特定的固有色色相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实绘画中出现的形体是因为层次色彩的差别和变化而产生的。在自然界中,色彩是依附于物体黑白层次而存在,这种层次,也就是自然物的明度变化。所以在丝网版画中,不同版所代表的物体的层次,也同样会被所要表现的色彩所依附,因为每一版的印制只能表现一种单一的颜色。为了保证画面色彩的丰富程度,除了利用更多的版数来弥补外,还可以另辟蹊径,如利用水性颜料的透明性及不同版叠加的面积和次数来调整色彩的变化,补充色彩的层次。

在写实绘画中色彩方面的其他属性亦有所表现,如色彩的冷暖对比。印象派之前的写实绘画基本上是推崇固有色,之后的作品开始加入色彩冷暖对比的表现,甚至直接抛开固有色,只考虑不同环境下光对色彩冷暖变化的影响。丝网版画语言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色彩,写实绘画中色彩的冷暖属性利用丝网版画表现,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由于丝网版画的平整性和简洁性,为色彩的属性表现提供更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写实丝网版画及语言的特点是以统一色调关系,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写实的基础上对客观物体的造型及色彩进行客观归纳,并充分利用版以及丝网版画平整、简洁的特点再现自然。

写实绘画以其特有的语言形式朴素自然地再现了生活并传达了思想,如何将绘画的写实语言通过丝网这一媒介成功转化为丝网版画语言是本节的讨论重点。由于丝网版画创作需要较强的制作技术参与其中,所以要实现语言上的突破,技术上的思考成为了在其转换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在本节笔者将以丝网版画制版技术为依托对构建丝网版画写实语言的方式进行讨论。

一、电脑照相制版法

利用相机和计算机数码暗房制作版,通过丝网四色或专色刷转移到画面的制版方法被称为“电脑照相制版”。 顾名思义,“电脑照相制版”其关键词是“电脑”和“照相”,也就是说我们对于画面的图形处理,分版,设色,出菲林片等一系列印刷前置工作都可以依靠照相机与计算机来完成,这样一来任何图形、任何细节利用“照相制版”在丝网印刷都成为了可能。通过“照相制版”复制出来的作品是以往写实主义画家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而且更胜一筹。例如,美国画家伊斯特斯(Richard Estes)和佩尔斯坦(Philip Pearlstein)就是西方善于利用和熟练掌握丝网版画“照相制版”技术的新写实主义艺术家,他们在斯图加特携手合作,创作了画面内容极其复杂的丝网版画作品。作品极其精确地复制了他们所描绘的大部分建筑上的平面玻璃高度反射的景色。如此极度写实的效果是以往的绘画手段所难以达到的。而这样极其复杂的视觉图形对于拥有“照相制版”方法的丝网版画家来说却是非常容易就可以完成。在伊斯特斯的作品中,他设立了一种几乎抽象的结构,这种结构必须像真实图像一样来分析才能够完整,“照相制版”为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在现代的艺术领域中,对“照相制版”的依赖已经成为一些观念艺术家所运用的必要手段。利用“照相制版”作画即可以通过丝网印刷转移,精确地复制出我们主观想要的任何具体形象。

利用“照相制版”得到的图形也是可以依靠个人本身的意志来改变的,从而使画面能够承载艺术家所要展现的艺术内涵。图像本身并无固定的本质,具象中任何固定的,肯定的,静止的形态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转化为其他夸张,变体的图像和事物,这种以新的图形去替换它们原来的形象,利用“照相制版”同样得心应手,也从而避免了“照相制版”只能用来复制照片的问题。与此同时,单纯的依靠四色印刷的丝网印刷同样可以以“照相制版”的形式转变为专色印刷。根据画面的需要对色彩进行归纳或改动,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加多样的形式和语言来丰富画面。如加文·特克的肖像系列题材的丝网作品中,以《面孔》为代表,作品以照相图片制版,消融了绘画作品的笔触感,略化了色彩间的微妙变化,复杂色彩通过高度的概括和取舍而变得简练,在对比强烈的色块对比中,表达作者的意图。英国的吉尔伯特与乔治的作品也很有说服力。

二、直接制版法

所谓“直接制版法”,就是运用墨等遮光性较强的颜料在透明涤纶片上绘制图形,通过感光进行制版的方法。现在有很多利用丝网复制名家作品就是利用的就是这种制版方法,这种制版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还原作品原貌,但还是无法复制出原画的全部细节,这就是丝网版画语言与直接绘画语言的差异性所造成的。

写实绘画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创造过程中构图、造型、色彩、肌理语言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它们是不可单独分开进行创作的。这同样适用于丝网版画的直接制版过程。丝网版画的套色过程是以制作不同的“版”来完成的,每一版都是对造型、色彩、肌理的一次归纳和总结,由于版画的不可反复修改性,所以在直接制版的过程中,制作者要充分考虑到此版颜色与其他版颜色所形成的关系对比,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版的形状所形成的形式对比及叠加后的色彩及肌理效果。从上不难看出。丝网版画在制版过程中应该做到以最少的版数印制出最为丰富的画面效果。

在直接制版的过程中,底图是通过手绘来完成的,所以相对电脑制版来说会有更加强烈的绘画性。例如,油画棒或油性铅笔在毛面的涤纶片上绘制素描来进行制版的技法等。关于这些技法,很多的有关丝网版画技法的书籍已经有非常详尽的介绍,所以笔者就不在此一一罗列了。但是笔者认为,在丝网版画语言中,这些制版技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直接对我们完成构建丝网版画语言中关于肌理制作起到主要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丝网版画在叠色的过程中,其使用的版数越多,其最终效果就越接近写实油画的效果。但是写实绘画也不一定完全是以极其丰富的层次和色彩来完成的,例如,雅克里斯·凯兹·赛门塔的油画作品和丝网版画作品,就是以归纳后的很简单的几块颜色来完成画面,同样可以给人以很美的视觉感受。所以,在利用直接制版的方式进行丝网版画写实语言构建时,要以写实的基本特征为出发点,将客观的色彩进行归纳,并结合个人感受去深化语言,这样才更加符合丝网版画的语言特征,使得最终画面更具表现力。

网版画语言是版画语言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绘画语言的一种类型。丝网版画制作的特殊性,使得其他绘画语言向丝网版画语言转换的过程中,会有制约条件的出现。广大版画家一直对丝网版画创作中,利用材料及媒介特性对其语言构建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笔者也以丝网版画特性及“写实”语言特点为基础,进行了关于丝网版画写实语言构建的一些见解,并希望能为广大的丝网版画创作者提供一些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以及艺术家在创作中对于探索丝网版画语言的表现力和美感所做的努力,相信丝网版画必将不断迸发出新的奇异光彩。

J20

A

猜你喜欢
丝网版画色彩
版画作品选登
《最后一抹红》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见证·壹》
《城市之声》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基于PLC的丝网印刷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