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继发急性中耳炎48例临床分析

2015-02-01 22:09赵高洋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鼓膜中耳炎白细胞

赵高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继发急性中耳炎48例临床分析

赵高洋

目的分析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继发急性中耳炎的情况。方法4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继发急性中耳炎的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患儿中43例患儿为首次发病, 5例患儿为复发;其中10例患儿伴有明显耳部症状, 占20.8%;本组患儿体温均在37~40℃之间, 平均体温38.8℃;且本组患儿平均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含量均较正常水平明显升高;本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9%, 治疗后随访1周, 患儿均未遗留听力障碍。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极易继发急性中耳炎, 临床上应加强重视, 提高检出率, 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中耳炎;临床分析

为分析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继发急性中耳炎的情况, 本院对接收的4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继发急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4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继发急性中耳炎的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男29例, 女19例, 患儿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0岁, 平均年龄3.7岁;患儿病程最短1 d, 最长5 d, 平均病程2.9 d。

1.2 方法 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4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继发急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包括其年龄、性别、体温、病程、发病情况、初诊情况、复诊情况、血象、听力检查、随访情况等。

经耳镜对所接收的48例患儿进行听力检查, 若患儿伴有鼓膜充血现象, 同时伴有鼓膜肿胀、渗出、化脓、活动受限、耳部疼痛等症状中的一种则可认为患儿伴有急性中耳炎症状。

本组48例患儿均采用抗生素治疗, 其中42例患儿采用青霉素治疗;另6例患儿确诊为支原体感染, 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以7~1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白细胞计数正常值范围:(5.0~12.0)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范围:50%~70%。疗效判定[1,2]:显效:治疗后患儿鼓室压降至正常范围, 体温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儿鼓室压有所降低, 体温下降, 但均未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效:治疗后患儿鼓室压及体温均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8例患儿中43例患儿为首次发病, 占89.6%, 5例患儿为复发, 占10.4%;其中10例患儿伴有明显耳部症状, 占20.8%;本组患儿体温均在37~40℃之间,平均体温38.8℃;患儿白细胞计数最小为6×109/L, 最大为24.0×109/L, 平均白细胞计数为14.1×109/L, 患儿平均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白细胞计数范围;患儿中性粒细胞比率最小为68.8%, 最大为81.2%, 平均中性粒细胞比率76.2%, 患儿中性粒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值。本组48例患儿采用抗生素治疗后35例显效, 12例有效, 1例无效,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治疗后随访1周, 患儿均未遗留听力障碍。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该病主要是因致病菌侵犯患儿鼻腔、咽或喉部所引起的急性感染症状。据统计因病毒感染所致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约占据了全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85%以上, 其往往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及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3]。且临床研究表明,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则极易导致病毒或细菌向患儿中耳扩散, 从而可引发急性中耳炎。

西方国家研究表明急性中耳炎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可高达71%左右, 且约32%的患儿有多次感染史。其主要是由于婴幼儿耳咽管呈水平状, 且具有直、宽、短等特点, 同时由于婴幼儿鼻咽部及咽喉壁淋巴组织较为发达, 因而极易增生肥大, 加之婴幼儿免疫功能较低, 当其感染有关病原体时更易并发急性中耳炎[4]。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急性中耳炎患儿多伴有发热、疼痛、传导型听力缺失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则极易发展为慢性中耳炎, 从而对患儿的听力造成严重的影响。0~4岁为儿童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听力减退往往会导致患儿发生获得性语言迟缓现象, 严重时甚至会对患儿的听力及认知能力造成影响。因此, 及早明确诊断, 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鼓膜改变是急性中耳炎诊断中最重要的一项体征, 鼓膜改变主要包含鼓膜是否有充血、肿胀及活动受限等现象发生,该诊断标准已成为临床上诊断急性中耳炎的金标准。现阶段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发现率仍较低, 其可能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婴幼儿年龄较小, 难以准确的对耳痛等症状进行陈述。②儿科医生未加强对患儿耳部病变的重视。③多数儿科医生未配备耳镜或医生耳镜技术不成熟, 因而极易导致漏诊现象发生。④缺乏对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急性中耳炎及其后遗症危害性的认识。因此, 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性中耳炎的重视, 提高医生的专业素养及技术能力, 尽可能提高检出率。

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抗菌药物抗感染作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急性中耳炎的常用方式,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8例患儿采用抗生素治疗后35例患儿显效, 12例患儿有效, 1例患儿无效,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治疗后随访1周, 本组患儿均未遗留听力障碍, 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极易继发急性中耳炎,临床上应给予加强重视, 提高检出率, 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1] 王进东.布地奈德混悬液局部治疗小儿急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23):3836.

[2] 陈敏.急性中耳炎并发岩尖炎1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25(19):888.

[3] 周密妹.急性中耳炎和细菌性鼻窦炎药物治疗的进展.医药导报, 2008, 27(4):428.

[4] 柯朝阳.细菌生物膜在急性中耳炎大鼠中耳腔的形成特点及意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46(3):22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088

2014-12-19]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鼓膜中耳炎白细胞
白细胞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