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灯心草的中药学研究概况

2015-02-01 22:09吴栋孙彩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类化合物活性研究

吴栋 孙彩玲

·综述·

中药灯心草的中药学研究概况

吴栋 孙彩玲

综述了近10年灯心草的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以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以期对灯心草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灯心草;化学成分;药理

中药灯心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的干燥茎髓[1], 别名灯草、水灯花、水灯心。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各地及四川西部、云南、西藏[2]。通常生长在草甸、沼泽、水边以及阴湿的环境中[3]。灯心草性味微寒、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之一, 主要有利水通淋、清心降火的作用。对淋病、水肿、小便不利,尿少涩痛、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口舌生疮、创伤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近几年对灯心草的化学成分以及含量测定, 药理作用和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多, 故进行综述, 以期对灯心草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1 资源现状研究

中药灯心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的干燥茎髓[1], 别名灯草、水灯花、水灯心。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各地及四川西部、云南、西藏。通常生长在草甸,沼泽, 水边以及阴湿的环境中[2]。

吴国芳[3]通过研究得出本属约240种, 广泛分布与世界各地, 主产于温带和寒带。并对我国分布的灯心草属植物进行了系统分类, 得出我国共有灯心草属植物77种, 1亚种和10变种。

2 性状鉴定研究

2.1 药材性状研究 本品呈细圆柱形, 长达90 cm, 直径1~3 mm, 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细纵纹, 置放大镜下观察,有隆起的细纵纹及海绵样的细小孔隙;微有光泽。质轻柔软,有弹性, 易拉断, 断面不平坦, 白色。气微, 味淡[4]。茎呈细长圆柱形或压扁, 长35~100 cm, 直径1~4 mm;表面淡绿色,具明显纵条纹。无茎生叶, 基部有鞘状叶, 淡赤褐色、褐色或黑褐色。复聚伞花序由多数小花密聚成簇。蒴果卵状三棱形, 长约2.5 mm, 淡黄褐色。种子卵状长圆形, 黄褐色, 气微,味淡[5]。

2.2 显微鉴定研究 茎髓横切面:全部由通气组织组成。每一细胞呈类方形或长方形, 具有数条分枝, 分枝长8~60 μm,直径7~20 μm, 壁厚约1.7 μm, 相邻细胞的分支顶端相互衔接,形成网状结构, 细胞间隙大多呈三角形或呈类四边形。粉末类白色, 全部为星状薄壁细胞, 彼此以星芒相接, 形成大的三角形或四边形气腔, 星芒4~8个, 长5~51 μm, 宽5~12 μm,壁稍厚, 有的可见细小纹孔, 星芒相接的壁菲薄, 有的可见1~2个念珠状增厚。

3 学成分研究

3.1 氨基酸类化合物 Virtanen[6]对灯心草中氨基酸类研究发现其内含有:苯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β-丙氨酸等。

3.2 糖类化合物 郑俊霞等[7]对灯心草中糖类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得到了: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聚糖、甲基戊聚糖等几种糖类物质。

3.3 萜类化合物 李红霞[8]对灯心草酚性化合物结构和活性研究中发现9, 10-二氢菲类化合物。而Bhatta[9]对灯心草酚类提取研究发现了灯心草二酚, 此外灯心草中还含有6-甲基灯心草二酚、灯心草酚等化学成分。

3.4 甾体类化合物 李红霞[8]对灯心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研究得到了β-谷甾醇、过氧化麦角甾醇、7-氧代-β-谷甾醇、胡萝卜苷等4种甾体类化合物。

3.5 黄酮类化合物 李红霞[8]对灯心草化学成分研究发现灯心草中还含有毛地黄黄酮-5, 3ˊ-二甲酯。Corsaro等[10]对灯心草的成分的分离研究, 发现了灯心草中还含有川陈皮素、槲皮素、异高山黄苓素五甲基醚。

3.6 挥发油 许多学者对灯心草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发现,灯心草中含芳樟醇、2-十一烷酮、2-十三烷酮、4-对芋烯-3-酮、1, 2-二氢-1, 5, 8-三甲基萘、苯酚、香草醛、月桂酸等20多种挥发油。

4 药理作用研究

4.1 抗菌作用 灯心草的活性成分菲、去氢灯心草二酚、二氢酚类成分具有抗菌生物活性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 其活性成分去氢灯心草二酚对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念珠菌的抑制活性比在黑暗中增加16倍, 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活性增加8倍。灯心草大部分提取成分具有抗藻类生长的作用[11]。

4.2 镇静作用 灯心草乙醇提取物等够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 明显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那所导致的睡眠时间, 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12]。

4.3 抗氧化作用 灯心草中含有大量的菲类化合物, 该类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以生物活性导向分离从灯心草乙酸乙酯提取液中提取分离的四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属于萜类、黄酮、菲类、芘类。结果表明菲类化合物显示了与BHT相当的抗氧化活性[1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137-138.

[2] 黄宗国.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8.

[3] 吴国芳.中国灯心草属植物的研究.植物分类学报, 1994, 32(5):43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第8册.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740.

[5] 管诗华, 王曙光.中华海洋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503-510.

[6] Virtanen AL.A new γ-glutamyltripeptide in Juncus.Acta Chem Scand, 1958(12):787.

[7] 郑俊霞, 王乃利, 陈海峰, 等.翠云草中酚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7, 17(5):302-305.

[8] 李红霞.灯心草酚性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药学学报, 2007, 42(2):174-178.

[9] Bhatta CJ.Structure of effusol:a new phenolic constituent form Juncus effuses L.Experinentia, 1980, 36(1):27.

[10] Corsaro MM, Della Grecam, Fiorentino A, et al.Cycloartane glucosides from juncus effusus.Phytochemistry, 1994, 37(2):515-519.

[11] 陈玉, 杨光忠.灯心草属植物菲类化合物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 17(4):505.

[12] 王衍龙, 黄建梅, 张硕峰, 等.灯心草镇静作用活性部位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9(3):181.

[13] 陆风, 沈建玲.灯心草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报, 2008, 8(3):28-3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210

2015-01-08]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中医医院药剂科(吴栋);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市北医院妇产科(孙彩玲)

猜你喜欢
类化合物活性研究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Co3O4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骨碎补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航天器表面抑菌活性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保健酒中非法添加一种西地那非类化合物的确证
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