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创作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

2015-02-02 10:35王莹莹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4年6期
关键词:古典园林艺术创作

王莹莹

摘 要: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在整个世界园林艺术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阐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创作特色,借助部分范例,进行简单剖析,体现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古典园林;艺术创作;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6-0049-03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Art Creation Enlightenment to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WANG Ying-ying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Zhengzhou 451191,China)

Abstract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ar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s endowed with rich connotation and the implication, in garden art in the world, has a unique charm and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art creation, with the help of some examples, to carry on the simple analysis, reflect the importance of it in landscape design, as well as the enlightenment o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classical gardens; the artistic creation;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创作,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性,不仅集合欣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更是一方文化信息的传达载体,中国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文化根源更是其内涵气质的精妙所在。在现代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被人们所接受,而在现代景观艺术设计中,中式的景观园林艺术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充分的利用我国园林艺术优势,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使古典园林元素完美的融合于现代景观设计中。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着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主的哲学文化内涵,同时又是多元文化兼容并序,和谐发展,其独特的创作方式与创作理念,使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的范围内颇负盛誉,并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创造,反应出我国古代的人文特征、地理特征、哲学思想等,总的来说表现在“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中国传统的园艺师,崇尚的是道法自然,园林创作的地形、地貌是对自然景观的高度艺术提炼与概括,追求“宛如天工”的最高艺术创造境界,这也是我国古典园林选址多在山水形胜之地的原因,至少要有水源,或者是通过堆山砌湖,以创作巧夺天工的山水园林。古典山水园林的营造讲究“峰回路转,水流花开”。山讲究宾主朝揖,叠山无论是模拟真山的全貌还是采用真山的一角,都以小范围来营造峰峦叠嶂、悬崖洞壁的自然景观,以完整的体现出山峦形成的构造规律;水流则迂回萦绕,以自然界中河、湖、溪、泉、瀑、涧等进行艺术概括,力争在有限的空间营造全面的自然山水面貌。苏州现存最为古老的与园林沧浪亭,在园门外就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被美誉为“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中国古典山水园林,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界的山水,而是高度艺术化的自然面貌体现,使古典园林艺术创作,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国现代的园林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提倡生态设计,而与古典园林蕴含的“天人合一”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征服,而应该是和谐共存。近年来,我国逐渐增多了国家或者是省级的园林城市创建活动,逐渐向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现代景观设计提倡的生态设计狭义概念是指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景观设计,遵从本地化、节约化、自然化、进化式、人人参与和天人合一等原则,强调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生态设计与“天人合一”观念本质是一样的,两者都将人与自然放在了同一范围内,人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活动与自然要相互协调,共荣共生。这也与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的理念相吻合。

二、 “巧于因借”的造园手法

“巧于因借”意思是通过巧妙的取舍借鉴,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而借景则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创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而“借”也分为多种方式,有“临借”“远借”“仰借”“俯借”等多种借景手法,使有一定界限的园林与外界形成虚实相联的整体,并将外界的美景纳入园内,扩大园林的空间,形成由于周边环境的完美统一,又丰富园林层次。气势恢宏富丽的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是“巧于因借”的古典园林典型代表作,园内主要是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万寿山是燕山余脉,高达60米,园内建筑群则是依山而建,并与西借的玉泉山寄层峦叠嶂的西山,形成两个层次的景深;而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湖中的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与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岛堤的分隔,使湖面出现层次,园外的玉泉山与山顶上的玉峰塔倒影,排闼而来,园外景观与园内湖山融为一体,是颐和园景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借景手法是园林艺术创作的高明手段,使得园林内外互相因借,形成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空间。endprint

现代景观设计尤其是城市内的园林景观设计,空间狭小极其有限,而进行景观设计时,如何使有限的空间资源,变为无限,是园林景观变为丰富有层次,并使不同景观之间不存在突兀的障碍,这一点就要应用到我国古典园林创作中“借景”的高明手法,使园林与周边的景观相互因借,扩大造景空间,形成整体的和谐美景。

三、秉承“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古典园林效法自然,采取自然式,地貌地形完全任其自然,有起伏高低;水体的轮廓为自然曲线,大多是自然界的溪流、瀑布、池沼、河流的艺术再现;植物“必以虬枝枯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边石际,横偃斜坡或一望成林,或孤株独秀”,构成了一幅草木争荣、鸟啼花开的天然画景。总体来说,古典园林的布局依形随势,顺应原先的地址构造进行建造。位于北京西北郊香山的静宜园,全园结构沿山坡而下,是一座完全的山地园林,景观以山为主,景点分散于山野丘壑之间,北门附近有小湖,水面被分为二,形似眼镜,故名眼镜湖。湖的北岸山坡叠石造景,一虹流泉由山洞流出,形成小瀑布,有“水帘”之称。它的北边有香炉峰,顶峰有两块巨石,形如香炉而得名。静宜园的建造,充分利用了原来基址的地形与地貌特征,结合环境特点与皇家园林的要求,创作出风格独特的园林艺术作品。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坚持生态园林,因此要以理景为主,造景为辅,因地制宜进行景观设计创作。现代景观在设计之前要充分了解选址,充分利用原址的造型构造,因地制宜,才能创作出好的园林。摒弃有的设计师一味追求个性,将原来的基址大肆破坏,造成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浪费,又不符合生态节约的现代景观设计原则。

四、独特的植被造景手法

古典园林中植被的种类选取以及种植形式主要是以符合园林整体风格为主,小范围的园林空间,比如私家园林或者大型园林内的小空间,主要表现不同植物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美,以及各种植物搭配的和谐美,多运用少量的树木以单株、双株、多株或者丛植等形式来进行配置,以概括的表现出自然界天然植被的特点。而范围较大的园林空间,是以展现植被的群体美,以及整体的植被群落美感。丽日承德避暑山庄的苑林区,表现植被的群体生态美,山环水抱,充满野趣。古典园林中植被造景,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其观赏效果,赋予植被不同的内涵与意境,使园林内的植被拟人化,不同的植物表现不同的性格和韵味,同时根据四季交替不同时期,植被的色相与状态,创作园林的季节性时序景观。

植被造景是现代生态园林的主要载体,在进行植被造景之前,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习性,以及其适合生长的温度、土质等各种环境因素,并全部了解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生长特征和外观形态,以及群落关系,这是进行植被景观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师在进行现代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

五、赋予独特的意境美

我国古典园林景观精心设计安排,富含中园林主人深厚的情感,所表现出的诗意一般的意境是我国园林艺术独特的魅力所在。如拙政园的梧竹幽居亭,以梧桐雨竹子命名,富有优美意境,梧桐树被人们赋予了“高”“直”“贞”“孤”等君子品质,梧桐树在古代传说中还能够招来凤凰,具有吉祥的意义;竹子自古以来就被文人们颂扬其虚心有节,坚韧干直,象征着虚心、高洁、耿直的君子品格。在幽居亭的北面有两株梧桐,以及丛竹和黄杨,梧桐的高耸与竹子的挺拔相得益彰,渲染拙政园高风亮节的氛围,在水边的一株枫杨古树,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使整个景物画面更加完整,构图更加巧妙。

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除了要依靠先进的物质技术以外,人们更多的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审美,而古典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创作手法,是现代景观设计师应当要继承并要发扬的。意境创作要求设计师具备对于园林设计的热衷,是设计师情感空间的实体化营造,园林景观以园林题名等方式,来营造意境,使园林艺术除了具有视觉审美以外,更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空间。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是属于世界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特点的形成由于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相一致,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推崇和模仿。作为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当继承古代先辈留下的宝贵创作经验,深入了解古典园林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方式,融合于现代景观设计当中,进一步发扬古代园林艺术传统,形成具有鲜明风格特色的现代景观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庞明伟、龙波.“天人合一”——景观生态设计的现代理念[J].长春大学学报,2006(4).

[2]徐爱华.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苏州大学.2010(6).

[3]尚红、杨波. 中国古典园林创作手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9(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典园林艺术创作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看《园冶》谈苏州古典园林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