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注射剂联合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5-02-08 05:00刘亚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29期
关键词:法罗双黄连培南

刘亚红

(北京市回民医院,北京 100054)

双黄连注射剂联合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刘亚红

(北京市回民医院,北京 100054)

目的评价双黄连注射剂联合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83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61例。双黄连组给予双黄连静脉滴注治疗,法罗培南组给予法罗培南钠片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双黄连静脉滴注治疗联合法罗培南钠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细菌性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双黄连组、法罗培南组(P均<0.05),双黄连组的总有效率与法罗培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痊愈率与法罗培南组相比却显著性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双黄连组、法罗培南组(P均<0.05),双黄连组的细菌清除率与法罗培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双黄连、法罗培南组(P均<0.05),双黄连组与法罗培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联合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性良好、有效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双黄连注射剂;法罗培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它主要包括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扁桃体炎)和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从而继发引起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则导致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加重[1]。目前临床上多以抗生素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为主,法罗培南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口服有效的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已被证明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且已应用于临床中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然而针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法罗培南却无良好的治愈效果;而双黄连口服液已被证明除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外,也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且其已被应用于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除此之外,中西药联合应用于临床治疗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接受。因此,本院采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探讨二者联合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83例,其中男105例,女78例;年龄19~63岁。入选标准:所有受试者均经临床、实验室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呼吸系统感染,需经静脉给予全身抗菌药物治疗(细菌培养阳性率达80%以上),在48 h内未接受有效抗菌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双黄连组、法罗培南组、联合治疗组,3组入选例数、性别、平均年龄、治疗前体温、感染类型、白细胞正常例数、细菌阳性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排除标准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过敏史或有过敏性疾病史者;有严重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危重感染不宜单独用药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明显消化系统疾病或其他疾病可能影响药物吸收者。

1.3治疗方案 3组均给予常规饮食、生活起居指导及化痰、止咳等对症治疗。双黄连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黄连粉针剂(黑龙江松花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40044,规格:600 mg/支),用法:双黄连粉针剂体质量60 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法罗培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罗培南钠片(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90823,规格:0.2 g/片),用法:每次口服1片,每天3次。联合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黄连粉针剂+法罗培南钠片,用法:双黄连粉针剂体质量60 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法罗培南钠片每次口服1片,每天3次。3组治疗疗程均为1周。

1.4观察项目 试验期间详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各种反应。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给药前及疗程结束后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各1次,下呼吸道感染者在治疗前后行X射线胸片检查各1次。治疗后实验室检查异常者,需随访至正常或治疗前水平。

1.5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照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 级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4项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加重。以痊愈+显效计算总有效率。

1.6细菌学检查及评价标准 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分别于治疗前、后取痰标本和/或血标本作细菌培养,并且对菌株做出鉴定;细菌学评定标准:按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再感染进行评价,并计算细菌清除率。

1.7安全性评价 记录受试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对检查结果异常者定期复查,直至恢复正常或确定与研究药物是否有关。按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肯定无关5级标准进行评定,前3项为不良反应。

1.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 联合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双黄连组、法罗培南组(P均<0.05),双黄连组总有效率与法罗培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痊愈率与法罗培南组相比又显著性提高(P<0.05)。见表2。

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联合治疗组比较,P<0.05;②与法罗培南组比较,P<0.05。

2.2细菌学疗效 联合治疗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双黄连组、法罗培南组(P均<0.05);双黄连组细菌清除率与法罗培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不同细菌感染治疗后疗效比较

注:①与联合治疗组比较,P<0.05。

2.3安全性评价 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双黄连组、法罗培南组(P<0.05),双黄连与法罗培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注:①与联合治疗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多是由于革兰阳性菌以及阴性菌感染所致,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病情,可导致局部甚至全身并发症,临床上多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法罗培南是日本Suntory公司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青霉烯基本母核的口服抗生素,于1997年首先获准在日本上市,商品名为Farom,其杀菌的主要机制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样,是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作用[4]。法罗培南抗菌谱广,对需氧和厌氧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且对细菌产生的β2内酰胺酶高度稳定[5],因此,法罗培南已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系统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耳鼻喉科感染、妇科感染和皮肤科感染等方面。健康成人单次口服法罗培南1 h后达血药峰浓度,半衰期为1 h,主要经肾脱氢肽酶代谢后从尿中排出,不良反应与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相似,偶见胃肠道反应,这与本研究B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相吻合。

呼吸道感染属于中医“感冒”“外感发热”“咳嗽”等范畴,由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失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肺卫失调,邪正相争是其病机特点,病变部位在肺卫,而以卫表为主。常见证型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临床以风热感冒多见[6]。治疗多采用疏风清热解表方法,双黄连注射液是常用药物之一,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方制成,3种中药均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方中金银花为常用清热解毒药,具有解表、清热、解毒、止痢作用;黄芩清热燥湿、解毒、凉血;连翘清心、肺、胃之热,散温邪,解疮毒[1]。三药共奏清热解毒、利尿凉血之功能。该种药品能够抑制多种病菌,包括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志贺氏杆菌等。也能抑制多种病毒,包括艾可病毒,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乙型,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腺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本研究结果表明双黄连组痊愈率与法罗培南组相比有显著提升,细菌清除率与法罗培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间接证明了双黄连除了良好的抑菌作用外,还有抑制病毒的作用,这导致了双黄连组的痊愈率高于法罗培南组。此外,双黄连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与金银花中所含有的绿原酸具有致敏原的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还与液体浓度过高、滴速过快、患者是否过敏体质及个体差异有关[7]。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双黄连、法罗培南组相比有显著提高,但其治愈率、总有效率、细菌治愈率都显著性高于双黄连组和法罗培南组。因此,在使用双黄连与法罗培南联合用药时需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对过敏体质或曾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应慎用,另外要控制给药浓度和滴速,发热患者要使用降温手段,必要时可加入地塞米松2~5mg配伍[8]等,总体而言,双黄连粉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高,而且症状较轻,多数无需使用抗过敏药,在短时间内就会自行消失。综上所述,双黄连联合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可以控制,安全性良好,大大减轻单独使用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李正平. 金黄连口服液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277-278

[2] 隋玉玲,李学堂. 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1B):10-11

[3] 葛兰.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4):21

[4]DalhoffA,NasuT,OkamotoK.Targetaffinitiesoffaropenemtoanditsimpactonthemorphologyofgram-positiveandgram-negativebacteria[J].Chemotherapy,2003,49(4):172-183

[5] 周光宇,苏雪松,李德天,等. 法罗培南钠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7,23(5):323-328

[6] 白云苹,王明航,王至婉,等. 双黄连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734-2739

[7] 苟永鹏,张筱微. 双黄连针剂及其不良反应[J]. 中国医疗前沿,2009,14(13):115-116

[8] 黄东,林俊鸿.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体会[J]. 中外医疗,2009,(6):6-7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9.016

R0373.13

B

1008-8849(2015)29-3237-03

2015-01-09

猜你喜欢
法罗双黄连培南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我的宠物家庭
还原真实的双黄连
不一样的“双黄连”
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法罗培南纳对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双黄连系列制剂制备工艺再评价
Cica-Beta Test试剂盒检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评估
无敌上上签
比较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采用2 h及0.5 h静脉滴注亚胺培南的药动学/药效学参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