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大海的群山

2015-02-09 11:39李俊
雕塑 2014年5期
关键词:群山雕塑贵州

李俊

穆罕默德言: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

对于这一次的南京路贵州雕塑展而言,也许可以这样说,

海不来就山,我就去就海。而这一去,便是群山浩荡。

2014年9月20日,“上海第十四届南京路雕塑邀请展暨多彩贵州雕塑精品展”在上海南京路开展。对于已经举办了13年的南京路雕塑展,这次展览带来了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的高度与样式,而对于偏居一隅惯于沉寂的贵州雕塑创作团体,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贵州省雕塑院院长、贵州省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李钢说:“在这一平台集体亮相,将是贵州雕塑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刻,也是贵州雕塑界寻求改变的第一步。”

距离上一次贵州雕塑的辉煌,已近40年。1989年初,作为异军突起的艺术潮流“贵州现象”的组成部分,“田世信、刘万琪雕塑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反响和成功,田世信、刘万琪书写了贵州雕塑浓墨重彩的章节。经过这次精彩亮相之后,贵州雕塑的影响力渐渐走向沉寂和萎缩。进入新时代以来,贵州各方面的文化建设逐渐平稳发展,然而在雕塑创作思路上依然显得信息闭塞,缺少前沿观念的引导,缺少展示的平台和合作沟通的氛围,因此一直以来发展缓慢。几十年间,本土雕塑家举办了不过寥寥四五场展览而已。伴随雕塑艺术的低迷,导致在市场方面的本土人才资源的流失。据李钢介绍,近年来贵州每年有几亿元的市场,大多被省外雕塑企业做了,本土雕塑人机会很少。艺术与市场的双重失落成了贵州雕塑群体共同的痛,而面对未来庞大的市场,贵州雕塑人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

作为贵州雕塑院的院长,李钢深深感到不平。他从专业角度衡量,认为贵州雕塑整体水平在全国来说都不算逊色,贵州雕塑有一种由磅礴山水和粗犷气质涵咏出来的山一样浑厚而倔强的贵州性格。为这个团体打破沉寂,重现活力应该是自己当仁不让的使命。

他将目光瞄准了较多举办雕塑展的上海南京路,决定借一次成规模、上档次的展览,将贵州雕塑进行组团推介。虽然李钢担负着雕塑院院长的职务,平时他更专注的还是创作,缺乏大型展览在统筹运作方面的经验。但怀着振兴贵州雕塑的使命感,李钢一步步艰难而又执着地展开了工作:争取政府支持、联系上海组委会、筹措资金、组织参展作者、联络媒体……每一步都是意想不到的艰难曲折。好在基于扶持本土文化的共识,省内外多个单位和个人给予支持,促使展览的宏大构想变成了现实。

9月20日,在贵州初展之后,李钢带着五十余件最能代表贵州雕塑特点的作品远赴上海。参展作者覆盖了贵州老中青三代雕塑人,田世信作品《山路》、刘万琪的《空系列》、刘雍的《盛世鼓》、傅光大的《多姿多彩》和曹智勇的卵石系列等作品,更多呈现的是粗犷质朴的高原风情;李钢的《莫言》头像和《北极悲歌》冰雕、肖时安的人体系列、刘海滨的《大宇宙》、杜森的《绿色的心》等,更代表贵州中坚雕塑家在语言形式上的探索;其余新生代各家则各呈个性,各具实力。展览在很多方面书写了贵州雕塑史上的“最”字,如规模、档次、展期、影响等。这次展览促成了贵州首个雕塑文化产业项目,并由此催生无数关于贵州雕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贵州雕塑走进了上海,下一步如何走到北京,走出国门?上海雕塑、北京雕塑、国际雕塑如何走进贵州?等等,无疑给贵州雕塑带来了崭新的远景。

贵州省文联主席顾久在上海贵州展上如是说:“贵州与上海的合作,可以说是大山和大海的牵手。贵州的山雄直清刚,磊落劲拔,这种大山之气一旦凝聚,便为巨人。而上海文化素有海派之称,从任伯年、吴昌硕到鲁迅、胡适,可谓后浪前浪,海浪滔滔。”大山和大海,是对贵州和上海非常漂亮和贴切的象征,但要说“牵手”,大概还不足以体现这次雕塑展过程的艰难。穆罕默德言: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对于这一次的南京路贵州雕塑展而言,也许可以这样说,海不来就山,我就去就海。而这一去,便是群山浩荡,气象磅礴。借杜甫一句诗描述,叫“群山万壑赴海门”。

与1989年的田世信、刘万琪北京雕塑展遥相呼应,贵州雕塑由此完成了历史上两次漂亮的集体远行。远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我们有理由相信,贵州雕塑会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博大的心胸,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

猜你喜欢
群山雕塑贵州
巨型雕塑
十二生肖·虎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群山
群山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闲情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