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2 4例分析

2015-02-10 15:16黄成彬赵丽丹杨家富张会利李丽任海燕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8期
关键词:坏死性外耳道胰岛素泵

黄成彬,赵丽丹,杨家富,张会利,李丽,任海燕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黑龙江鸡西158100

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2 4例分析

黄成彬,赵丽丹,杨家富,张会利,李丽,任海燕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黑龙江鸡西158100

目的坏死性外耳道炎是在临床中一种罕见的、潜在危及生命的外耳道皮肤和骨质进行性坏死性炎症疾病,也是并发于糖尿病患者中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免疫力低下及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较高。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与普通外耳道炎难以区别,因此通常容易引起误诊而加快病情进展。该文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24例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患者有关资料,对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在坏死性外耳道炎早期采取根治性手术及术后对患处清洁换药将坏死组织清除以利于患处愈合,并与抗生素相结合进行治疗,获得比较明显的疗效。结果有21例患者的25耳在1.5~2个月后病情得到治愈,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治愈率达87.5%。3例患者的4耳因受到乳突的影响,实施乳突根治术治疗后,患者病变部位得到彻底清除,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后逐渐好转。结论 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在临床中病情比较复杂,易威胁患者生命。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乳突根治术,并对患者血糖指标采取措施进行合理控制。提高观察患者神经精神状况及疼痛等病情,并对患者血糖指标做好动态监测管理,加强患者营养摄入,对患者及其家人加强必要的健康教育,并指导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才能获得良好疗效。

糖尿病;坏死性外耳道炎;临床治疗

坏死性外耳道炎是在临床中一种罕见的、潜在危及生命的外耳道皮肤和骨质进行性坏死性炎症疾病,通常在患者外耳道皮肤和骨质产生进行性、侵袭性破坏患者,也存在扩散至周围组织症状,也被称为恶性外耳道炎,但不属于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并发于糖尿病患者中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免疫力低下及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较高。患者外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都表现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非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非糖尿病患者中也可发生此病。因坏死性外耳道炎早期不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难以区别于普通外耳道炎,因此通常由于误诊而引起疾病进展速度加快,炎症对患者颅底发生侵犯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目前,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在坏死性外耳道炎早期采取根治性手术及术后对患处清洁换药将坏死组织清除以利于患处愈合,并与抗生素相结合进行治疗。该研究收集24例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患者采取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并评价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24例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19例男患者,5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46~75岁之间,平均年龄51.7岁,病程3个月~2年之间,平均病程10.8个月,患者具有4~11年不等的糖尿病病史,全部患者经细菌培养外耳道分泌物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1.2 方法

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血糖监测情况与内科医生相结合对患者血糖进行合理控制。再利用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并对患者适当补充营养,相应进行局部治疗,彻底清除外耳道坏死组织,再对外耳道采用3%双氧水进行清洗后,对创面采用多粘菌素B进行冲洗,对患者创面采用纱条并浸有敏感药物进行填塞,每日处理创面2次。

2 治疗过程中的要点

2.1 病情观察

2.1.1神经精神症状 坏死性外耳道炎在临床中通常发病较急,主要有耳流脓,具有较明显的耳痛并不断加重的表现。如诊治疼痛不及时,患者病情就会不断发展并对颅脑侵犯产生神经精神等一些症状,因此重点要观察好患者病情。该研究收集的部分病例中,在治疗期间曾呈现出侵犯颅底炎症的症状,使患者发生面瘫且时有意识不清、嗜睡等症状,因患者也同时产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使病情突然向严重方向发展,在治疗期间严格按照医生叮嘱采用胰岛素泵使血糖指标得到降低,进而对酸中毒进行纠正,使患者体内电解质达到平衡,并应用抗生素以利于抗感染。患者吸入氧气保持2 L/min速度,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检查相应指标。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定期巡查,对患者耳痛情况每天评估2次,主治医生在每次查房时都应对患者意识状况进行认真评估,对包扎敷料存在血脓性渗出物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如:39岁男性患者入院时体温为36.8℃、血气分析结果为pH7.296、中性粒细胞14.6×109/L、血常规白细胞 21.7×109/L、尿糖 2+、血糖 13.37 mmol/L、血沉52 mm/h、血钾4.49 mmol/L、微量尿酮体。入院3 d后复查结果为,血常规中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8.5×109/L、血糖 5.89 mmol/L、血沉 67 mm/h、尿糖和尿酮体检测结果呈阴性。入院一周后血沉为29 mm/h,直到出院时白细胞达 6.2×109/L、血沉 18 mm/h、血糖 6.8 mmol/L。一些患者在耳鼻咽喉检查时也没有出现侵犯颅底的炎症表现。

2.1.2疼痛 坏死性外耳道炎患者一般都表现出剧烈疼痛,而且剧烈难忍,由于受到疼痛刺激也将对切口愈合产生不利影响,但对镇痛药物的盲目应用也不利于观察患者的病情,所以,安排患者病房位于护士站附近的最里面,不只是便于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也能免受病房其它患者打扰。在对患者治疗不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尽可能为患者创造舒适肃静的住院环境。对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客观评估,评分在低于6分的情况下,指导患者控制疼痛应采用诸如欣赏比较舒缓的轻音乐,与家属朋友闲聊等对注意力分散的方法。若患者疼痛评分高于7分时,经医生评估得到分数后,采用解热镇痛药对患者疼痛进行合理控制,尽可能不采用强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以避免应用药物起到镇静作用后对患者表现出的真实状况进行掩盖,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

上述病例因炎症对其颅底产生侵袭,在开始治疗阶段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疼痛,在疼痛评分中有4 d都被评为8分,在确有需要的情况下,按照医嘱对患者服用1片散利痛用于对疼痛的控制,经采取抗感染治疗方法并实施手术后,患者疼痛评分都低于6分。因对患者的疾病发现及时,炎症还没有对患者侵袭较深位置,除术后前两天疼痛评分为6分外,其它几天的疼痛评分都低于5分[2]。

2.2 患者血糖管理

该研究病例中,有2例患者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酮症酸中毒症状,根据医嘱应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方法以降低血糖,对患者餐前、餐后2 h、睡前及凌晨3时的血糖指标分别进行监测,并指派专职护理人员对胰岛素泵应用情况进行巡查管理,在医生确定应用胰岛素泵的医嘱后,由专职护理人员对患者应用的胰岛素泵进行安装。因医院采用血糖管理模式,全院糖尿病患者应根据治疗实际需要对血糖进行调整,由有关主治医生提出会诊要求后,在内分泌医生管理下合理调整患者血糖指标,患者需要调整血糖后,在术后2 d时若血糖指标偏低,可根据医嘱采用胰岛素泵对患者血糖进行调整,胰岛素在8~15时应按照0.7 IU/h,15~24时应按照0.5 IU/h进行。糖尿病专职护理人员与病房护理人员双方确认后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认真予以记录,然后由内分泌科医生结合患者的实际血糖检测指标,并与摄食情况相参考,改变对应用胰岛素的调整,每天当班护理人员应巡查不少于1次并认真记录应用胰岛素泵情况。若发现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的问题,就需要专职糖尿病护理人员协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如一位52岁女性患者,平时每天晚餐前服用2 mg瑞格列奈,入院后对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进行定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患者餐后血糖呈现较大的波动,在5.4~13.2 mmol/L,根据医嘱要求,需要对瑞格列奈服用情况进行调整,应调整为每天早晚餐前服用1 mg[3]。

上述的39岁男性患者出院当天检测患者空腹血糖为6.0 mmol/L,早餐后2 h检测血糖指标为10.8 mmol/L。上述的52岁女性患者出院当天检测患者空腹血糖为6.7 mmol/L,早餐后2 h检测血糖指标为9.1 mmol/L。

2.3 营养支持

该研究病例中的39岁男性患者具有比较严重的病情,自发病期间开始胃纳差,主要采用流质饮食,经营养科会诊后再采用糖尿病流质饮食,保持在600~800 kCal/d天总热量的饮食摄取。在两餐之间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流质点心,因每日患者摄入营养只达到正常所需的1/3左右,因此可对患者同时补充糖盐水。手术后患者将不同程度地增加机体消耗,患者术后一周通常都发生情况好转,饮食可调整为糖尿病半流质,每天将摄取的热能提高到1500 kCal左右,但还明显低于正常饮食需要,饮食不足的差额部分可采用口服500 mL/d瑞代进行补充[4]。

该研究病例中的52岁女性患者通常表现出较好情况,身高168 cm,体重68 kg,注意到患者具有较大年龄,血糖还能达到有效控制,术后对患者进行营养会诊,建议采用糖尿病普食软食,每天控制患者摄入总热量保持在1800 kCal左右。

2.4 对患者及家人加强健康教育

因患者在临床中的病情普遍表现出迅速变化的状态,在住院治疗期间,特别要做好患者及其家人的宣传教育工作,以使其对医护人员的治疗进行积极配合,进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5]。

该研究病例中的39岁男性患者术后产生意识不清状态,患者头应尽可能向患侧进行偏转,要求患者及其家人配合,这不仅对于引流患者中耳分泌物比较有利,也能避免发生患者误吸情况;在此患者能够完全恢复意识并保持清醒状态后,要求其家人若患者再发生面瘫及嗜睡等临床症状表现时,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置[6-8]。

对胰岛素泵进行安装过程中,对应用胰岛素泵的注意事项由专职糖尿病护理人员认真向患者及其家人进行介绍,诸如管路尽量避免发生缠绕、弯折情况,应用中不可受到剧烈撞击。在患者采取核磁共振和放射检查过程中,要将胰岛素泵取下以免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坏。不可任意按胰岛素泵上任一按键,对胰岛素输注量也不能进行随意调整,以免出现意外。要求患者在发生手抖、心慌、乏力、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表现时,应向护理人员及时告知。经过医护人员的耐心细致地治疗与护理,上述的39岁男性患者在意识不清的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误吸情况,中耳分泌物得到顺畅引流,在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期间使其血糖指标得到良好控制,没有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52岁女性患者在术后初期出现较多的渗出物,在主治医生对病房的正常巡视过程中,发现患者敷料出现较多的渗出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患处的敷料进行及时更换,以避免产生任何感染情况。

3 结果

该研究中的24例患者,经采用上述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有21例患者的25耳在1.5~2个月后病情得到治愈,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治愈率达87.5%。3例患者的4耳因收到乳突的影响,实施乳突根治术治疗后,患者病变部位得到彻底清除,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后逐渐好转。

4 讨论

在临床中对于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患者应加强重视程度,并提高认识,在糖尿病患者对其外耳道疼痛肿胀状态进行主诉时,若患者同时伴随的分泌物有异味,就要考虑是否为坏死性外耳道炎。经过菌培养患者外耳道分泌物,就能够对此病进行确诊。因糖尿病患者通常表现出移行白细胞速度迟缓,并降低吞噬功能,淋巴细胞不具有良好反应,并发生损坏其调理作用,同时糖尿病导致阻塞血管狭窄管腔,使患者微循环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等,都是产生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患者血糖指标的合理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治疗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的关键在于患者全身用药的科学合理,并采取妥善的局部处理。不只是使患者的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还能使治疗疗程得到明显缩短[9]。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糖尿病患者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使感染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概率明显增高,所以,耳鼻喉医师在临床中应特别重视糖尿病合并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的坏死性外耳道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免对患者病情产生延误。

5 结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坏死性外耳道炎在临床中具有比较复杂的病情,容易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在治疗过程中可及时采用乳突根治术,并对患者血糖指标采取措施进行合理控制。治疗过程中应重点提高观察患者神经精神状况及疼痛等病情,并对患者血糖指标做好动态监测管理,提高患者营养摄入水平,对患者及其家人加强必要的健康教育,并指导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唐珊熙.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何胜,耿勇,朱昱坤.坏死性外耳道炎误诊3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

[4]邹丽华,陈利英,叶国玲,等.两种镇痛方式在骨科手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4.

[5]周会兰,蒋晓莲.分散注意力控制疼痛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11).

[6]袁红娣,冯金娥,徐玉斓,等.胰岛素泵在非糖尿病病区的应用和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16).

[7]徐蓉,王玉萍,胡鹏.非糖尿病专科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规范化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4.

[8]楼娟亚,沈丽娜.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3(15).

[9]王瑞晨,蒋明华,姜海薇.坏死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7).

R473

A

1672-4062(2015)09(b)-0193-03

黄成彬(1973.12-),男,黑龙江鸡西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咽喉科疾病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5-06-20)

猜你喜欢
坏死性外耳道胰岛素泵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耳朵进水了,三个方法巧解决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