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2015-02-10 21:29郭世珍姜智浩陆小左曹宏梅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天津009天津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天津00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006
天津中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客观化仪器中医药

田 飞,常 俊,赵 静,郭世珍,姜智浩,陆小左,曹宏梅(.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天津009;.天津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天津00;.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006)

·综述·

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田飞1,常俊2,赵静1,郭世珍1,姜智浩1,陆小左1,曹宏梅3
(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天津300193;2.天津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天津300121;3.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206)

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顺应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通过简要介绍中医四诊客观化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现状,阐述了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局限性;总结了中医四诊客观化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以及发展方向。

中医四诊客观化;健康管理;疗效评价;产业化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5.07.16

中医是以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对人体的不同生理病理状态进行辨证论治,与西医学的还原医学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有着独特的整体评测方法。中医中的“证”是理解人体状态和立方用药的主要依据。中医学运用“四诊”检查,可探测人体脏腑的气血、阴阳的生理与病理状态。传统中医诊法主要是通过医生的目测观察、语言描述、经验辨析来判断病证,但是缺乏对各类信息的客观记录,其诊断结果缺乏客观评价标准,使得状态辨析的精确性和重复性难以满足临床需要。极大地影响诊断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已成为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1-10]。

在中医临床方面,目前尚缺乏科学的、独立的,针对中医药疗效的评价方法,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发挥中医四诊仪器在疗效评估方面的作用,使中医药疗法的有效性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非常有必要;在健康评估方面,有资料显示采用中医客观化检查方法有利于早期筛查,可以有效避免西医体检的漏诊,提高检查的准确率。中医四诊设备可以在各类体检中心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检查和疾病预警;还可以走进家庭,利用互联网实现日常体检。开发中医四诊仪器对于中医健康状态的辨识,干预手段的效果评估都有重要意义[11-19]。

因此,中医四诊客观化的实现与应用有利于促进中医诊察手段的进步,中医人体状态综合评价的客观化、数字化将为中医辨证理论和养生学科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促进中医学科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目前中医四诊客观化的国际关注度日趋提高,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本文简要介绍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关键技术。

1 中医四诊客观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随着中医药的推广和普及,对中医四诊仪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医四诊仪器具有简单、无创、廉价等优势,尤其在健康预防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高度重视中医四诊仪器的研发与生产。目前,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发展中医药与四诊仪器。韩国已经成功研制面向家庭的便携式健康检测舌象仪,日本面向临床的气压式脉象仪也已经试制成功。近年来,韩国加大投入,开发韩医四诊仪器,许多高科技设备不仅在医院普遍使用,而且走入寻常百姓家。近期韩国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了涉及中医药针灸、诊疗设备标准化的提案,中对我国中医药诊疗设备标准的研究将产生重大影响。

国内,近年来,随着健康概念的更新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一些地区出现了中医体检,这预示着中医在健康辨识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北京、天津、上海多家单位利用中医四诊仪器开展中医健康检查,取得可喜进展。

科技进步对于中医四诊仪器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关键和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国外从事中医四诊仪器设备的国家相比较,中国具有悠久的中医传统,有大批技术精湛中医人才,在这方面研究因起步早、研究早而居于世界前列,但目前大多为低水平重复,缺乏创新性突破的重大成果。国外一些知名企业如西门子等已经开始进军中医四诊仪器行业,无论在资金、工程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工程化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行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保持中医四诊仪器方面的研发优势,在相关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迅速推广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2 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一系列中医诊疗设备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进一步促进了中医四诊客观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医四诊设备采集的临床数据经过处理反过来推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不断进步。多学科相互交叉、不断渗透、深入融合对中医诊疗设备的研发至关重要,尤其是中医四诊设备借鉴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传感器领域的最新成果,为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20-30]。虽然经过“七五、八五”期间国家的大力支持,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中国在中医诊疗仪器研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2.1缺乏中医医理指导中医诊疗仪器是指在临床四诊活动中,根据中医药理论研制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及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软件)。设备大致分为诊断和治疗两大类,诊断类设备主要有脉象仪、舌象仪、穴位诊断等,治疗设备主要有电针仪、灸疗仪、激光治疗仪等。

综观目前的中医四诊仪器发展状况,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有所进步,应用技术不断增多,但数量稀少,部分存在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不高、低水平重复等问题[31-35]。因此必须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完善中医四诊信息客观化采集技术,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数据采集进而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中医临床疗效客观化评定奠定基础。将传统中医四诊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延伸、提高,并把中医临床观察结果以数据形式呈现,促使医生客观地辨识与评价人体健康状况;从而利用量化分析与综合判断的技术方法对中医临床病患进行客观化数据评测。

2.2技术含量低,升级缓慢临床上看到的一些中医治疗仪器,多数是小型化、功能简单、性能一般的仪器,无法与西医的治疗仪器相比。其技术含量普遍不高,缺乏先进性,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发展中医四诊仪器一直是个“瓶颈”。同时很多中医四诊仪器在中医院里如同使用无期的“老黄牛”,中医四诊仪器处于老、旧、破的状态。

2.3缺乏危机感和国际竞争意识中医四诊仪器使中医四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得以实现,这在国外得到很多认识和理解,更容易被接受和应用。但中国技术和产品市场处于“不设防”状态,国外产品很容易长驱直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过程中,科研单位与企业联系不够,使得新近研发的先进技术不能高效地应用于工程开发和企业生产中去。对于企业来说,不能及时找到可以用来改进工艺、提高效能的成熟先进的科研成果;对研究机构来说,研发的新产品新工艺中试配套研发困难,成果转化的风险较大;对于技术的配套性和适应性,也缺少相应的平台进行系统性和集成化产业链研究。因此,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工程生产企业都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从而实现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以产业促进科研,以科研服务生产的良性循环。

3 中医四诊客观化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3.1中医人体状态多维信息提取必须将中医传统四诊原理与现代技术融合成系列中医四诊客观化量化仪器,实现对中医健康状态的多维检测与评价分析,提出中医疗效评价的基础标准。因此如何开发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仪器,运用规范化的中医诊察方法从多层面、多角度提取人体状态多维信息,控制信息提取质量是中医四诊客观化技术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

3.2中医人体状态多维信息处理方法提取中医人体状态多维信息必须采用多因素信息处理方法,但多因素信息分析会遇到由于有效因素过多但资源有限,只能采集有限样本而出现组合爆炸、小样本分析和数据缺失等困难,如何采用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是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而建立中医信息集成系统平台以期实现对医疗数据的长期监测、收集及动态分析,即可用于中医临床的一般诊疗,大大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医疗数据的长期监测有助于疑难疾病的跟踪观察、临床诊治及判定预后,同时可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综合分析平台,动态分析医疗数据有助于开展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

3.3中医人体状态辨识的方法和算法基于四诊采集技术所开发的四诊采集设备记录的数据,以大量临床数据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混合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以发现某种中医证候与个人的理化指标及其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社会适应性、体质模型等方面一些人们未曾预料的关系或规律,客观评估中医药疗效,为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患病率提供一定的帮助。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最近邻、数据挖掘技术等方法处理中医四诊和各种量表提取的信息,研究中医多维人体状态概念范畴、诊断、分类的特点,是建立中医人体状态辨识方法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中医四诊信息客观化量化采集设备应能实现对中医健康状态的多维检测与评价分析,提出中医疗效评价的基础标准,实现对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多维客观量化分析。克服既往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手段单一,单机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弊端。同时建立以舌诊、脉诊、面诊为中心的系列化的中医信息客观采集手段,通过对大样本多中心人群调查,分别建立各相关采集手段的正常值范围及多维健康辨识标准[36-38]。

4 急需开发、集成和创新的核心技术

4.1中医诊断系列仪器的采集分析平台中医诊断系列仪器的采集分析平台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大量采集的中医信息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对信息作出快速全面的综合判定,使脉象检测仪,中医舌象仪,腹诊仪,甲诊仪,经络探测仪,耳穴诊断仪,足诊仪等的检查结果能够得到深入挖掘,得出符合人体实际情况的结论。

4.2中医四诊仪器质量评估平台中医四诊仪器质量评估平台主要开发中医四诊仪器评估的技术手段,保证对研发的仪器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将中医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4.3中医治疗技术疗效评价体系中医治疗技术疗效评价体系对新开发的治疗技术进行安全性评价与疗效评价。面向临床,以可靠性、可重复性、稳定性为研究重点,引进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完善中医信息采集方法,运用中医理论对现有的西医诊查技术进行适宜性改造,将其用于中医的健康状态辨识、中医药疗效评估,使四诊采集技术在临床能够实用,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量化数据。如导入3D采集技术、近红外采集技术、最灵敏可靠的传感器技术等对传统中医诊断方法采集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使信息采集手段更加丰富、可靠。实现脉象的三维显像与分析、存储同步进行,实现脉象信息高稳定性采集处理,使脉象信息直观化、客观化。

5 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形成了一系列推向市场的中医四诊仪器,使得中医四诊设备在丰富中医科研、临床诊断手段,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显示出了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的巨大发展前景。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中医药现代化的需求,目前的中医四诊客观化技术的研究、标准化、产业化以及普及程度还远未满足临床需求,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因此,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索。

[1]胡广芹,陆小左,杨琳,等.对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2,9(2):35-38.

[2]赵三强,史振武,孙华.促进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Supp1):12-14.

[3]王勇.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00-1301.

[4]李杨,建宇,少谦.中医诊断设备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1):1328.

[5]王根喜,王宏才.构建中医数字化自动诊疗系统的理论模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9):643-646.

[6]建宇,李杨.中医诊疗设备必须结合中医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1):1322.

[7]许岚,陈暐,张云静,等.从中医舌诊客观化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证型[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9):1817-1819.

[8]刘磊,吴秋峰,张宏志,等.脉诊客观化研究综述[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3,3(3):20-24.

[9]王晶,杨学智,朱庆文,等.健康及体质辨识的四诊合参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1):70-73.

[10]肖香群,王忆勤,燕海霞,等.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9):2042-2043.

[11]戚沁园,林燕佳,陈长青.中医舌诊客观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9):1565-1567.

[12]邸丹,周敏,秦鹏飞,等.中医舌诊、面诊客观化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4):89-92.

[13]周苏娟,涂泳秋,黄展鹏,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中医药信息化中应用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5):103-106.

[14]王常松,杨敏,闵莉,等.中医证研究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9):2365-2368.

[15]王常松.对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2):85-86.

[16]刘雪梅,陆小左.刍议舌脉诊数据在中医疗效评价中的意义[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5):264-266.

[17]郑晓燕,李福凤,邹奎昌,等.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现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5):708-712.

[18]刘宁,杨婕,郭蕾.基于流行学方法的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 1685-1688.

[19]张志明,梁建庆,陈嘉屿,等.舌诊客观化图像识别与慢性胃炎内镜分类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3,41(2):119-121.

[20]胡镜清,赖世隆.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关键环节[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6):3-6.

[21]郑舞,刘国萍,朱文华,等.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研制与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1):19-21.

[22]付文倩,齐向华.中医脉诊辨证模式下的临床辨治研究[J].光明中医,2013,29(11):2239-2240..

[23]方肇勤,潘志强,陈晓,等.实验小鼠四诊方法学的创建和意义[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7):1-4+81.

[24]张秋云,李秀惠,刘绍能,等.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辨证与舌诊客观化指标的关系探讨[J].天津中医药,2006,23(5): 365-368.

[25]朱海峰,陈雪功.中医诊断客观化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甘肃中医,2007,20(6):10-13.

[26]李晓宇,张新峰,沈兰荪.中医舌象信息融合方法的研究[J].测控技术,2007,26(5):26-28.

[27]王忆勤,李福凤,燕海霞,等.中医四诊信息数字化研究现状评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3):96-101.

[28]林志健,张冰,刘小青,等.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8):2217-2221.

[29]许家佗,屠立平,费兆馥.现代中医诊断技术对亚健康评价的分析与展望[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74-76.

[30]王常松.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5):572-573.

[31]王睿清,范赵翔,王春颖,等.中医四诊数字化采集技术的研究现状[J].中医杂志,2013,54(1):77-80.

[32]莫传伟,武哲丽,陈群.中医舌诊客观化识别与图像技术的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5,23(6):1032-1034.

[33]高丽,令晓明.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进展[J].仪器仪表学报,2005,26(8):724-726.

[34]魏红,葛丽娜,徐刚,等.心阳不振证与瘀阻心脉证心悸的脉象客观化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0):2018-2021.

[35]王瑞华.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脉象及脉图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3,31(9):169-172.

[36]费兆馥.中医特色诊断方法及其临床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1):4-7.

[37]杜如竹.舌脉诊检测方法研究近况[J].云南中医杂志,1988,9(4): 6-9.

[38]刘国玲,钟利群,都文渊,等.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客观化的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2013,30(11):702-704.

(本文编辑:高杉,滕晓东)

Main problemsand challenges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four diagnostic ob jectification

TIAN Fei1,CHANG Jun2,ZHAO Jing1,GUOShi-zhen1,JIANG Zhi-hao1,LU Xiao-zuo1,CAOHong-mei3
(1.Engineering College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ianjin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2.Departmentof Surgery,Tianjin People'sHospital,Tianjin 300121,China;3.CapitalBio Corporation,Beijing 102206,China)

Research on theobjec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fourdiagnosticmethods reallygoeswith the tideof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First of all,this articlegives briefly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then describes themain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Finally,proposed the key techonologies to be resolved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jec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four diagnosticmethod;healthmanagement;therapeutic evaluation;industrialization

R02-03

A

1672-1519(2015)07-044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02802;811732 02),国家支撑计划“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与集成研究”(2012 BAI25B05)。

田飞(1981-),男,讲师,主要从事中医四诊仪器的研发以及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曹宏梅,E-mail:caohongmei98@163.com。

(2015-02-14)

猜你喜欢
客观化仪器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中医舌象特征客观化研究领域科学知识图谱与可视化分析
中医舌诊客观化技术发展分析及应用探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民事司法视野下的“期待可能性”内涵探讨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