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种护理干预对治疗烧伤合并糖尿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5-02-13 02:09黄茹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6期
关键词:创面胰岛素有效率

黄茹

长春烧伤医院烧伤一科,吉林长春 130000

近几年老年糖尿病合并烧伤的患者呈上升的趋势。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的高血糖增多和代谢紊乱,糖尿病所引起的周围神经和微血管病变,加之烧伤后糖异生增强,使葡萄糖生成增加,而烧伤不仅造成皮肤毁损,可会出现各系统、器官代谢紊乱功能失调,使糖尿病烧伤患者的创伤面更难愈合。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会引起并发并症甚至死亡。该研究通过对来该院接受治疗的62例烧伤合并糖尿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模式,减少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62例烧伤合并糖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其中男26例,女5例;年龄38~65岁;糖尿病史2~18年;其中I型糖尿病的患者3例,II型糖尿病的患者28例;烧伤部位:头面6例,四肢22例,躯干3例;烧伤面积2%~48%。对照组31例,其中男 23例,女 8例;年龄 43~72岁;糖尿病史 2~20年;其中I型糖尿病的患者2例,II型糖尿病的患者29例;烧伤部位:头面8例,四肢18例,躯干5例;烧伤面积1%~54%。烧伤原因:热液烫伤29例,火焰烧伤26例,热水袋4例,理疗致伤3例;入院时空腹血糖值8.2~22.4mmol/L,餐后2 h血糖值在17.1~30.4 mmol/L;并且性别、年龄、烧伤部位、烧伤程度、烧伤原因、病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采用治疗方案 ①控制血糖治疗,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胰岛素,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同时空腹服用西格列汀剂量为100 mg/d,每日口服一次。②控制感染治疗,给予预防性应用三代头孢,对于合并感染或分泌物较多的创面,依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药物③局部治疗:常规消毒,铺巾后清创,清除创面涂抹湿润烧伤膏,油纱覆盖后包扎,每隔4小时1次,直到创面愈合。

1.2.2 对照组常规护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在烧伤后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患者成了易感染人群,所以故加强病室的消毒,应使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开放、减少病房空气中细菌含量。对室内地面用500 mg/L含氯擦拭消毒剂擦拭,每于3次。床单敷料应整洁干燥,做到及时更换,做好大小便的护理,防止交叉感染,并注意创面的颜色、气味,创伤面周围有无红肿现象。

1.2.3 观察组护理 ①心理护理:烧伤合并糖尿病患者,长年采用注射胰岛素或药物治疗,再加烧伤引起疼痛感很重,又怕预后留有疤痕,因此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障碍,护士应该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并向患者介绍此病的治疗方法、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等,减轻心理障碍,坚信战胜疾病信心,以最最的心态配合治疗。②创伤面的护理:加强创面的治疗与护理,对于干燥暴露治疗的创面要应保持创伤面干燥、清洁、及时清创换药,使创伤面的渗液及坏死组织干燥成痂,以暂时保护创伤面,另外创面不要受任何挤压或潮湿,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湿润暴露治疗的创面应及时清除创面液化、坏死组织,这样可以促进创面引流,减轻炎症反应;对于包扎治疗的创面用无菌吸水的敷料,扎压力要均匀,包扎至功能部位,要注意血运,创面每1~2 d换药1次;对于浸浴治疗的创伤面保持水浊为38~39度,室温28~30度。初次浸浴不宜超过30min以后可以1~1.5 h为最佳时间。浸浴前,测体温、脉搏、呼吸、,要求患者将便排出。浸浴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出汗、脉搏快、面色苍白等症状,如有应立即终止浸浴。浸浴后应保暖、休息后再处理创伤面;总之要密切观察创面的色泽、水肿、液化,有无异味、渗出等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通知医师做对症处理。③饮食护理:针对烧伤合并糖尿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考虑二者疾病兼顾,应对糖尿病患者血尿糖增高忌糖,而对烧伤患者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退。饮食上要指导患者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原则,合理饮食,采用主食宜少量多餐方法,尽早鼓励患者进流质饮食,饮料粗米汤、菜汤、鱼汤、绿色蔬菜、牛奶、鸡蛋、瘦肉、粗杂粮、豆类等,定期检查血糖、尿糖情况,为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④血糖控制的护理:胰岛素注射部位在上臂、大腿、腹部等位置轮换进行注射,进针点之间间隔1~2 cm,为了防止注射部位皮下组织萎缩硬化,使得胰岛素的吸收更好,故不得在30 d内在同部位上注射两次。用胰岛素每次餐前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并观察有无局部或全身红肿、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如不可自行消退,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密切观察有无饥饿感、心悸、手抖、软弱、多汗低血糖现象,如有低血糖现象应进食口服浓糠水,必要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液。

1.3 观察指标及伤口愈合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用药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餐后血糖达标时间、皮肤愈合率、皮肤愈合时间。伤口愈合疗效判定:①痊愈:创伤面完全愈合;②显效:创伤面愈合50%以上;③有效:创伤面愈合25%~50%;④无效:创伤面愈合25%以下。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分布,计量资料采用t分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护理1周后两组伤口愈合情况

观察组:痊愈率=9/31=29.03%,显效率=12/31=38.71%,有效率=7/31=22.58%,无效率=3/31=9.68%,总有效率=28/31=90.32%;对照组:痊愈率=6/31=19.35%,显效率=6/31=19.35%,有效率=9/31=29.04%,无效率=10/31=32.26%,总有效率=21/31=67.7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77,P<0.05);治疗 2 周后皮肤愈合时间(d)观察组:皮肤愈合时间(d)=(8.92±1.98),对照组:皮肤愈合时间(d)=(12.98±2.44),观察组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9,P<0.01)。

2.2 治疗2周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

观察组空腹血糖(mmol/L)★=(6.64±1.58)、餐后 2 h血糖(mmol/L)▲=(8.05±2.26)、餐后血糖达标时间(d)◆=7.18±1.32;对照组空腹血糖(mmol/L)★=(7.48±1.32)、餐后 2 h 血糖(mmol/L)▲=9.96±1.98)、餐后血糖达标时间(d)◆=(9.74±1.8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及餐后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t=3.53、■t=6.27、P<0.01)。

3 讨论

烧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两者疾病相互影响,由于糖尿病患者皮肤微血管及周围神经存在病变,阻碍皮肤营养吸收,增加烧伤创面感染机率,同时皮肤愈合率明显下降,再加之烧伤伤后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增高,使烧伤面更易发生感染。从临床病例分析表明,控制血糖是关键,只有控制住血糖,才能降低创面感染机率,促进创面愈合。目前临床研究显示,通过改善患者的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组实验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其观察组皮肤愈合时间、餐后血糖达标时间时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烧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疗效确切,能够迅速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彩丽,徐文举.烧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3(27):453.

[2]童晓明,王小兵,王莉萍.糖尿病患者合并烧伤的处理[J].滨广州医学院学报,2012,35(4):308-309.

[3]张晓龙,吴双喜,沈贤友.烧伤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治疗分析[J].安徽医药,2011,15(11):1393-1394.

猜你喜欢
创面胰岛素有效率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osthol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