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运用

2015-02-13 02:09李亚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6期
关键词:低血糖人性化血糖

李亚丽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郑州 450000

妊娠糖尿病较常见,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及患者身心健康。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对减少母婴并发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人性化护理作为现代化护理模式,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年龄及心理特征,实施护理,并从身体康复、心理、情感等方面减轻患者压力,给予其最大支持,减少并发症。现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该院妊娠糖尿病56例,总结人性化护理的运用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该院妊娠糖尿病56例,依据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两组,各28例。研究组均龄(27.76±3.23)岁,最大年龄42岁,最小21 岁,孕产次均为(1.41±0.30)次,范围 1~4 次,经产妇15 例,13 例初产妇,孕周均为(37.2±2.1)周,范围 28~41周。对照组均龄(27.44±3.38)岁,最大年龄43岁,最小21 岁,孕产次均为(1.37±0.32)次,范围 1~4 次,经产妇14 例,14 例初产妇,孕周均为(37.4±1.9)周,范围 28~40周。组间资料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护理模式为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

1.2.1 心理护理 注重护患沟通,结合患者不同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制定沟通计划,密切护患关系,增强患者信任感及依赖感。沟通交流时,应端庄仪表,面带微笑,并采用亲切、体贴的语言,对其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科室主任、主治医生等,说明该科室治疗先进及护理技术精湛,提高患者康复信心。向其介绍医院制度及住院环境,带领患者熟悉环境,讲解临床治疗、康复效果较好的真实病例,鼓励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并配合各项护理操作。说明积极配合对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重要意义,教会患者自我放松及调节方法,稳定情绪,缓解紧张、焦虑等,调整心态。

1.2.2 用药护理 反复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对血糖控制的积极意义,讲解药物知识,包括药理作用、治疗原理、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教会患者掌握用药方法,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剂量用药,不得自行加药、减药或加量、减量等。定期监测血糖,做好记录,分析血糖控制情况,对于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开启后,应将其置于冰箱中冷藏,注射时应确保剂量准确,坚持无菌操作。用药期间,做好密切观察,一旦患者有出汗、心悸、手抖等,需警惕低血糖,并给予其糖水,严重低血糖者可选择葡萄糖静脉注射,用量40~60mL。

1.2.3 运动护理 运动对胰岛素拮抗有一定改善作用,可有效降低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预防孕妇体重增加,并增强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缓解高脂血症[2]。采用通俗、简单的语言,向患者说明适当运动的必要性,鼓励其积极参与。运动项目不宜过于激烈,以散步、太极拳等为宜,运动 1~2 次/d,20~30min/次。

1.2.4 饮食护理科学饮食可有效保证妊娠营养及热量充足,并能有效避免餐后血糖升高[3]。向患者讲解科学饮食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了解患者饮食喜好,与患者一起制定计划。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计算热能总量,一般来说,若患者体重较高,每日总热量宜为100 kJ/体重;若患者体重较低,每日总热量宜为167 kJ/体重;若患者体重正常,每日总热量宜为126 kJ/体重。对于孕中期及孕晚期患者,可适量加大碳水化合物摄入。嘱患者多食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铁、钙等。

1.2.5 产后护理 对患者各项指标做好监测,包括尿酮体、心率、脉搏、血糖及尿糖等,观察询问是否出现低血糖,如心动过速及盗汗等,创建静脉通道,并及时补液,预防患者由于糖利用不足造成产后出血或宫缩不良。若患者血糖较不稳定,需增加查房此时,做好心理辅导,室内消毒1次/d,预防感染。新生儿出生0.5 h后,给予其糖水。出生后即刻、出生后30 min、出生后2 h、出生后6 h,分别测定新生儿血糖,准确记录,如血糖低于2.22mmol/L,则为低血糖,及时处理。

护理前后,分别测定对照组与研究组血糖,并比较。观察两组母婴并发症情况,包括羊水过多、产后感染、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评估两组焦虑状态程度,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满意度,组间作对比。

1.3 效果标准

不满意:问卷调查评分<60分;基本满意:问卷调查评分60~89分;非常满意:问卷调查评分>90分。满意度=基本满意+非常满意。

1.4 统计方法

对该研究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

护理前,对照组血糖(8.74±2.54)mmol/L,研究组血糖(8.69±2.63)mmol/L,组间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对照组血糖(6.05±1.96)mmol/L,研究组血糖(4.27±1.84)mmol/L,组间相比,研究组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母婴并发症

对照组共有5例,发生率17.86%(5/28),2例产后感染,2例新生儿低血糖,1例妊娠高血压。研究组共有2例,发生率 7.14%(2/28),1例产后感染,1例新生儿低血糖。组间相比,研究组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焦虑评分

对照组焦虑评分(49.89±6.54)分,研究组焦虑评分(38.63±3.26)分。组间对比,研究组焦虑评分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满意度

对照组满意度85.71%(24/28),不满意4例,13例基本满意,非常满意11例。研究组满意度96.43%(27/28),不满意1例,12例基本满意,非常满意15例。组间相比,研究组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研究分析,妊娠期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葡萄糖不耐受,或首次发生糖耐量受损,不仅损害患者自身健康,引起并发症,还对胎儿、新生儿构成很大威胁,造成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钙及窒息等[4]。人性化护理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将疾病作为中心这一观念,而将患者作为工作中心,将患者看成社会、生物及心理各方面完整的人,设计护理方案,所有护理操作均围绕患者进行,是人道主义的重要体现[5]。人性化护理内容丰富、新颖,措施极富针对性,有效性强,涉及面广,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产后护理等,心理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积极心态,缓解压力,避免情绪波动;用药护理有助于指导患者合理、正确用药,预防用药不良反应;运动护理及饮食护理有助于从运动、饮食两方面控制血糖,促进疗效;产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促进良好结局[6]。人性化护理较传统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能充分发挥护理作用,工作效率及质量较高,服务优质,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该研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模式分别选择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血糖由(8.69±2.63)mmol/L 改善为(4.27±1.84)mmol/L,对照组血糖由(8.74±2.54)mmol/L 改善为(6.05±1.96)mmol/L,研究组护理后血糖较低,提示人性化护理对控制血糖有显著作用。研究组母婴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7.14%,而对照组17.86%,研究组低,提示人性化护理对减少母婴并发症有积极意义。研究组焦虑评分(38.63±3.26)分,满意度 96.43%,对照组(49.89±6.54)分,满意度85.71%,研究组评分较低,满意度较高,提示人性化护理工作质量较高,可有效改善焦虑。

综上所述,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护理效果佳,作用显著,值得运用。

[1]刘晰岚.人性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6中旬刊):48-50.

[2]盛超云.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4):3364-3366.

[3]邹雨桐,张雪莹,蔡勇.个性化护理对策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23):97.

[4]班慧峰.分娩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5):2103-2104.

[5]左守凤.5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16):188-189.

[6]陆林玲.整体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4(16):69.

猜你喜欢
低血糖人性化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人性化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猪的血糖与健康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