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政猛于虎?

2015-02-14 03:21作者丨郑太男台湾媒体人
台声 2015年3期
关键词:弊案财团公车

作者丨郑太男 台湾媒体人

台北市长柯文哲杠上岛内四大财团

自从岛内政坛冒出柯文哲后,国、民两大政党在岛内新闻市场上几乎快消失踪影,一众耀眼的政治明星,顿时都暗淡下来,蔡英文、朱立伦横看竖看都有些马英九的身影,赖清德急着要在柯文哲强大光芒下挣点露脸机会,甚至不惜抬高和台南议会对抗,然而斧凿之痕硬是折损了效果。至于近一年前还不可一世的“太阳花学运领袖”,现在还有谁在乎他们说什么、做什么?

上任月余,岛内民调显示柯文哲施政满意度高达70%,他凭什么获得岛内社会万千宠爱?原因很多,但无非是其主张、决策以及使用的言词,表达情绪的方式都非常庶民。黑白是非分明,不啰嗦,出重拳,不在意后果,完全就是庶民逻辑与道德观。当初柯文哲上任前曾公开说,3天内就要拆完台北市忠孝西路公车专用道。事实证明,只有柯文哲能比柯文哲更快,他上任第一天就拆了公车专用道。这位医科出身的新市长,不同于以往市政治理,一切以效率与科学为依据,但也引来岛内各界对其“柯”政猛于虎的印象,究竟是严苛还是魄力?

从批驳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选手村造价太高到杠上富邦集团松山文创区BOT案(建设—经营—转让)经营模式、远雄集团大巨蛋BOT案、鸿海集团秋叶原BOT案,岛内政治人物对此或褒或贬,褒的是他的魄力,贬的是他行事莽撞、违反官场文化。官场司空见惯的事,庶民却看不惯,官场认定“合法”就不是弊案,庶民却认为“不合理”就是弊案。柯文哲上任月余,其个人行事风格或可推敲,但其给台湾岛内带来的震慑,却实实在在改变了不少人对政治根深蒂固的想象。所以,当台北市政府宣布将所有的关税上网公告时,鼓掌之余,其实令人内心忧虑未来台北市政府可能寸步难行;当柯文哲重新检讨所有市府与财团合约时,不敢想象,财团无法获取暴利时台北市还有发展的可能?好在柯文哲明确表态绝对没有反商、仇富的想法,只是反对官商勾结。“有问题到市政府来,大家坐下来谈,公开透明。”

柯文哲不在乎毁誉、不顾人情,只有“嗡嗡嗡”(源自柯文哲接受媒体采访后哼唱岛内童谣《小蜜蜂》,此后被岛内媒体引申其“埋头做工”)。这种形同酷吏的作风能推动市政进度,说来不算坏事。当白目(闽南语,意指不识相、乱讲话)的柯文哲打破岛内官场文化、“不知死活”地挡人不义之财、要求台北市政府公职人员“讲实话、做实事”、对官商勾结的合约内容气到血压飙高。相形之下,那些要求柯文哲“温良恭俭让”的声音,不过是“官样文章”而已。毕竟岛内有哪位政治人物能比得上今日岛内“大位者”看起来更“温良恭俭让”而实则更官僚甚至更腐化?

猜你喜欢
弊案财团公车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漫画
王华主任会见韩国知识文化财团理事长辛圣恩一行
第二批公车拍卖总成交9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