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5-02-21 02:35祝莉丽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0期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临床应用

祝莉丽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祝莉丽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的应用方式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共6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患者有31例,该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有30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式治疗方法(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进行临床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三方面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胰岛素应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其中,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方式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式治疗方式的疗效,其能有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临床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据相关临床医学调查显示[1],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使得目前我国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糖尿病患者也极易引发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糖尿病患者产生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却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医学处理,较易导致患者死亡[2]。而据相关临床医学研究显示,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中,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探讨探讨胰岛素的不同应用方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共6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患者有31 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5例,年龄在46~76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59.19±10.11)岁,体重指数在22~27 kg/m2之间不等,平均体重指数为(24.69±1.87)kg/m2,该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有3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龄在4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17±10.11)岁,体重指数在22~27 kg/m2之间不等,平均体重指数为(24.67±1.89)kg/m2, 该组患者采用常规式治疗方法(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进行临床治疗。入选的61例患者均在医院的体检结果中,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式治疗方法(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进行临床治疗,而研究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两组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1.2.1 常规式治疗 以静脉滴注的方式对患者注射普通的胰岛素,其滴注的药剂量保持在0.1 IU/(kg·h)[3],患者在滴注之后,检测血中的pH值,若pH值达到了正常水平,则改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且每日注射3次(早、中、晚三餐后各注射1 次),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如实的记录。

1.2.2 胰岛素泵皮下注射 对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且药剂量保持在0.1 IU/(kg·h),患者在注射治疗之后,检测血中的pH值, 若pH值达到了正常水平,对患者加大胰岛素用量,并采用持续性的皮下注射方式进行治疗[4]。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如实的记录。

1.3 观察项目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并进行分析。其中,所得数据越低,则代表该组的治疗方式相对有优势。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例数(百分比)表示,进行c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及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及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均要明显优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及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及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对比(±s)

注:P<0.05。

组别  住院时长(d)  尿酮转阴时间(h)研究组(n=31) 60.76±30.19 12.16±3.65对照组(n=30) 119.61±49.12 38.01±6.32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有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状况,即并发症发生率为3.23%;而对照组有4例患者发生了低血糖状况,即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糖尿病中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指患者机体内部的胰岛素出现了严重缺乏的状况,进而引起的一系列高血糖、酸中毒等临床性综合征[5]。该病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情严重等病症特点[6]。由此可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据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显示[7],胰岛素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并取得了较大的良好疗效成果。

根据该研究,可以得出:胰岛素的不同应用方式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中的疗效成果是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的。目前,在临床上,常规的胰岛素治疗方式主要以静脉滴注小剂量的胰岛素为主,这种治疗方式虽然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机体内糖水平,减少体内的酮体生成,但其疗效缓慢,不能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最佳目标之上,其不是最好的治疗手段[8]。因此,寻找出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最佳的胰岛素用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方式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中,有其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延缓患者的糖尿病病症的病程时长,还能将机体血糖水平控制在最佳目标之上,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病症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9]。

根据该研究,可以得出: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三方面均要明显优低于对照组,,因此,研究组的治疗方式是明显优胜于对照组的,这也由此证明了,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方式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式治疗方式的疗效,且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胰岛素应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其中,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方式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式治疗方式的疗效,其能有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减轻了患者的病症痛苦及其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志军.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5):95,97.

[2] 李雪玲.老年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护理20例[J].医学美学美容,2014(5中旬刊):616.

[3] 李立华.1例晚期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致死胎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62-163.

[4] 孙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3):158.

[5] 王祖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例误诊报告[J].吉林医学,2014(17):3901.

[6] 柳光娟,王莉君.个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抢救和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中旬刊):167.

[7] 吴玉清,徐雪丽,郭峰岩,等.1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病例抢救成功报告[J].健康必读,2013(8下旬刊):522-523.

[8] 屈淑伟.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9):32.

[9] 楚能武,陈传国,罗嗣刚,等.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急症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27):22-24.

(收稿日期:2015-03-03)

[文章编号]1672-4062(2015)05(b)-0011-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57

猜你喜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临床应用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3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与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胰岛B细胞功能改变的观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尿崩症的特点及诊断工作探讨
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护理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