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蚕病的科学防治

2015-02-21 04:05王英民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2期
关键词:蚕期蚕儿蚕室

王英民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450008)

在家蚕的饲养过程中,因技术措施处理不当,导致大量发生蚕病,特别是夏秋蚕期大量爆发,在生产中极为常见。家蚕的蚕病主要有:病毒病(包括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型软化病),细菌病(败血病、卒倒病、细菌性胃肠病),真菌病(白僵病、绿僵病、曲霉病等),微粒子病(原虫病),中毒症等。

1 病毒病

病毒病是生产中最常见的蚕病,主要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三种。

1.1 病毒病种类

1.1.1 血液型脓病

自感染至发病小蚕期一般经过3 ~4 天,大蚕期经过5 ~7 天发病。血液型脓病特有的典型症状是:体色乳白、体躯肿胀、常在蚕匾边缘狂躁爬行、皮肤易破流出乳白色脓液。

1.1.2 中肠型脓病

是一种慢性病,潜伏期较长,蚁蚕感染的,到2、3 龄发病,3、4 龄感染的,到4、5 龄甚至上蔟前才发病。中肠型脓病蚕,个体发育迟缓、喜潜伏于蚕座蚕沙中、吐液、排白色稀粪或粘液、胸部透明呈空头症状。

1.1.3 病毒性软化病

发病较快,大蚕期发病后很快死去。观察病蚕外观症状,亦有空头、下痢等症状,但病蚕整个肠腔没有桑叶,空头症状更明显。

1.2 病毒病防治

严格洗刷消毒,杜绝病源,防止污染。养蚕前,必须对蚕室、贮桑室、蚕具及蚕室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洗刷消毒。先把蚕室、蚕具、活动场地用净水彻底洗刷一遍,将蚕具放烈日下暴晒(物理消毒)。再用2%的福尔马林石灰浆对蚕室、蚕具消毒,并注意室内温度保持在25℃以上一昼夜后打开门窗,拿出蚕具在烈日下暴晒(物理消毒)。然后用含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液或漂白粉液消毒,因漂白粉有效氯易挥发,用前一定要测好。最后用每立方5 克的硫磺熏烟消毒。

养蚕中适时撒布大小防病一号、新鲜石灰粉,添食浓病清、病毒治等抗生类药物;注重提青分批,淘汰迟眠迟起蚕;良桑饱食,勤除稀放;注意通风排气,防止高温闷热诱发蚕病。养蚕结束后,用1%有效氯次氯酸钠液或用0.5% ~1%新鲜石灰水对蚕室、蔟室、贮桑室及周围环境进行洗刷消毒,并加强蚕沙、蔟具的管理。

2 细菌病

夏秋蚕期发生较多,常见的有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中毒病和细菌性胃肠病三种。

2.1 细菌性败血病

蚕儿发病后停止食桑、体躯挺伸、静伏蚕座、胸部膨大、排软粪、死后尸体腐烂流出污水。

预防此病,从3 龄开始,3 ~4 天添食一次蚕病清,蚕病清一小包,加水0.5kg 溶解后喷桑。

2.2 细菌性中毒

蚕儿因食下带有细菌分泌毒素的桑叶而发病。毒素量大时,发病急,几小时内即停止食桑,胸部膨大,前半身昂起,吐肠液,发生抽筋状的抖动,进而腹脚失去抓着力而死亡;食下毒素少时,经2 ~3 天才表现停止食桑和爬动,继而死亡。

养蚕期间,桑园附近不能用细菌性农药治虫;如桑叶被污染,可用含0.3%有效氯漂白粉液浸渍解毒,清洗晾干后喂蚕。

2.3 细菌性胃肠病

与病毒性软化病相似,亦出现起缩、空头、下痢症状。生产上一般只要及时选除病蚕,同时改善饲养条件,就不会蔓延发展。

蚕期注意合理贮藏桑叶,避免湿叶过久、过厚堆放而造成桑叶变质及细菌的滋生。生产上添食蚕病清药物对细菌性胃肠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 真菌病

家蚕真菌病是由于蚕儿被真菌寄生所致,发病死亡后,其尸体变得僵硬而干瘪,故又称为僵病。

蚕体感染真菌后,经3 ~6 天即死亡。发病初期,食桑减少、举动呆滞,蚕体上会出现油渍状、针尖大小的病斑,刚死的病蚕身体变软失去弹性,不久尸体逐渐变硬。

防治方法:彻底消毒,消灭传染源;使用防僵药剂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蚕期勤除沙、勤撒吸湿材料,保持蚕座干燥。

4 微粒子病

微粒子病是由原虫寄生引起的。这种病不仅在蚕期互相传染,而且可以通过胚种传染,由上代传给下一代。微粒子病病程较长,感病较轻的蚕儿,可以继续发育,直到化蛹、化蛾和产卵。感染微粒子病的蚕,发育极度缓慢,蚕体大小不匀,病蚕迟眠迟起,与健康蚕相差一个龄期以上。从外观上看,主要有细小蚕、斑点蚕、半蜕皮蚕和不结茧蚕。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微粒子预知检查,防止胚种传染。二是彻底消毒,杜绝病源。三是饲养中及时隔离并严格淘汰弱小的病蚕,防止混育,以便造成蚕座感染。四是加强桑园治虫,建立安全的外围,防止昆虫相互传染。五是检种室要远离桑园、蚕室和冷库。六是加强对引进蚕种的管理。

5 蝇蛆病

蝇蛆产卵在蚕皮肤上,孵化成蛆后钻进蚕体寄生而致病,以夏秋蚕为害比较严重。

主要症状:在蚕体的寄生部位出现不规则黑色病斑,并在有病斑的环节上发生肿胀扭曲。

用“灭蚕蝇”稀释液给蚕儿添食或喷蚕体,均能有效控制蝇蛆病的为害(添食用500 倍液,喷蚕体用300 倍液)。

6 壁虱病

螨类寄生在家蚕身上,吸取血液并注入毒素而引起蚕中毒死亡的一种急性蚕病。小蚕期发生多,大蚕期发生较少;春蚕发生多,秋蚕期发生少。

蚕儿被壁虱寄生后,立即停止食桑,吐液,头部突出,胸部膨大并左右摆动,排粪困难。病蚕皮肤上常有许多粗糙黑斑,尸体一般不腐烂。

养蚕前一个月用1 200 倍敌敌畏乳剂喷洒蚕室、蚕具,杀灭壁虱;饲养中发现壁虱病时,马上更换蚕室、蚕具,对发病的蚕室用硫磺薰烟2 小时,蚕座蚕体用灭蚕蝇乳剂300 倍稀释液喷洒驱虱。

7 农药中毒

家蚕生产上因农药种类不同,可分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如敌百虫、敌敌畏、治螟灵等)、有机氯农药中毒(如氯丹等)、有机氮农药中毒(如杀虫脒、杀虫双等)。

蚕儿停止食桑、乱爬、胸部膨大、吐液、颤抖、身体缩短,并迅速死亡的,一般为农药中毒所致。

桑园治虫要正确掌握各种不同农药的残效期,并采样叶试喂;防止桑园附近农作物喷药时污染桑叶,发现中毒蚕儿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及时撒焦糠等加网除沙,并且清水浸洗、待复苏后添食硫酸阿托品进行解毒(每支针剂或每粒片剂加水0.25kg喷叶)。

8 蚕病综合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保证蚕作安全,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8.1 蚕前消毒

蚕前消毒务求全面、彻底。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洗(蚕室、贮桑室、蚕具要全面清洗);刮(蚕具及蚕室地面的污物要刮净,若蚕架蚕匾上粘附有尸斑,可先用草木灰或1%老碱水浸泡洗刷,再用清水洗涤);晒(洗净的蚕具要暴晒);刷(清洗后的蚕室用石灰浆粉刷一次);消(一般用漂白粉液、次氯酸钠稀释液、毒消散进行三次消毒;对存放过棉花的蚕室蚕具,需在养蚕前一个月用80%敌敌畏1 200倍液消毒)。

8.2 蚕期消毒

养蚕过程中,周围环境的病原物可以通过桑叶、人为操作及蚕座传染扩散,因此必须做好蚕期中的消毒防病工作。

严格提青分批、淘汰弱小病蚕;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防止蚕座传染;建立经常性的防病卫生制度。要求做到:切桑、给桑前和除沙后要洗手;贮桑室与小蚕室要换鞋入室;除沙后的蚕网、薄膜等要经常进行清洗和日光消毒;除沙后地面要用0.3%有效氯漂白粉液或石灰水喷洒消毒;蚕病发生严重时每天进行蚕体、蚕室消毒;禁止湿叶喂蚕;病死蚕应投入石灰缸中,防止病原扩散。

8.3 蚕期后消毒

蚕期后消毒即“回山消毒”。回山消毒要求做好蚕室、蚕具、蔟室、蔟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外,病死蚕要立即烧毁或深埋,废蔟要及时烧掉,蚕沙要集中沤制发酵,发病严重的农户,要用新鲜石灰浆对墙面、地面进行全面喷洒。多次养蚕的蚕区,能否做好回山消毒工作,对下期蚕茧丰收关系很大。

8.4 做好桑园治虫工作,防止互相感染

桑园虫害是家蚕病害的来源之一。桑园害虫如桑毛虫、野蚕、桑螟等均可能患病毒病、僵病、细菌病,可以传染给家蚕。因此,防治桑园害虫,不仅是夺取桑叶优质高产的一个重要措施,而且也是预防蚕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蚕期蚕儿蚕室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云南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难题
难题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沼气养蚕的技术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可爱的蚕儿
向学生赔“蚕”
蚕品种银丰×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