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卫生士兵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5-02-21 18:00玲,丁萍,钟
西南军医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兵基础医学模块化

朱 玲,丁 萍,钟 蕊

军队卫生士兵培训是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旨在培养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潜能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1]。模块化教学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被应用于职业教育[2]。

近年来,为了适应军队卫生士兵的岗位任职需要,逐步摆脱以往学历教育模式,即学科式教学模式,我校在卫生士兵专业培训中连续开展了五期模块化教学的实践,问卷调查结果和模块化教学前后学兵考核成绩比较表明,该教学模式适用于军队卫生士兵培训。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校升级培训班55名卫生学兵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根据专业不同分为诊疗班(25人)和战救班(30人),诊疗班为实验班,战救班为对照班,两班学兵年龄、文化基础、学时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班基础医学模块由同一名教员授课。

1.2 方法 两班课程教学内容相同,均为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理论和实验课。战救班教学采用传统学科式教学模式,诊疗班教学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是:整合解剖、生理、病理、药理4门课程内容,同时综合实验教学内容。

1.3 评价结果 基础医学模块4门课程结束后,两班学兵同时接受相同难度的理论和实验考核(含笔试和操作),采用流水式方法阅卷,最后计算学兵的平均成绩。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诊疗班和战救班学兵理论成绩分别为(82.8±9.1)分和(75.2±7.2)分,两班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疗班和战救班学兵实验成绩分别为(85.5±5.1)分和(77.1±6.6)分,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2010年开始,我校在卫生士兵升级培训中采用了模块化教学模式,学兵在校培训三个月,课程设置为四个模块,即共同模块、基础医学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信息素养模块,基础医学模块应注重培养学兵的观察能力,为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以往我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兵普遍感到理论知识多而杂,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可以说是本科教学的“缩影”。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学环节相扣,优点是体现了各学科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完整性。但存在内容重复、学科衔接不好、与临床脱节等弊端。

3.2 模块化教学的优势 模块化教学将课程设置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课程,使教学“内容模块化、课程综合化”,包括基础学科间的水平综合和基础与临床、通用学科间的垂直综合。模块化教学打破了学科界限,重视对学兵动手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符合职业教育规律。通过五期模块化教学的实践,学兵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模块化教学的优势凸显。一方面,激发学兵的学习兴趣。模块化教学侧重于学兵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设计教学模块时,将教学内容与基层部队卫生工作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模块化教学促进教员教学水平的提高,承担模块化教学任务的教员必须具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3.3 模块化教学注意事项 首先模块化教学教材的选择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实用性、直观性、系统性,在课程的构架上突出能力本位;其次,参与模块化教学的教员必须达到“双师型”教员的标准,因此,师资培养尤为重要;另外,足够的教学场地和完善、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是模块化教学的必备条件。在军队卫生学兵培训中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兵的专业技能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对军队任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孙碧峰,陈竺,金红希,深化卫生士兵训练改革的几点思考[J].人民军医,2013,56(7):733-734.

[2] 陈竺,黄应堂.关于模块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4):383-384.

猜你喜欢
学兵基础医学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王学兵:我很少形而上地去想事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漫画1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