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配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时效性疗效观察

2015-02-22 09:53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发展期期组贝尔

徐 凡

(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0084)

西药配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时效性疗效观察

徐 凡

(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0084)

目的:观察西药配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最佳时期。方法: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根据就诊发病时间又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各30例,观察组均用西药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发展期组总有效率、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评分差值均高于其他3组,对照组总有效率、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评分差值均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配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发展期效果最显著。

贝尔氏面瘫;西药;针灸;时效性;疗效观察

贝尔氏面瘫是系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发的周围性面瘫,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现多采用针灸治疗,但是对于治疗的最佳时机还存在较大争议[1]。笔者用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并观察了最佳治疗时机,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康复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就诊发病时间将观察组分为发展期组30例、静止期组30例、恢复期组30例。发展期组(发病1周以内)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37.4±6.8)岁;病程1~54天,平均(20.4±7.5)天;根据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量表[2]为Ⅰ级0例(正常,85~100分),Ⅱ级4例(轻度功能障碍,70~84分),Ⅲ级9例(中度功能障碍,55~69分),Ⅳ级13例(较严重功能障碍,40~54分),Ⅴ级4例(严重功能障碍,25~39分),Ⅵ级0例(完全麻痹,25分以下)。静止期组(发病1~3周)男15例,女15例;年龄17~66岁,平均(36.9±6.4)岁;病程1~56天,平均(21.2±7.6)天;Ⅰ级0例,Ⅱ级5例,Ⅲ级8例,Ⅳ级14例,Ⅴ级3例,Ⅵ级0例。恢复期组(3~12周)男13例,女17例,年龄19~66岁,平均(37.7±6.4)岁;病程1~55天,平均(20.7±7.7)天;Ⅰ级0例,Ⅱ级4例,Ⅲ级8例,Ⅳ级13例,Ⅴ级5例,Ⅵ级0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4岁,平均(37.5±6.2)岁;病程1~57天,平均(20.3±7.6)天;Ⅰ级0例,Ⅱ级6例,Ⅲ级7例,Ⅳ级12例,Ⅴ级5例,Ⅵ级0例。4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神经病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强的松和维生素B110mg,1日3次,服用7天后强的松按常规减量,14天后停药。再服弥可保500μg,1日2次。

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主穴取健侧合谷,患侧地仓、四白、颊车、阳白、牵正、风池,配穴取大椎,患侧鱼腰、水沟、翳风、攒竹、颧髎、承浆、迎香、听会、下关。取主穴时选取3~4个配穴。用泻法针刺合谷、风池、大椎,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其他穴位。地仓向颊车透刺,颊车向地仓透刺,四白穴先直刺,待得气后向下斜刺。阳白穴向下平刺透鱼腰,也可向上平刺透头临泣。攒竹向鱼腰透刺,鱼腰向攒竹或太阳透刺。承浆向患侧斜刺。针灸过程每次针刺均在牵正穴加艾条温针灸,留针0.5h。针后局部闪罐,待面色潮红或感觉脸部发热后结束治疗[3]。1日1次,1个疗程10天,共2个疗程。

3 观察方法

用面部指数残疾量表评价[4]治疗前后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改善情况。

4 疗效标准[5]

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多伦多评定为Ⅰ级,躯体功能超过20分,社会功能0~10分。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多伦多评定为Ⅱ级、Ⅲ级,躯体功能15~19分,社会功能11~15分。有效:症状和体征改善,多伦多评定为Ⅳ级、Ⅴ级,躯体功能超过10~14分,社会功能16~20分。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多伦多评定为Ⅵ级,躯体功能超过10分以下,社会功能20分以上。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4组面部神经评分分级见表1。发展期评分分级均高于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且静止期组、恢复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的差异不明显(P>0.05)。

表1 四组治疗后神经面部评分分级比较 例(%)

4组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见表2。发展期组治疗前后的躯体功能评分差值优于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且静止期组、恢复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的差异不明显(P>0.05)。4组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分析 (±s)

表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分析 (±s)

指标 时间 对照组(n=30) 观察组(n=90)发展期组(n=30) 静止期组(n=30) 恢复期组(n=30)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治疗前 17.20±2.42 17.24±2.48 17.18±2.35 16.84±2.75治疗后 20.71±1.01 26.77±1.34 22.99±1.14 22.83±1.70差值 3.51±1.41 9.53±1.14 5.81±1.21 5.99±1.05治疗前 8.58±2.36 8.62±2.40 8.45±2.27 8.44±2.37治疗后 6.34±1.46 5.62±1.08 5.61±0.98 5.81±1.36差值 2.24±0.90 3.00±1.32 2.84±1.29 2.63±1.01

4组疗效见表3。总有效率发展期组高于静止期组、恢复期组、对照组,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4组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贝尔氏面瘫属中医“面瘫”范畴。因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入侵中络,阻碍气血运行,经脉失养,从而发病[6]。针灸治疗主选足太阳经穴和手足阳明穴,面部腧穴可调节经络气血症状,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曲池配合合谷有疏风散热之效。牵正穴加温针灸有较好效果[7]。观察表明,发展期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在发展期阶段用西药与针灸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1] 韩为,王颖,张国庆,等.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效性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6):515-517.

[2] 梁进娟.用“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治疗青年贝尔氏面瘫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20(7):68-69.

[3] 蔡宏华.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2):33-34.

[4] 徐亚萍.12例带状疱疹致贝尔氏面瘫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2,9(10):87-88.

[5] 边爱东.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4):64.

[6] 谢冬玲,朱丽芳,杨顺祥,等.分期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9(4):585,587.

[7] 苏少波,岳树源,张建宁,等.舌下-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面瘫[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4):354-357.

R246.651.2

B

1004-2814(2015)05-0408-02

2014-12-25

猜你喜欢
发展期期组贝尔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再发展期|宋元明清
贝尔和他的朋友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On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School
普贝尔省长的发明
虚拟现实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论美国动画电影叙事风格
把握最佳发展期,让地理不再艰涩——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二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