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2015-02-22 09:53梁艳妮周首邦梁秋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西药侧卧位结肠镜

梁艳妮,周首邦,梁秋明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中西药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梁艳妮,周首邦,梁秋明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加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加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均辅以心理治疗、饮食调理,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对照组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

溃疡性结肠炎;西药;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热敷

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我们用中西药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8例,均为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3~68岁,平均(45.3±3.7)岁;病程6个月~11年。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2~65岁,平均(46.6±4.1)岁;病程4个月~1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在济南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7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中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

排除标准: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柳氮磺胺吡啶1.0g,qid口服;②野菊花10g,槐花10g,白及10g,海螵蛸20g,马齿苋20g,黄连10g,大黄5g,黄柏10g,白头翁15g,秦皮10g。加水至淹过药面3~4cm,煎至约150mL,待温度适宜(37℃~39℃),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用小枕垫高臀部10cm左右,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暴露出肛门,用液状石蜡油润滑一次性吸痰管前端,将注射器与吸痰管连接,排气后夹住吸痰管插入肛门18~25cm(深度根据病变位置调整),缓慢注入药液。灌肠后嘱患者15~20min按左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的顺序更换体位,保留2h以上。每晚睡前灌肠1次。③患者取仰卧位,将灌肠的中药渣装入棉布袋内,拧至半干,不滴水为宜,加热至40℃~45℃置于疼痛处或不适处,再将装有70℃~80℃热水的热水袋压在药袋上,盖上被子以保持温度,热敷时间为20~30min,每天1次。

对照组:①柳氮磺胺吡啶1.0g,qid口服;②甲硝唑片0.6g研末加生理盐水100mL每晚睡前保留灌肠,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辅以心理治疗、饮食调理。保持情志舒畅,饮食宜质软、易消化,少纤维又富含营养、有足够热量的食物,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多纤维的食物,忌食牛乳、乳制品及烟酒。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2]。近期治愈: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显示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形成瘢痕,大便镜检3次正常,停药观察6个月无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显示溃疡消失,黏膜仍有轻度炎症,大便镜检正常。好转:症状减轻,结肠镜检查显示黏膜病变减轻或溃疡数目减少、范围缩小50%以上,大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小于5个/ Hp。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结肠镜检查、大便常规检查无好转。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和χ2检验。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腹痛”、“泄泻”、“肠癖”“久痢”、”血痢”等范畴[3]。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致肠道功能失司。病位在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失温煦均可导致水液代谢失常,留积成湿,阻遏肠间,蕴而化热,壅遏气血,损伤脉络,酿腐成溃[4]。保留灌肠方中白头翁苦寒而入血分,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马齿苋、野菊花、黄连、黄柏、秦皮苦寒清热,解毒燥湿,且秦皮能下行大肠而解毒止痢、黄柏善清下焦湿热、野菊花有消散痈肿之效。大黄与黄连同用可清除肠道湿热积滞。海螵蛸收敛止血,收湿敛疮,槐花寒凉苦降,善清大肠之火热而凉血止血。白及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效。初起者用之可消肿散结,已溃脓者用之可促进生肌敛疮[5]。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之功,促进溃疡面的修复。

中药保留灌肠以睡前为佳,药液温度以37℃~39℃为宜,保留时间应长于2h(长于6h效果更佳)[6]。药温37℃~39℃比较接近肠道内的温度,可以减少的局部刺激,增加舒适感。而保留时间越长,药物有效成分和局部病灶接触也就越充分,效果越好。睡前活动量减少,患者能安静卧床休息,从而可延长灌肠的保留时间[7]。中药热敷可利用药物、水温和蒸汽的理化作用,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效果[8]。临床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2):139-145.

[2] 陈治水,危北海,张万岱.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1052-1055.

[3] 李军.自拟消溃愈肠方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5):34-35.

[4] 祝宇平,王玲玉.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7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医外治杂志,2011,20(6):9-10.

[5] 黄兆胜,李祖伦,常章富,等.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0.

[6] 陈娜,张建影.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液温度和保留时间选择的研究[J].当代护士,2011,12(中旬刊):117-118.

[7] 张月群.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给药时间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1):28-29.

[8] 李铁强,邓碧珠,蒋林剑.中药烫熨治疗胃炎疼痛临床观察及标准化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7):189,483.

R574.62

B

1004-2814(2015)05-0421-02

2015-01-23

猜你喜欢
中西药侧卧位结肠镜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羊瓣胃阻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中西药治疗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