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2015-02-22 09:53吴胜才汪道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磁共振

吴胜才,汪道君,汪 峰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吴胜才,汪道君,汪 峰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强督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6.67%,治疗组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发现关节周围的强化程度较弱,骨髓水肿情况减轻或者消失,关节积液与异常脂肪的沉淀减少,软骨不受到进一步侵蚀。X线检查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明显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好,而MRI能够评价治疗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诊断与判定治疗效果尚无明确的标准,而通过磁共振技术(MRI)能够及时观察治疗前后病情的轻重转归与及时评价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预后效果等[1]。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进行治疗前后MRI对比,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60例,均为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诊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9~61岁之间,平均(32.3±2.6)岁;病程1~12年,平均(5.2±1.3)年。治疗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18~29岁,平均(33.5±2.1)岁;病程1~13年,平均(4.9±2.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消炎痛1天25mg,分3次服;柳氮磺吡啶1天0.5g,分2次服,第2周开始增加到1天0.75g,1天2次,第3周起就增加到1天1g,1天2次;甲氨蝶呤1次7.5~15mg,1周1次。

治疗组加用补肾强督汤。地鳖虫9g,鹿角胶9g,羌活10g,川牛膝12g,补骨脂12g,狗脊15g,续断12g,骨碎补12g,杜仲20g。水煎服,1天1剂,早晚分两次服。

两组均3个月为一疗程,并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方法

治疗前后分别实施双侧骶骼关节MRI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及骶骼关节的正位与斜位的X线检查。观察脂肪抑制像与造影成像。X线采用全身DR-X光机,治疗前后实施双侧位骶骼关节的正斜位影像,并记录相关的图像与数据。

4 疗效标准

显效:受累部位疼痛消失,没有明显晨僵,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或恢复到正常状态,恢复正常活动,红细胞的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皆恢复正常,MRI影像检查各临床指标皆有所下降,表现为关节的周围不强化、软骨的异常改变量减少或者不变、关节积液消失、骨髓脂肪的沉积消失或减少。有效:受累部位的疼痛有所改善,晨僵不超过15min,活动范围有所增大,红细胞沉降率与C反应蛋白皆有所降低,MRI影像检查示各个临床指标皆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恶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情况比较 例

6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以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组织结缔病,病变会累及脊柱与骶骼关节,造成强直与纤维化。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尪痹”范畴,内因是肾督阳虚,外因是寒湿热邪侵袭。治疗当以补肾强督为主,祛寒化湿为佐。补肾强督汤具有显著的疗效。当前临床上多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法[3]。其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西药治疗,并且能够扬长避短,减少副作用[4]。

影像学检查作为客观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工具,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X线早期检查并没有明显的阳性发现,在晚期才会出现关节炎表现,发病的过程大概在12年左右,无法及时反映出病情及进行疗效追踪,并且其在不同的观察者或者不同时期同一观察者都会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差异[5]。研究显示,X线检查发现关节面的硬化程度与骨质的破坏程度及关节间隙皆没有显著的变化,疗效追踪的意义不大。而CT有着比较高的空间与密度分辨力,能够显示出骶骼关节面的骨皮质细微变化,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比X线跟具有优势,并且可以追踪治疗前后的变化。但是,CT并不能够清晰的显示出软骨变化、骨髓水肿与关节积液及脂肪沉积等变化,无法及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并且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6]。

MRI 能够清晰的反映出软骨变化、骨髓水肿与关节积液及脂肪沉积等指标变化,并且显示的图像较为清晰,有助于更加明确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并且其无放射性对患者无危害,能够明确的显示早期脊柱炎征象,可见双线状、关节腔成环状、斑点状及结节状等高信号区,在脂肪抑制之后异常强化的信号更加清楚,能够敏感反映出疗效[7]。

补肾强督汤着重整体调治,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1] 王庆文,曾庆馀,肖征宇,等.磁共振成像对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2(07):25-27.

[2] 彭加友,颜小琼,朱通伯.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影像学对比[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24(03):54-56.

[3] 柯祺,颜小琼,周守国,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磁共振成像比较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36(07):740-742.

[4] 谭魁麟,程秀峰,谭军,等.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03(02):203-204.

[5] 董桂香.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之间的关系[J].中外医疗.2011,13(15):30-32.

[6] 文朝,潘会琴,谢世隆,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15(05):48-50.

[7] 叶素贞,陈德基,黄成辉,等.磁共振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38(03):84-86.

681.5

B

1004-2814(2015)05-0426-02

2014-12-22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磁共振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中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