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浅基坑维护施工技术的探讨

2015-02-27 09:12吕家禾上海江南造船厂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上海200124
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基坑建筑工程建筑

文/吕家禾 上海江南造船厂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 上海 200124

一、前言

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中,基坑围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地理环境中的地质条件进行施工方法的选择,确保施工的安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其他结构工程相比较而言,影响基坑工程的不安全因素是非常多的。所以,必须对基坑工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工作,做好这方面工作的监理。随着建筑形式及设计的样式的转化,建筑基础不断向大面积的浅基坑方向发展,浅基坑方向不仅可以节省建筑的投资,还可以令多幢高层建筑裙房相连,从而增加地下车库面积,这种建筑形式是符合我国对建筑需求量大现状的。

二、浅基坑围护施工技术的特点

目前,这种施工技术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有一定的难点,所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这种技术特点有详细的了解,其特点如下:

1.基坑支护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征。其是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结构工程以及岩土工程相互交叉的学科。在这项施工技术中涉及到了土力学中强度渗流和变形,这些是需要将其综合分析与处理的。

2.具有非常强的区域性特征。当在建筑中遇到岩土工程存在较强的区域性,基坑支护工程就会有更强的区域性得到表现。不同地区存在着不相同岩土力学性质,相同地区也会有不同的岩土性质存在。因此,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对基坑工程的维护体系设计、施工和土方的开挖进行处理。

3.基础研究不够。在现代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浅基坑支护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不足以满足现代的建筑需求。必须要继续加大基础的理论研究为建筑施工做好充足的理论支持。

4.在作用因素方面的不确定。此处的不确定性主要是体现在几个方面:外力大小、力的位置方向、建筑地基的岩土性质以及施工中的一些变化。

三、浅基坑围护施工技术前的分析准备

基坑支护总体施工顺序为:

对原地貌进行场地平整及破碎混凝土→依次插打钢板桩至合拢→打设降水井进行基坑降水→用吊车安装第一道内支撑→继续开挖至第二道内支撑标高以下50cm→安装第二道内支撑→继续开挖至设计标高,浇筑混凝土垫层→进行设备基础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回填至第二道内支撑底面下50cm处,并拆除第二道内支撑→继续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回填至第一道内支撑下50cm处→拔除钢板桩。

另外,需根据监测提供的测量数据来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待隐患消除后才能继续施工。

1.对围护设计方案的掌握

在对建筑物的基坑的开挖之前,要先进行定位测量,抄平放线,确定需要开挖的长度,依据放线进行分层分块挖土。施工单位必须对设计单位设计的方案进行详细的了解,对于围护方案的设计的理解以及应用是施工的重要依据。例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切割车间6000t油压机设备基础工程,根据设计图纸,开挖区域土层以粉质粘土和砂质粉土为主,最大开挖深度约为7m。周边为已建好的材料堆放、加工区域,为保证已建区的安全和正常生产作业,基坑采用支护开挖。根据设计图纸,本工程基坑底标高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区域,如图1。

2.对基坑的水文地质特性要有充分的了解

图1

为了确保施工操作的安全性,使建筑的工程质量达到要求,就需要对基坑的水文和土质状况有详细的了解,相关人员对水文地质的特性都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为水文能够对施工的质量进度产生影响,从而使得施工的组织、管理出现混乱,影响技术的运用以及对安全事故的防范。例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切割车间设备基础工程,由于本工程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质主要为砂质粉土,地下水位较高,工期较紧,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基坑开挖的降水要求,同时为了不影响土方开挖的施工,我方在综合考虑之后,根据基坑不同深度,将本工程分为两个区域,采用不同的降水方式和支撑方案,以降本增效。具体如下:

四、建筑工程中基坑围护施工技术要点

传统的浅基坑大量应用了放坡工艺,但放坡工艺往往受地界条件及周围环境的约束。当施工场地周围邻近建筑物或道路时,必须采用支挡措施。但以前的支挡措施只是根据施工经验采取的一些临时性救急措施,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不能满足目前大面积浅基坑施工的要求。基坑围护是确保基坑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对建筑工程中基坑围护施工技术要点要进行熟练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

1.土方开挖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基坑内的降水工作。降水后要仔细观察其附近的地下水位的变化。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土方开挖这一过程的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保证这一施工过程是分层、分区、分段进行的。

2.建筑基坑支护施工

一般情况下,对于不同的建筑基坑,所采用的支护形式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实际的支护施工要求来选择相对应的支护方法,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作业。对于浅基坑,钢支撑施工是建筑工程基坑结构体系施工的重要环节。在钢支撑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确保其达到相应强度后再进行钢支撑施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辅助装置的有效设置对钢支撑进行足够预项力的合理施加。另外,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在钢支撑和拉森钢板桩之间进行传力带的有效设置,从而更好地确保提供足够的支墩反力。

3.支护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配备安全帽、手套等防护措施。其次,相关的技术人员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认真仔细的检修盒维护,从而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

4.建筑基坑支护防水技术要求

地下水问题是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地下水这一问题,一旦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或是长时间处于低水位的情况时,要及时对基坑调整相应的降水措施。从而确保建筑基坑支护施工工作的正常发展,其次,还要对那些容易出现流沙的基坑,制定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5.基坑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基坑的支撑系统进行垂直和水平位移监测,其主要目的是及时提供各项监测数据,以利分析基坑开挖流程,有效调整施工进度,确保周围环境和基坑的安全,做好信息化施工,消除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探测工程结构的潜在能力,积累必要的实测数据及经验。

根据相关规范、规程规定,所有监测内容的监测点在安装、埋设完毕后、投入使用前至少观测3~5次,以便确定初始值(零值)。施工过程中的监测频率将视沉桩施工、基坑施工进展情况及变量值,采取定时与跟踪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6000t油压机设备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如下的监测频率,如表1。:

实践证明,监测成果对基坑开挖施工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使基坑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工艺、工程材料、施工工序管理等各种因素中的某一因素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都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我国的基坑维护施工技术虽然已经获得了发展,但是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只有积极研究基坑维护施工技术,并认识到该技术的重要性,明确技术种类与其施工要点,才能够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表1

[1]单海燕.浅谈建筑工程中基坑施工技术措施[J].珠江水运,2012(35):35-38.

[2]邓钧健.浅谈深基坑工程支护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3):152-154.

[3]刘志平.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工程施工,2014(17):103-105.

猜你喜欢
基坑建筑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