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软件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02-27 01:02朱晓丹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教学活动软件

朱晓丹

(同济大学 上海杨浦 200092)

高校软件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朱晓丹

(同济大学 上海杨浦 200092)

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相关的教育也趋于成熟,我国计算机人才教育在数量以及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面对蓬勃发展的计算机软件行业来说,高校培育的软件方面的人才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高校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知识充沛、实践操作不足的问题,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软件行业的进步。本文首先针对我国高校在软件教育以及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然后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帮助高校更好的进行软件教育活动,提高软件人才的质量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

软件教育 人才培养 问题 解决策略

根据我国制定的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从2015年到2020年之间,我国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大量的紧缺型人才,其中包括十六个重大项目以及62个子项目,软件人才的培养赫然在列。虽然国家致力于培养优秀的、高质量的软件人才,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人才市场中还是有大量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计算机软件企业同样找不到需要的人才,这与我国的高校软件教育息息相关。根据调查显示,有近35%的高校毕业生后悔上大学,他们认为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对今后的工作没有帮助。尤其是软件专业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继续去清华IT、北大青鸟等培训机构进行为期约2-3年的软件培训。

综合来看,出现软件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软件企业找不到需要的人才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高校的软件教育跟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培养出来的人才专业素质不高、开发技能不强。一般来说,企业对于软件人才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开发经验、有着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团队开发能力,从中可见其实要求都不高,但是正好是高校软件教育中缺乏的。高校学生虽然完成了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但是教学结果并不理想。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相关的实践经验少,不能掌握软件项目开发设计的真正含义。

综上所述,高校只有找出软件教育以及软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现有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实施全面的改革优化,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高校毕业生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一、高校软件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高校的软件教育成果不理想,培育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先需要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寻找原因。当前我国高校的软件教育普遍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教学活动,没有考虑将学生向工程师的方向教导,人才培养方案也是满足批量培养的要求、满足大众化的标准,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高校软件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案非常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着重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结构,忽视了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跟企业的要求不一致。

通过对各个高校的调查,发现大部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百分比都很低,基本上都不到30%,其余的时间全部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说软件教育过程中还安排有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实习的活动,但是对学生来说,已经到达毕业阶段其学习成效基本固定下来,这类活动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帮助不大。所以应当在平常的课时中适当的增加设计性、综合开发性的专题实验活动,实现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还发现,高等职业院校的软件实践课程占到总课时的50%左右,但是其培养方案也是根据本科院校的方案进行调整,其中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

总的来说,当前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概念、技术以及理论知识层出不穷,高校必须对原有的人才方案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形势的需求。把握好教学活动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社会的发展要求保持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教学环节与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不能使教学落后于社会,积极的应用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新技术,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二、高校软件教育中教材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教材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重要桥梁,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媒介信息。学生主要通过对教材上内容的了解学习软件的相关知识。对教师来说,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教材是获得知识、培养自身软件素质的重要工具。当前的状况非常不乐观,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远远滞后于现实社会中软件发展的情况。根据相关的统计,计算机软件技术平均每18个月就会进行系统的更新,而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内容更新需要2-3年,甚至更长。教材需要经过编写、修改、出版等过程,程序非常繁琐,远远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培养的的软件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进步,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不好的影响。

高校软件教育中使用的教材大都是根据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行编制。学习这样的教材,往往会出现学生将文本内容学习完毕,却没有办法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完整的项目编制和设计的现象。这是因为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本身就与软件这一门学科的开发特点相悖,当前需要对高校软件教育中使用的教材实施改革,不要根据软件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行教材的编制,而是应该按照工程化的方法,以实际的软件编制项目为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此外,教材的编写应当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依照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单一到系统的原则,让学生通过学习流程就能够体验到日后步入社会需要经历的软件开发过程,这样的教学内容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实践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使用这样的教材,教师能够更好的利用软件教育的特点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课业完成之后不仅能够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可以实现对知识的现学现用。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强化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思维模式,通过积累实际的设计经验帮助学生今后更好的就业。

使用新型的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了解教材中项目的环境、功能的设计要求以及掌握项目的实施过程,同时需要有广阔的知识面以及充裕的项目开发经验才能驾驭这样的教材,帮助学生学会软件开发的方法。

三、高校软件教育中教学方式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软件课程最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前高校的计算机软件教学采用的是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与软件课程的实践性要求不相符合。通常实践课程被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学生上机进行操作时上一课时的理论内容也已经不记得了,教学成果可以说是“事倍功半”,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不能得到加强。

因此,应当根据实际教学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尤其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改革。按照软件工程的教育思想以某一工程的设计开发贯穿与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设立开发设计的目标,充分发挥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主体地位。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方式,“以实际设计项目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操作、在操作中掌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同时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践行理论,巩固学习成果。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软件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其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其人才培养模式密不可分。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印度的软件教育中以职业教育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学历教育只是其次。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技能培训,以“做”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不懂或是难题之后再寻求理论知识的帮助。我国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解决问题、通过理论推动实践。

四、高校软件教育中师资力量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师资力量也是软件教育中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的水平对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就我国当前来说,高校的计算机软件教师更倾向于学术型,相对缺乏实际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的经验,并且对社会中先进的技术理论不够了解。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因此,针对教师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的问题首先可以下派教师深入到相关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也可以引进业界具有丰富软件开发经验的人才来高校执教,加入到高校软件教育的队伍当中。这样能够确保高校与软件企业、与社会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在学校中可以接触到外界的思想,接受实际软件工程界的教育。

在要求师资队伍跟上技术发展的同时,学校应当设立专项的资金以及提供充足的时间鼓励教师进行再教育,通过相关的进修、长期或者短期的培训、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素养。定期安排缺乏实际开发经验的教师前往一流的软件培训企业中进行兼职学习,通过积累企业级的项目开发设计与管理流程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学校应该聘请经验丰富、资历高的一线工程师、项目技术人员等为学生授课,通过研讨会议与学生、教师共同探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问题、当前的新型技术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等,为高校的软件教育献出一份力量。

结束语

高校是我国开展软件教育活动、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的主要阵地,其教学成果以及教育水平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还与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人才短缺以及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的形势进行探讨,分析了高校软件教育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尤其是针对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相关解决思路,提倡高校使用“由项目引领、由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希望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同行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为我国软件教育工作提供相应的经验和参考。

[1]朱香卫,张建,朱锋等.高校软件教育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3,(1):47-49.

[2]惠向晖,孙成金,顿文涛等.高校计算机软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1,(6):44-44.

[3]邓子云.高校软件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6-7.

[4]向毅,彭军,吴英等.普通高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9,(22):9-11.

猜你喜欢
计算机软件教学活动软件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禅宗软件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软件对对碰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浅谈不同编程语言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影响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浅谈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